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了研製出可靠藥品,他們不惜「以身試毒」

為了研製出可靠藥品,他們不惜「以身試毒」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初夏的一天,記者走進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某藥物研究所生物學實驗室。顯微鏡下有使命——這個研究所擔負著我國戰場損傷醫學防護、特需藥品及重大疾病防治藥物研究等任務,是醫學防護領域維護國家和軍隊安全的重要力量。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顯微鏡下的忠誠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某藥物研究所自主創新鍛造防護勁旅紀事

李金海 解放軍報記者 邵龍飛 特約記者 庄穎娜

初夏的一天,記者走進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某藥物研究所生物學實驗室。

這裡是一個生物和化學的天地。錐形瓶擺滿實驗台,瓶中液體顏色深淺不一,各種形狀的玻璃器皿更是隨處可見。

這裡通向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分子、化合物是他們常年打交道的對象。實驗室里最常見的設備是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顯微鏡下有使命——這個研究所擔負著我國戰場損傷醫學防護、特需藥品及重大疾病防治藥物研究等任務,是醫學防護領域維護國家和軍隊安全的重要力量。

顯微鏡下有忠誠——組建60年來,這個研究所攻堅克難,取得多個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的重大科研成果,每每在國家應急救援和重大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姓軍為戰,鍛造戰場醫學防護盾牌

入夜,某藥物研究所科研大樓依舊燈火通明。突然,一陣哨音打破了夜的寧靜。一支身著迷彩服的小分隊衝出大樓,迅速集結。指揮員一聲令下,隊員們迅速打開隨身攜帶的制式便攜箱組,點驗藥品試劑……

這是一次常規的應急拉動,該研究所應急分隊齊裝滿員,隨時準備出動。

姓軍為戰,實驗室里也有硝煙。新中國成立初期,正是為了解決我軍複雜戰場環境下的醫學防護難題,該研究所的前身於1958年正式組建。一批科學家從四面八方齊聚這個無聲戰場,發起了向醫學防護陣地的衝鋒。

建所之初,他們一無經驗可循,二無設備可用,連台像樣的儀器都沒有,有的只是幾個手提秤、破鬧鐘和瓶瓶罐罐。

怎麼辦?面對外國嚴密的技術封鎖,他們從公開文獻中尋找蛛絲馬跡;缺乏實驗器材,就自己畫圖做,先後設計製作了特種通風櫥、液體自動分流裝置、熔沸點測定器等實驗器械。

僅用一年時間,他們就在防護重點領域拿出初步防治措施,推出軍用飲水檢測箱、簡易軍糧檢查盒等防護成果,實現我軍醫學防護零的突破。緊接著,他們又確立了更宏大的目標:從點到面建立起一套適應實戰需要的醫學防護體系。

有效防護和治療,關鍵在藥物。為尋找葯源,那些年裡,他們上高山、下海島,甚至深入無人區,搜集藥方和中草藥5000餘種,使防護藥物有了廣泛的篩選基礎。篩選化合物更是流程複雜,耗時費力,該研究所所長蘇瑞斌介紹說,有時為找到一個靶標化合物,篩選的次數甚至過萬。

跬步積千里,滴水匯長河。那年,以該研究所40多項科研成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研究項目,獲得我國醫藥衛生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也標誌著我國擁有了維護國家安全的醫學防護盾牌。

近年來,他們始終緊盯軍隊衛勤建設需求確定重點研究方向,加快科研成果與實戰應用對接——

制定頒布系統配套的洗消、診斷、救治國家軍用標準體系,研發配備系列現場救援裝備;建成我國首個特殊藥品原料葯中試與產業化基地,解決了應急狀態下特殊用藥保障難題;攻克戰場醫學「防、檢、治」環節關鍵難題,形成了全新防護能力,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強國為民,構築國家安全藥物防線

去冬今春,一場來勢洶洶的流感席捲北半球,我國多地爆發疫情。

流感病毒危害性強,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曾奪走全世界近4000萬人的生命。

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重大流感疫情?10多年前,該研究所便以此為重要課題。2003年的「非典」疫情過後,該研究所研究員李松帶領團隊前瞻布局,將流感病毒作為重點科研方向,自籌資金展開了藥物預研。

一年後,我國各地頻發H5N1禽流感疫情。當時,我國尚無自主生產的抗流感特效藥,緊急接洽外國製藥公司,得到的答覆是:4年後才能供貨——這意味著,4年內我國若出現大規模流感疫情,13億人口將面臨無葯可用的困境。

事關國家公共衛生安全,等不起!慢不得!

就在面臨「卡脖子」的時刻,該研究所主動作為。他們自主研製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全部臨床前工作。緊接著,他們又協助國家建設抗流感藥物生產線,完成了國家和軍隊戰略儲備任務。

自主創新,強國為民。2009年,當禽流感來襲時,他們再次創造奇蹟:提高藥品產能30倍,僅用135天就完成國家儲備任務,為國家節約採購經費57億元。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抗流感藥物最為豐富、臨床治療保障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具備了應對各種規模流感的自主防控能力。

自主創新,要在得人。當年,為留住國外歸來的李松,博士後導師、研究員焦克芳不但力薦李松接替自己擔任課題組長,而且提出立即退休,讓李松擁有完全的科研自主權。這一留一退,成就了後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松。

這些年,研究所先後推出「人才港計劃」和「青年人才培養計劃」,遴選科研苗子,放手讓他們在科研一線挑大樑。如今,該研究所已擁有3名兩院院士,30人次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

在一代代優秀人才的接力中,該研究所始終瞄準影響公共衛生安全和群眾健康的重大疾病持續攻關,催生了一大批利國利民的成果:研製國家急需的抗絲蟲病新葯、抗結核病新葯,研製有中國發明專利的口腔疾病治療葯,推出被譽為「抗毒神針」的有機磷農藥中毒急救特效藥……

研究所防化隊員應急拉動。 熊 壘攝

淡泊素心,堅守無私無畏精神高地

2015年8月,天津港發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當時,救援人員向著爆炸核心區的「最美逆行」,令萬千網友感動。

該所研究員王永安就在那次逆行的行列中。作為防護專家,他要帶頭進入爆炸核心區。

身著厚重防護服、頂著高溫連續作業,王永安幾近虛脫。但他經過細緻勘察提出的「非防勿入、非訓勿入,跨區處置、分級防護」處置原則,成了指導救援的行動準則。

使命在肩,無私無畏。王永安的故事不是個例。

那年,該所擔負某應急藥品生產任務。因生產過程危險,廠家在開工前夕突然撤出了所有工人。怎麼辦?派駐藥廠的焦克芳、謝雲德毅然承擔起全部生產任務。40多天後,他們按時把合格藥品交付部隊時,已累到身體出現問題。

研究所成立初期,為儘快研製出可靠的防護藥品,科研人員不惜以身試藥,參加試服試注者累計達3000多人次,最高服用劑量為臨床應用的8倍。

後來,科研條件改善了,大家再也不用「以身試毒」,但犧牲奉獻的精神代代傳承。

在軍事醫學研究院院史館,陳列著一幅題為《拒評院士》的油畫。油畫講的是藥物學家宋鴻鏘的故事。當年,宋鴻鏘等人發現了一種全新結構的神奇藥物,使我國在某型藥物領域一直領先世界。組織決定為他申報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卻堅辭不受,原因是科研成果的保密需要。

為國守密,宋鴻鏘隱姓埋名30年,直到2005年他因病離世,他的功績仍然塵封。

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淡泊名利,只因把國家和軍隊的利益看得更重。

藥物研發市場利潤豐厚,僅專利費就非常可觀。然而,當研發出一種新型抗生素時,該研究所專家卻要求企業不要為經濟利益大量生產,以免失去對抗超級細菌的最後一道防線。

記者結束採訪離開這個研究所時,發現寫在牆上的所訓格外醒目: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念,忠誠事業、忠於職守的責任意識,不事張揚、埋頭苦幹的人生態度,嚴謹細緻、求真求新的科研作風……這些樸實無華的字眼裡,寫滿了一個甲子歲月里科研人員代代傳承的精神堅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巾幗英雄」:秋瑾
清明祭!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千裡邊防同祭英烈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