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易學大師,算出了別人的死卻沒算出自己的死

一代易學大師,算出了別人的死卻沒算出自己的死

易學,華夏傳統經典學術之一。其紛繁複雜,得之精奧者萬中無一。大家所熟知歷史上的易學大師如姜子牙、鬼谷子、袁天罡、李淳風、劉伯溫等等,這些人都被歷史誇大了,把他們吹得神乎其神,有的甚至還羽化成仙了。下面這位仁兄可是歷史記載中實實在在的,他既沒有號召鬼神的本事,也沒有上知五百年下曉五百年的能力。但是他確實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只可惜生不逢時,他的一腔熱血最終與他的一身本領一起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可以說連泡都沒冒一下。我說的這位就是漢元帝時期非常火的易學大師,京房。

京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今河南濮陽)人也。少年時聰明好學,後師從當時有名的易學大師焦贛,盡得其學。就連焦贛本人,逢人就對他豎起大拇指,「我手下有幾百名學生,唯獨君明得我衣缽」。京房本姓李,叫李君明。我們知道這個懂易學的思想肯定跟我們正常人有些異差,也不知他從哪得知的消息,他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還將他的懷疑說給父母聽,他父親大罵他有病。但是他還是一意孤行,通過吹律定姓,改姓京,就是我們所說的京房。京房可不僅僅局限於焦贛,對孟喜、董仲舒等人的陰陽五行研究頗深,最後獨成一家。

學問深厚的京房可不甘心空有一身本事,在他33歲時就以孝廉為郎並在漢元帝面前推薦自己的「考功課吏法」。這個「考功課吏法」是什麼玩意呢?其實就是建議漢元帝在選拔官員時根據個人能力而不是親信權臣。這個法是好的,但推薦給漢元帝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有用的話還用等他推薦這個法?漢元帝早就不用奸臣了,蕭望之也就不用死了。就正如他之前跟漢元帝的一堆對白,問漢元帝為什麼古代那麼多昏君?為什麼那麼多昏君看不出自己身邊的奸臣?為什麼現在能看出以前昏君的昏庸而看不出自己的昏庸?……可以說京房在問這些問題時已經把膽子撐到嗓子眼上了,露骨得不能再露骨了。我們可以想像到京房之前還不知道打了多少次腹稿了,可結果呢?漢元帝愣是沒聽進去。正所謂「我們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後來京房實在是忍不了石顯擾亂朝綱,就去漢元帝面前告他,漢元帝還是不聽。這次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因為他知道石顯很快就會知道了。果不其然,石顯在他剛剛離開皇帝身邊就得到消息。但是石顯並未直接派人去把他收拾了,相反地,在漢元帝面前舉薦他為魏郡太守。官不降反升!這正是石顯高明之處,石顯是想通過這個辦法將京房從皇帝身邊支走。不在皇帝身邊了,我不就想怎麼玩你就怎麼玩你了?

京房是聰明人,他趕緊上書漢元帝請求每月讓他回朝議事。漢元帝也還是很欣賞他的,一口答應。京房此時懸在心中的石頭稍微向下沉了沉。就在他啟程赴任的前一天晚上,他為自己算了一卦,這一卦讓他心裡的那顆石頭猛地朝下一砸,心一下就涼了,為什麼呢?卦象顯示,皇帝不給他回朝議事而且最後是放逐而死。他不甘心那!立即又密書漢元帝說石顯禍國殃民,是個大奸臣,把石顯做過的壞事一五一十羅列出來。但漢元帝信嗎?當然不信,想想就連之前很有名望的蕭望之都拿石顯沒辦法,更何況他這麼個區區的魏郡太守!他的一個叫姚平的學生就批評他說:「老師啊,正所謂『可謂知道,未可謂信道』。你明明知道天意如此又為何反其道而為之呢?」京房嘆了口氣,說道:「唉……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符天意,天意讓我知其意,而我偏偏反其道,正所謂『天意不可違』,但我身為漢臣,就算是死那又如何?」聽完京房的辯解後,姚平繼續批評道:「秦二世時,有個叫舉正的當著秦二世的面批趙高禍國殃民,可最終呢?不但自己的命丟了,趙高的威望反而更高了。您的官職就這麼點,根本扳不倒石顯,說實在的,您這只不過是小忠的想法罷了!」京房不聽,繼續給漢元帝上書,但是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結果,最終還是與自己的學生兼老丈人張博一起入獄,一個月後就被處死了,享年41歲。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每次被漢元帝召見後,京房就在自己的學生兼老丈人張博面前嘚瑟一番。這個張博很崇拜京房,不僅拜京房為老師還將自己的閨女嫁給了京房。而張博的外甥是漢元帝的同父異母親弟弟,淮陽王劉欽。他每次把京房在他面前嘚瑟的事情又在劉欽面前嘚瑟一番。意思是你看,外甥,我有一個這麼優秀的姑爺你也很有面子吧!其實就是想向他外甥要點錢花。更蠢的是他居然把京房對皇帝說的話一字不落記錄下來一併交給劉欽。石顯知道後告訴漢元帝,漢元帝大怒,立即將京房和張博抓起來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發明你知道幾個?
史上最輝煌的三個王朝,其中一個曇花一現,卻留下一項偉大工程!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