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錯過了《101》張馨月、《偶練》蔡徐坤、SNH48鞠婧禕、TFboys易烊千璽 王俊凱,是怎樣的感受?

錯過了《101》張馨月、《偶練》蔡徐坤、SNH48鞠婧禕、TFboys易烊千璽 王俊凱,是怎樣的感受?

原標題:錯過了《101》張馨月、《偶練》蔡徐坤、SNH48鞠婧禕、TFboys易烊千璽 王俊凱,是怎樣的感受?


這是一檔大家都希望被淘汰的綜藝!


近日,正在參加《創造101》的選手張馨月被曝曾在《向上吧!少年》(下文簡稱《少年》)中止步20強,成為《少年》錯失的又一「新秀」。不過,在《101》第四期,張馨月還是被淘汰了。然而,真正讓網友為《少年》可惜的,是它還錯失了《偶像練習生》的蔡徐坤、SNH48鞠婧禕、TFboys易烊千璽、王俊凱。



此外,TFboys中的王俊凱、易烊千璽在參加《少年》時,甚至未通過海選,SNH48中最具人氣的偶像鞠婧禕也未能擺脫相似的命運。

在接連錯失蔡徐坤、王俊凱、易烊千璽、鞠婧禕等人後,《少年》也被戲稱為「史上最嚴綜藝」。作為評委的高曉松在微博自嘲道:「嘿嘿我一貫有眼無珠!早年曾在深圳淘汰過周筆暢,北京淘汰過張靚穎,在某酒吧里說當時尚未出道的羽泉沒戲,還勸過斯琴格日樂改行,我急需一片攜帶型地縫,以便隨時鑽進去哈哈。」



看似玩笑的背後,實際上是傳統選秀模式在與互聯網碰撞時產生了水土不服,單純以「平台造星」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互聯網環境下,粉絲對於參與養成偶像的需求。《少年》對蔡徐坤、王俊凱等的錯失,實際上是對粉絲經濟的淡漠和忽視,最終導致十四強反響平平。而被淘汰者在完善個人實力之後,再加上精準把握粉絲心理,便有了翻盤之機。


淘汰了蔡徐坤、王俊凱、易烊千璽


「史上最嚴綜藝」的冠軍卻鮮有耳聞


《向上吧!少年》是一檔誕生於2012年的選秀綜藝,當時由《天天向上》的張一蓓製作團隊聯合搜狐視頻合力打造,評委由曲家瑞、高曉松、宋柯等人擔任。《少年》聚焦90後年輕一代的成長,報名選手達到20萬人,網播量很快破億,成為當時熾手可熱的綜藝之一,也在首次探索網台合作中初步取得成功。


當時,《少年》在全國多個地區進行海選。TFboys還未組合出道,但王俊凱已經與TF家族簽約,成為一名練習生,發行了網路翻唱歌曲《囚鳥》、《蝸牛》,在微博上小有人氣。王俊凱在參加《少年》成都賽區的海選時,演唱的也是《囚鳥》,然而唱到一半就被評委錢楓打斷,遺憾收場。


同樣參加成都海選的還有SNH48的人氣偶像鞠婧禕。當時,鞠婧禕正處在豆蔻年華,演唱《綠洲》時表情緊張,略帶羞澀,最終也未能走過海選。



易烊千璽在參加《少年》時,已經在「好麗友」廣告的大面積傳播下有了一定的辨識度。當時,易烊千璽先是秀了自己最擅長的街舞,成功進入下一輪,然而被要求唱歌時,由於跑調而被曲家瑞打斷,結束了《少年》的錄製。


目前,已經躋身一線「流量小生」的蔡徐坤成績相對較好,當時參加了《少年》2012年6月4日的節目錄製,先後表演了詩朗誦、舞蹈、唱歌、書法等才藝,但最終還是沒能進入全國200強。



然而,六年後,曾經被《少年》淘汰的他們,個個都成了「流量擔當」,「史上最嚴綜藝」確實不是浪得虛名。


TFboys出道四年,參加春晚三年,微博粉絲超4000萬;鞠婧禕則是目前SNH48中的ACE,也就是王牌成員,並兩次在SNH48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中奪得冠軍;蔡徐坤在出道前就已有粉絲為其生日應援,目前業內預估其個人片酬在3000萬上下。



而經過《少年》的「嚴格」選拔,最終留下的十四強首發陣容包括minisister、董繼蘭、劉俊麟、左溢、李文琦等,但大多數都人氣寥寥,發展最好的左溢最新的動作是在電視劇《魔女的羽衣》中拿到了男二一角,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


蔡徐坤、易烊千璽等被淘汰,而《少年》選拔的十四強卻鮮有問津,除了王俊凱等人年齡、表現力等客觀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傳統選秀模式在與互聯網碰撞時產生了水土不服,評委推選出的參賽者或許夠專業,但不一定能讓互聯網時代的觀眾買單。粉絲需要的不再是全盤托出的偶像呈現,而是陪伴式的共同成長。


傳統選秀碰上互聯網水土不服


催生粉絲經濟與養成偶像的崛起

《向上吧!少年》是電視台與視頻網站的首次合作。儘管《少年》已經開始注意到互聯網這個巨大的流量入口,但視頻網站對自製劇、自製綜藝還沒有概念,電視台聚攏著綜藝製作的核心人才,尤其是湖南衛視在打造爆款綜藝上可圈可點。


因此,電視台與視頻網站的合作只限於將傳統選秀模式引入互聯網播出,依然延續著線下海選,線上播出,評委掌握話語權的形式,而沒有在挖掘互聯網受眾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化改進,更沒有過多地去考慮粉絲本身的參與需求。


當然,《少年》播出時,左溢、劉俊麟等選手確實積攢到一定人氣,但是粉絲的參與感被壓制,難以形成粘性,很快就會被更適應互聯網環境的新一輪選秀淹沒。



反觀被《少年》淘汰的蔡徐坤等「四大流量」的成長曆程也不難發現,粉絲都直接參与了他們的出道及走紅過程。


以TFboys為例:


2013年4月1日,王俊凱與王源翻唱張國榮的《當愛已成往事》,點擊量超40萬。同年6月1日,兩人再度翻唱《洋蔥》,被阿信、劉若英等明星轉發。7月,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三人組合出道,起初仍以翻唱為主,直到2014年才發了組合專輯,《青春修鍊手冊》之後,到處都是「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旋律。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也有借熱點營銷拉動流量,但根本上還是粉絲直接促成了三人的最終出道。而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三人各有側重,多項發展。王俊凱走表演路線,參演《長城》、《小別離》等影視作品;王源「綜藝咖」的屬性愈發明顯;易烊千璽還是專攻舞蹈,但粉絲在各自的成長過程中參與度有增無減。



易烊千璽、王俊凱的粉絲曾先後因藝人不受尊重,形象受損開撕《這!就是街舞》、《我們十七歲》這兩檔綜藝的製作方。粉絲經濟崛起之後,「我養成的偶像,所以我無條件地支持他,維護他」已經成為當下粉絲群體的核心觀念。

而在互聯網時代,「流量=價值」,《第一財經周刊》2017年商業價值排行榜顯示,王源、易烊千璽、王俊凱三人的商業價值分別為58.4億、54.8億、53.2億。


如果說TF boys的走紅是粉絲自發為其鋪路,那麼蔡徐坤等「九人團」的出道則是互聯網選秀模式對粉絲經濟的直接挖掘和利用。



《偶像練習生》以及《創造101》,都由視頻網站直接打造,後者更是提出「全民製作人」的概念,將粉絲權力最大化,在以參與養成偶像帶動粉絲積極性之後,粉絲便自願為偶像貢獻流量和金錢。據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之前的統計,僅「九人團」各自的粉絲為其出道及其他應援花費金額就達到1092萬元。



顯然,《少年》當時並沒有看到粉絲經濟如此大的潛力。而《少年》之所以接連錯過蔡徐坤等流量明星,一方面,是因為《少年》當時有20萬選手參賽,在90後這個群體中覆蓋面相當廣,成為當下「流量新生代」的一次失敗嘗試也很正常,畢竟當時的他們個人能力確實還不夠紮實。


另一方面,在評委面前,選手一時的表現就成了決定去留的關鍵,再加上評委自身的個人喜好很難覆蓋大眾喜好,在固守傳統選秀模式的情況下,《少年》推出的偶像撬動互聯網市場的可能性不大。而蔡徐坤、TFboys、鞠婧禕等則精準觸動了互聯網受眾的脈搏,成為與粉絲經濟共生共存的新一代「養成偶像」。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ID2:CourserLe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鏡像娛樂 的精彩文章:

男主跑路、新劇停拍,3unshine靠「丑」走紅,卻因「美」而衰

TAG:鏡像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