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燈塔觀音」提法徵詢

關於「燈塔觀音」提法徵詢

我國的觀音信仰是佛教諸神中在中國民間影響最大、信仰最眾的一尊菩薩。

佛教經典《悲華經》對觀世音作了較為詳盡的記述。經曰:「第一太子,名曰不眴,發菩提心,眾生念我,天耳天眼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無上菩提。寶藏佛言,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世上受苦眾生只要念其名號,他便尋聲前往救之,故名「觀世音菩薩」。到了唐代,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省去「世」字,簡稱「觀音」。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傳播,中國人按照自身的傳統倫理、道德和思維,逐漸將男性觀世音改造為女性,並且根據自己的需要塑造出了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園光觀音、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洒水觀音等三十三種法身。

按佛教教理,菩薩是無漏的聖人,是無所謂性別的,但是事實上無論是佛經還是佛教藝術,總喜歡讓菩薩隨順世間。在漫長的歲月中,觀世音菩薩在不同教派、不同地區、不同的寺廟、甚至不同教義的佛經中都會呈現出無數的不同形象,有保持男性形象的,有多表現一些女性形象的,或還有一些服飾已經女性化……凡此種種皆因供養的對象和作用不同而已。

綜上所述,觀音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與當時當地的社會實際密切相關,反映了人民群眾的關切與期盼,歷經世事更迭,與時俱進,繁榮昌盛。

此次函件,是關於「燈塔觀音」的提法、及相關創作,是否符合佛教教理,以及中國人的傳統倫理、道德和思維,向您徵詢意見。望不吝賜教為盼!

真誠希望得到您的意見,敬請不吝墨寶在空白處留言,並簽名或簽章即可。

再次叩拜

敬賜為盼

南文化工作室

2018/5/11

廣州

附:圖片為引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殺入區塊鏈!能不能給我們留條活路?
少女的第一支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