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姜子牙的齊國之「齊」, 你會相信哪一種說法?

姜子牙的齊國之「齊」, 你會相信哪一種說法?

原標題:姜子牙的齊國之「齊」, 你會相信哪一種說法?



姜子牙的姓名里沒有」齊「,為什麼被封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會以」齊「作為國名呢?這在數千年來皆是個謎,很多人探尋始終,也多是眾說紛紜,其中有三種說法最為盛行,那麼如果是你,你會相信哪一種說法呢?

從現代的字意來看,「齊「的意思是整齊,就是看起來是個平面或者是一條直線。在《史記》中有載:「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這種說法相當的高大上,齊國之「齊「就是與天齊。在齊國建國之時,姜子牙曾有推行祭祀所謂八神之俗,而八神中的第一個就是「天主」,就是要祭祀「天齊「,這個天齊據說是一泓碧泉,就在臨淄城南部郊外的山中。所謂「當天中央齊」。齊國最早的諸侯國君們,把祭祀「天齊」視作最重要的盛事。



天主之名,在中國有齊國。而在西方天主更是宗教領袖,是創造世界的造物神。如果這樣看的話齊國的地位似乎就比周天子還要高,姜子牙在封地推行這種禮制的居心,就非常值得可疑。當然,這種說法的不合理之處,在於既然有「天齊」泉,那麼「天齊」之「齊」又是什麼意思呢?這顯然就是矛盾了,到底是先有「齊」還是先有「天齊」,如果是「天齊」,那麼齊顯然就跟這個「天齊」之「齊」的意義有所不同。齊國之「齊」又與「天齊」之「齊」不同。


「齊」在古代還有「粢」的意思,就是專門用來祭祀的穀物。《說文解字》載:「齊,禾麥吐穗,上平也。」有學者們據此判斷齊國之「齊」,是因為齊國都城周圍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很是適宜於種植各種農作物。於是姜子牙到了這裡就把國名定為「齊」。但是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在地大物博的中原地區,有非常多的地區都宜於種植農作物,為什麼僅僅是這個地方被稱作「齊」呢。如此解釋顯然較為牽強,在古時候就很多學者反對,而是從「齊」地之人文淵源追溯,提出了更為靠譜的解釋。

在甲骨文中的「齊」,從字形上看就是由三個近似於菱形的字元組成,很像是弓箭的箭簇,結合到齊地所在是上古時期的東夷地區,東夷部族本來就是好戰鬥狠的,「齊」的字形就代表著其本身就是出自東夷部族的文字,代表的是攻伐,跟東夷之「夷」極為類似,說的是某種尚武精神。這種說法也最容易為人所接受。姜子牙到齊地之時所推行的本來就是「順其俗」,直接借鑒東夷本地文化,為國家命名,還是有其可能性的。



但這也並非是定論,還有一種說法,姜子牙受封到齊地,而齊地在濟水邊上。古有云:「王屋山絕頂曰天壇,濟水發源處是也。」這即是說明濟水邊上的王屋山頂有過祭壇,那麼在上古時期喜歡祭祀山川的帝王諸侯們,會不會也是選擇的這些地區呢?


「齊」和「濟」同音亦同形,而且在上古時期,很多部族都有著以山川河流為部族命名的傳統,比如姬周部族長期生活在周原,後來建立的國家就是周王朝;而姬周王族發源地有姬水,因此這支部族就以水為姓,兩周時代如果說最興盛的姓氏是哪一支,絕對非姬姓是也。而就是說姜子牙的祖先部族們,當年也是生活在西北地區的姜水附近,也是以水為姓的部族。那麼,如果姜子牙受封濟水附近,以濟為國名,可能性自然也是很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叔說春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戰國時代的悲劇: 響鼓不用重鎚說的是誰?
楚國獻黿: 鄭靈公是否能夠擺脫這個巨大的陰謀?

TAG:海叔說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