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童立群:台灣問題日益成為中美關係負資產

童立群:台灣問題日益成為中美關係負資產

原標題:童立群:台灣問題日益成為中美關係負資產

(資料圖)

2013年外交部長王毅在訪美時曾表示,多年來,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損害互信、干擾合作的一項負資產。如果美方能夠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切實理解和尊重中國反對分裂,致力於和平統一的努力,那麼台灣問題就會從中美關係的負資產變成正資產,從消極因素變成積極因素,就能為中美關係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保障,為中美開展全方位合作開闢前景。

彼時確實是中美兩國把台灣問題變成一項「正資產」的好時機。由於國民黨當局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攜手進入和平發展的進程中。與此同時,中美雙邊關係也在總體上維持了合作發展的狀態,台灣問題雖然是雙方不可迴避的議題,但其「能見度」逐漸下降,美國官員和學者也多次表示樂見兩岸和平穩定。然而,2017年下半年以來,「與台灣交往法」等一系列事件紛至沓來,對中美關係的負面影響快速上升,台灣問題已然在「負資產」道路上越走越遠。

幾十年來,中美關係中的消極因素,中美關係所遇到的種種波折皆因美國政策變化而起,台灣問題也不例外。中美此番在台灣問題上產生的摩擦,固然有民進黨當局加強對美遊說的原因,但同時也是美國主動為之、妄圖打「台灣牌」的直接結果。美國國內政治圈似乎已經形成「中國是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共識,且這一共識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改變的,在此背景下,台灣問題再次成為美國對中國形成掣肘的工具和施壓的手段。「與台灣交往法」則是美方加快製造工具箱里的新工具一次具體的實際行動。

美國過去打「台灣牌」,霸道且隨意,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然而時過境遷,過去打的順手並不代表現在照樣行得通。美國現在對打「台灣牌」有三個明顯的錯誤認知:一是認為打「台灣牌」是零成本。美國不停甩出的「台灣籌碼」,看上去是信手拈來,運用自如,殊不知美國在這方面的挑釁是極其危險的。近一年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冒進舉動,已經直接刺激民進黨當局繼續「倚美抗中」,更使「獨派」鼓舞振奮。「與台灣交往法」等「台灣牌」對「台獨」分子釋放了錯誤的信號,而「獨」派的盲動又會繼續綁架美國的政策。美國沒有預估到,「負資產」一旦滑向失控,「台獨」勢力鋌而走險,中國大陸將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做好包括軍事鬥爭在內的各方面準備。如果真的導致兩岸兵戎相見,將可能把美國自己推上第一火線,美國將不得不面臨自己被「套」的風險。美國是否真的願意承受這樣的成本和代價?

二是認為美國打「台灣牌」能力充足。台灣對美國來說,拿在手裡是可能一張「牌」,打出來之後卻未必就能贏。隨著中美關係的變遷,台灣的角色也不斷發生變化。現在的美國、現在的中國都已不是四十年前的樣子,現在的「台灣牌」必然也「貶值」,換言之,台灣這個「籌碼」的份量越來越輕。十年前美國可以打「台灣牌」,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中國的「反台獨」戰線一定程度上有賴美國的支持,中美聯手管控「台獨」。而今日的中國,對台海局勢的掌控力不斷增強,不僅自身「反獨」能力已經大大增加,身後還有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堅持和認同一中原則作為強大後盾。中國完全有能力採取各種措施抵消美國「台灣牌」的負面後果。今天美國依然強化打「台灣牌」的背後,折射的是其「無牌可打」的現實。美國是否認識到其打「台灣牌」能力和效果越來越有限?

三是認為打「台灣牌」中國會妥協。一般來說,外交是相互協商相互妥協的過程。儘管中國對外關係強調處理好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關係,會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應對,但中國從來不在原則問題上讓步。中美其他方面的問題,例如貿易摩擦及其談判,可能是一場靈活性與原則性相結合的博弈,但在台灣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回顧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不管國際風浪如何險惡,即使實力是相對弱勢一方,中國一直堅持在事關主權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餘地的原則性。一路走來,中國坦然面對任何因台灣問題而起的波折甚至動蕩,與干涉中國內政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的種種霸權主義行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美國是否認識到中國對原則性的堅持?

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中的一個長期的「負資產」,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不應成為中美關係始終無法逾越的障礙。對台灣問題作出正確的定位和抉擇,關係到兩國和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歷史已經向世人展示,台海穩定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如果美國能十分謹慎地處理台灣問題,中美關係就能趨向穩定,如果美國試圖打「台灣牌」,會加速中美關係的波折和起伏。

回到本文的話題,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何處去?中美兩國還有沒有條件和機會共同努力削減由台灣問題產生的消極面,對不利於中美關係發展的台灣問題的「負資產」最大限度地予以限制和消除?筆者認為,未來1-2年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美國首先必須停止和切斷「負資產」繼續增長。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包括美國在台協會落成典禮美方出席官員層級、美艦是否泊台、是否對台軍售、美國行政部門如何回應「與台灣交往法」等等,都是觀察美國處理台灣問題的指標。如果美國打「台灣牌」的政策道路上越滑越遠,還是繼續增加「負資產」,那麼美國必將會犯下歷史性的錯誤,終究面臨「資不抵債」的那一天。反過來說,如果美國能夠從「台灣牌」的迷思中醒悟過來,那麼中美再次合作,從「減負」開始,直至達到將台灣問題最終變為中美關係的正資產,同樣值得期待。

(童立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外網特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海網 的精彩文章:

港媒:台中新北選情向好 國民黨或能絕處逢生
台灣專家:不承認「九二共識」,台灣只會越孤立

TAG:台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