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禪觀入靜 萬物靜觀皆自得

禪觀入靜 萬物靜觀皆自得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這首古人的詩句。人只有放下塵緣,心無掛礙時,方能體會靜觀的境界。

這很有意思。正如佛家禪定打坐一樣,先由燥入靜,由靜入定,由定入觀,方能開啟妙觀、妙得之靈境。

所以,要想體驗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意趣,第一步要做的,便是止妄入靜。

但當下時代,人們妄念紛紛,塵緣亂起,雜念特別充盈。止妄入靜何其難也?以前古人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以後是一心二意干一事,再後來便是三心二意干一件事。而現在則是百心千意不知自己該幹什麼事情,時代進化於此,幸乎?悲乎?

現在,科技進步於此的同時,物質條件也進步了不少。人們的交通條件,居住條件等皆有了長足的進步。然,人們在生活便利了的同時,虛妄心是否也在增長?定力寂靜守一的心性是否也與日俱增的退化?其退化的節奏是否與科技進步成正比?幸乎?悲乎?

因為現在電腦手機網路極速發達了,人們對所有信息信手拈來,確實方便了許多。但人們卻更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資訊了。比之以前人們為了尋一疑惑,要乘坐公交車,進入圖書館仔細翻閱,如大海撈針般的細心尋遺,與之相比,當下是否少了那份虔誠的專註?如是者,幸乎?悲乎?

一言之,一切皆源自於浮躁。浮躁是靜的對立面。

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便利性越來越好,越來越方便。正因為方便,求之極易,便失去了對萬事萬物的虔誠與恭敬。如是由外對應自心,失去的便是更為可貴的靜篤。

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

讓人將心放空至虛之極的狀態,守在極之靜凈的境地,如此才可靜觀萬物,才可坐擁一切,才可以與萬物交相互應,產生共鳴。

佛法的禪悟、禪定,何嘗不是如此?這正是天地一體的不二法門。

如果將自心清凈入靜,無有掛礙,無有虛妄,無有塵緣,當下便是大自在,當下便是妙觀察,當下既是妙吉祥。當下,自性既於大千圓融於一體,當下即與四時同存,佳興同在。如是之境,則鬱郁黃花皆般若,青青翠竹盡法身!

一切,皆從靜中得。

靜者:因凈入靜。心無妄念,無俗欲,無我執,空無一物,便是清凈,便是如來自性。此時不帶一絲執著染污,便是大圓鏡智,妙觀察智狀態,便是,一如。

此時觀月,月水臨窗,風習蟬鳴,臨水花枝……鞠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皆是妙不可言的境界。

然,有凈心就有身心俱靜嗎?也不一定。但有了凈心,便有了入靜的基礎和平台。然而,若欲長守長靜,必需經過訓練修習方可持續。故而,佛法的修持,閉關的禪定,無我的紛擾,自我的放下,皆是至靜守靜之有效手段。佛法修行也因此才有了它存在的深刻意義。由靜入凈,由凈入觀,才是參悟的不二法門。但也只有長練長守,便可至靜入深,體驗佛法更為玄靈更為微妙的深刻性。便可觸及緣起之幽,物起之微,亦即玄靈之態。便能體會"妙機其微″之境焉!這便是被稱為無上甚深微妙法之微妙處……唉!更深幽微者,只可體驗,莫可言說也!

古往今來,人心多從動處失真,人性則多從妄處出錯。一切皆非守"靜″之錯!因為守身則宜,守心則難,故君子慎獨。人若開悟,執心一處,一念不生,回歸自性,澄然靜坐,萬物皆是佛法之壇城。雲興則悠然共逝,雨滴則泠然俱清,鳥鳴則欣然而會,花開則俏然而喜……如是者,何處無真?何處無境?

如是,則春有百花秋有月,便是人間好時節。

既然明了萬法唯心造,何不期然讓心靜下來,致虛極,守靜篤?

何不鬧中取靜,在塵緣中獨僻一偶,收塵勞之關鎖,一杯茶,一卷書,讓噪心收回。從熱鬧的喧囂,回到生命的本真。為浮躁的心靈,養一方凈土。

記得個人非常喜歡——唐-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一首詩,非常喜歡詩中的意境: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這是一種悠然之境,然而沒有靜篤之心,何來體會悠然?

可見,靜之至要。

如果我們執心一處,守得身心俱靜,當下即是南山!當下不就是凈土嗎?

如果我們如法修行,放下塵勞關鎖,守靜如一,當下便是心如明鏡,照破萬里山河。

禪觀止妄,入靜修真。

師兄,你今天入靜(凈)了嗎?

↓↓↓ 喜馬拉雅收聽清凈法師音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凈之道 的精彩文章:

清凈法師: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
清凈法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TAG:清凈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