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賦能機器人發展 國產機器人要「換道超車」

人工智慧賦能機器人發展 國產機器人要「換道超車」

專訪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人工智慧賦能機器人發展 國產機器人要「換道超車」

每經記者 張曉慶 每經編輯 任芷霓

自AlphaGo在與柯潔的圍棋大戰中勝出以來,智能機器人一直備受關注,近來網紅機器人索菲亞、波士頓動力旗下的Atlas人形機器人以及機器狗SpotMini的進展也成為全球焦點,機器人的研發已經越來越強調與人工智慧融合。

那麼,現在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究竟到了怎樣的水平?國產機器人與國外的差距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在近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專訪了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結合是非常好的方向,可以解決很多機器人非結構化環境下自主作業的問題。」朱世強表示,「而對國產機器人發展來說,『彎道超車』還是同質競爭,不如『換道超車』,去創新發展。」

陌生環境自主作業問題未突破

NBD:當下機器人行業特彆強調融合人工智慧,此前機器人索菲亞引起了比較大的關注,但也有人指出這只是個騙局。目前技術條件下,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到了怎樣的水平?

朱世強:現在的機器人在外形、結構、執行等方面都可以做得非常完美,但是依然未能解決非結構化環境下的自主作業問題。也就是說,機器人到了陌生環境,自主去解決問題仍然非常難。

當然,機器人跟人工智慧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可以解決很多非結構化環境中的問題,但是它的智能是在雲端的,依賴於大數據、強大的計算能力等,這是需要巨大的開銷、技術和能量等的支撐。所以就目前而言,人工智慧跟機器人的結合,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是,機器人它自身真正的能力到底能有多強。

NBD:人工智慧的一個載體就是晶元,最近中興事件也帶來比較多的警示,中國機器人領域要實現晶元的自主還有多遠?

朱世強: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從正面的角度來說,現在大家看到晶元受制於人後,也達成了我們自身去研發核心技術、核心裝備以及推動國產晶元的應用等這樣一些共識,這些共識會轉化成為未來發展的動力。有些大企業的晶元已經冒出來了,有些企業開始投下重金進入到晶元領域。而嚴格來說,機器人領域好像並沒有完全形成一個機器人晶元的概念,只是有些晶元會用到機器人,但是未來發展下去,一定會有一些機器人專用的晶元。

NBD:高端機器人這一塊仍然需要突破,目前制約發展的瓶頸主要在哪?

朱世強:依然還是智能化、柔性化以及機器人的可靠性這些問題,所以還是需要在技術層面上有更大的突破,這當中也確實有相當的技術難度。

機器人技術開發任重道遠

NBD: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產業,而其又能帶動一批產業,這整個市場規模有多大?

朱世強:具體的規模很難預測,但有幾個趨勢大家可以把握。第一,機器人產業這幾年的增長幅度每年都是兩位數,它不是因為一時熱起來而增長,因為這樣的高速發展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這是有內在的客觀因素的;第二,我們還是要去分析實在的未來應用以及需求,未來機器人的需求可以想像的空間非常大,現實的需求也很多,問題是我們現在拿不出符合市場要求的機器人產品。比如老年人的護理和陪伴方面的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是很大的,現在也有一些,但還是太低端了。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開發出適合老年人的護理和陪護的一種人性化的機器人,這個市場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在技術開發上還是任重道遠。

NBD:現在一些機器人企業估值都較高,您認為機器人公司是否存在估值偏高的問題,這是源於什麼因素?

朱世強:不排除機器人行業受題材效應影響。投資有的時候也跟風,機器人前幾年是一個很熱的風口,現在人工智慧又是一個非常大的風口,所以題材效應應該是有的。但資本真正要下手投資的時候,實際上對投資對象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尤其是大規模、大體量投入的時候。所以如果說機器人企業估值較高的話,我想一方面是因為資本看好機器人領域;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它是一個比較高新的技術領域,本身門檻也比較高。

NBD:浙江省一直十分重視智能製造,早前提出「機器換人」,去年進一步提出「機器人+」,這一變化是否也反映出浙江省的機器人產業或者製造業方面已經有一些變化了?「機器人+」是推進機器人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現在在哪些領域已經與機器人融合得比較好了?

朱世強:「機器換人」通常針對的是製造領域的機器人應用,應該說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尤其是在浙江這樣的製造業大省。「機器換人」在製造業領域實施了有五六年時間,應該說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傳統行業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現在很多鄉鎮企業也都是機器人在生產,這對提高浙江產業競爭力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而「機器人+」則不完全是製造業的問題,它更多的是一種新的理念和模式。它不完全針對製造業,各行各業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機會,比如旅遊、教育,這就需要我們去創新思維,創新載體進行推動。就我目前來看,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醫療,這兩個行業現在的發展態勢相當不錯,同時未來也有很大的空間。機器人+醫療、+健康,是把機器人作為一個載體、一種新的手段和形式。

(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重大資產重組遭交易所問詢 中潤資源:具備可行性
與王老吉國內纏鬥多年 加多寶宣布將積極出海拓地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