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黃聖依被兒子罵「笨蛋」,成就孩子人生主題曲,值得參考!

黃聖依被兒子罵「笨蛋」,成就孩子人生主題曲,值得參考!

Part1

自從《媽媽是超人3》開播以來,黃聖依和兒子安迪就備受關注。

節目中,黃聖依帶著兒子住在鄉下,兩個人一起摘蔬菜、餵羊、做飯的時候,黃聖依特地給安迪做了他喜歡的西紅柿雞蛋湯,母子關係也在迅速「解凍」。

可在吃飯的時候,黃聖依吃到了一個小石子,她才想起自己沒有洗菜,只是在菜籃子里,用水沖了沖。

這時,安迪直接甩給媽媽四個字:「你個笨蛋。」

聽了兒子這麼評價自己,黃聖依的做法超贊,她只是微笑置之,並沒有深究安迪的話語。

最近,言寶也是各種難聽話,對我狂轟亂炸,我這一顆當媽的心,簡直都要千瘡百孔。

「你是一個壞媽媽。」

「我最不喜歡的人就是你,你是最討厭的人。」

「你走啊,走得遠遠的,睡在大馬路上。」

第一次,聽見言寶說我是一個壞媽媽的時候,整個人都特別難過,完全是那種「我一顆心向兒子,奈何兒子不在乎」的感受。

樓上有一個小女孩,和言寶一個班,經常會找他一起玩。而這兩天,兩個人關係突然就不好了,小女孩經常哭著就回家了。

我一打聽,是因為言寶正在看一部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女同學說不好看,他就要把人家的「眼睛給摳出來」

聽完這些話,我簡直不敢相信是言寶說出來的,他是從哪裡學到這些話的呢?當我和言寶溝通的時候,我說你這樣說話,會嚇著你的同學。

他說:「我知道的,我就是要嚇她,這樣她就不會傷害我了。」

原來言寶是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他進入了一個「詛咒敏感期」。

Part2

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

「詛咒敏感期」一般開始於孩子三歲左右,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

這個時期,孩子們開始瘋狂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也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享受語言帶給自己的快感。他們會特別鍾情於各種「髒話」和「狠話」,甚至說到「屎尿屁」這些話都會讓他們興奮。

為什麼孩子會熱衷這些「狠話」和「髒話」呢?

主要原因是,他們感覺到了語言的驚人作用,比起一般的語言和辭彙,這些話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讓聽見的人有比較劇烈的反應,從而讓孩子有了自我滿足的「成就感」。

「詛咒」並非天生,而是孩子通過後天學習形成的。所以我們不應該給孩子貼標籤,而是從原因出發,切斷一切問題的萌芽。

孩子說「髒話」和「難聽話」都是無意識的,但是,很多父母在聽見孩子說這樣的話,第一反應就是否認和制止,明確地告訴孩子:「你這樣說是錯的,不可以這樣說」。

家長這個反應,卻會刺激到孩子的行為,因為這個時期,除了「詛咒敏感期」,還有一個「叛逆期」,孩子開始喜歡和父母唱反調,你說什麼不能做,他偏要去嘗試一下。面對父母的一切交待和要求,他們說出的一個字就是「不」,兩個字就是「我不」,三個字就是「我不要」

所以,對孩子的一些「詛咒」性的語言,家長需要採取一個溫和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去和孩子「撕」。

Part3

雖說「詛咒敏感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正常的階段,但是,卻不利於孩子去和別人交往,也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語言習慣。

父母在這個階段,還需要去進行干擾,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順利度過「詛咒敏感期」。

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孩子天生不會說髒話和狠話,但學習和模仿的能力都很強,所以他們一定是通過別的「渠道」,聽到了這些話,才進行模仿。

比如,有一些打鬥動畫片,就總說一些狠話,諸如「你今天完蛋了」、「我要消滅你」或者是「你這個蠢傢伙,死到臨頭了」……

這些是我從言寶最近看的一個打鬥動畫片中,收集到的一些「詛咒」話語。

有這樣的動畫片的「熏陶」,言寶還愁不會說這些狠話嗎?

另外,如果是有些成人說話不避諱孩子,遇見這種情況,你可以善意提醒別人,在孩子面前注意一下措詞。

發現了孩子學習「詛咒」的源頭,就可以隔絕和切斷,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漸漸地,這些話語也就會被孩子忘記。

適當的冷處理

「詛咒」語言的魔性,就在於孩子感覺到它們的力量,可以讓小朋友害怕,讓父母生氣,這會讓孩子沉浸在「快樂」里。

所以,當父母制止孩子說髒話的時候,實際上是一種刺激,無意中強化了他們的這種行為,讓他們更加喜歡說「詛咒」的語言。

如果父母採取懲罰、責備和打罵的方式,可能會暫時讓孩子不說「詛咒」語言,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卻被激發起來,叛逆心也油然而生,一有機會,他們還會說這些不好聽的話。

於是,就會出現一個「惡性循環」,問題得不到解決,親子關係也被破壞。

每次聽見親兒子說「壞媽媽,我不要你了」,我的內心當然是洶湧澎湃的,但是,為了徹底讓他意識不到這句話可以「惹」到我,我都裝著雲淡風輕的模樣,該吃吃,該喝喝。

經過了半個月的「裝」,言寶對這句話失去了興趣,在不高興的時候,會主動告訴我「媽媽,我生氣了」,而不再選擇用難聽的話來傷害我。

幫孩子找一個「情緒管道」

一般孩子都是在生氣的時候,才會故意說髒話和狠話,因為他們找不到更適合發泄自己情緒的方式,所以藉助「詛咒」語言的力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由於年齡的限制,當孩子們不開心或者是憤怒、難過的時候,他們無法描述自己的心情,就用這麼「直白」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周末的晚上,姐姐是被允許看電視的,所以吃過飯,她就去看電視了。

言寶一看電視被姐姐霸佔了,立馬錶示自己想看動畫片。被拒絕以後,開始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說「我不要這個姐姐了,她太討厭了,長得那麼丑。」

姐姐不搭理他,他一直在哭喊。我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背,問他是否願意和我一起下樓騎車,他抽搭著點點頭。

因為看不到電視,他很生氣,可是,我的陪伴讓他的壞情緒有了一個歸宿,而且,騎車這個運動,也可以讓他的情緒得到發泄。他就不會再繼續用「詛咒」語言去攻擊姐姐。

對於孩子來說,「詛咒敏感期」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小插曲。

如果父母切斷孩子獲取這些「詛咒」語言的來路,並對他們的這些語言有一個淡定的心態,過一段時間,這個小插曲就會過去。

不過,完全的置之不理或者是不合適的制止,也可能會讓小插曲變成了孩子人生的主題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不要想著改變孩子,他身上有你的影子!
14歲之前,要跟孩子說這五句話,孩子早晚會感激你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