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魯迅:你是小刺蝟,我是小白象

魯迅:你是小刺蝟,我是小白象

關於專題

在那個一切通訊依賴書信的年代,古人留下的往來書信成為見證其精彩生命的一部分。一個句子之下,也許就是一段趣聞或軼事。

即日起,聿斯將推出專輯《一封書信,一段軼事》,陸續為你分享有趣、或令人感動的5封中文信札,以及它背後的藝術故事。

03

雲中誰寄錦書來:魯迅致許廣平的花箋信

魯迅和許廣平的師生戀算是個經典了,兩人之間相差17歲,但談起戀愛來卻是十分浪漫。

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以「受教的一個小學生」的名義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魯迅當日即回復,並以「比直呼其名略勝一籌」的「廣平兄」相稱。那一年,魯迅44歲,比許廣平大17歲。

他們的通信後來結集為《兩地書》出版,魯迅在該書序言中說:他們之間的書信里,「既沒有死呀活呀的熱情,也沒有花呀月呀的佳句」。特別是魯迅,直至1927年初,在給許廣平寫信時抬頭仍是「廣平兄」,而許廣平則早已以「我親愛的老師」相稱了。

在許多人眼中,魯迅根本不懂浪漫,毫無柔情可言,其實不然。

1926年3月6日,魯迅日記:「夜為害馬剪去鬃毛。」「害馬」是魯迅對許廣平昵稱。在女師大風潮中,許廣平等6名學生被校方開除,布告「即令出校,以免害群」,故有此一說。「剪去鬃毛」,也許是替她修剪秀髮,也許是隱含深意吧。此事表明,兩人感情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已親密無間。

同年9月,魯迅南下赴廈門大學任教,許廣平則去了廣州,兩人約定各自奮鬥兩年之後再相聚。思念總是痛苦的,有時卻也是浪漫的。魯迅平素為人冷峻而嚴肅,但這個時期,他的許多言行卻呈現出匪夷所思的另一面。

那時的廈大四周少人煙,魯迅每天都要去郵政代辦所看看有沒有廣州來信,他暗自數過,從住處至郵政所的距離大約80步。郵政所內外各有一個郵筒,有一次他半夜去給許廣平寄信,把信投在外面的郵筒里,回來後想起郵政所的夥計是新換的,而且滿臉獃氣,便不放心,第二天又寫了一封信,投到所內的郵筒里。

秋高氣爽的日子,魯迅約三五同事去爬山。山上有一片亂墳場,魯迅竟然找到一塊刻有「許」字的墓碑,並想法子將「許」字塗成深色,然後斜倚著這塊墓碑拍了一張照片。推想起來,魯迅應當是藉此表達對許廣平的深深依戀吧。

校園附近有一棵相思樹,魯迅曾獨坐樹下打發寂寞的時光,不料一頭豬顛顛地跑過來吃樹葉。這相思樹在魯迅心中可是愛情的象徵啊,他怒不可遏,躍起同豬展開決鬥……

風風雨雨中,魯迅終於拋下一切顧忌,和許廣平走到了一起,於1927年9月從廣州同赴上海定居。

1929年5月,許廣平已身懷有孕,魯迅只身前往北平探望生病的老母。夜深人靜,他在西三條寓所的「老虎尾巴」遙想伊人:「此刻是二十三日之夜十點半,我獨自坐在靠壁的桌前,這旁邊,先前是有人坐過,而她此刻卻遠在上海。我只好寫信算作談天了。」

魯迅給許廣平的一封信中,精心選用了兩張漂亮的花箋。許廣平愛吃枇杷,魯迅便先選了一張印著三個通紅的枇杷的。第二張花箋則以並蒂蓮為背景圖案,許廣平心領神會:「那兩個蓮蓬,並題著的幾句,都很好,我也讀熟了。你是十分精細的,那兩張紙必不是隨手撿起就用的。」

更讓各位看官樂趣的是,這封信中,魯迅稱許廣平為小刺蝟,自稱小白象。而且仔細看箋末,大師居然還畫了一隻象!

北平之行,魯迅帶回上海的是小米、棒子麵……這些在別人眼中粗糲的東西,都是許廣平平時愛吃的。

春去秋來,9月底的一個早晨,他們的愛子降臨人世。翌日下午,魯迅特意買了一盆文竹送到許廣平的床頭。枝葉纖纖、如片片翠雲的文竹,遠不如鮮花那樣絢麗奪目,卻能養眼、清心、怡情。

魯迅從未買過珠寶服飾、胭脂香粉送給愛人,卻常以書籍相贈。1934年冬,他將一部《芥子園畫譜三集》共四卷贈予許廣平,這部清代的國畫技法畫譜雖非原本,卻值得珍藏,因為它蘊含著一番深情。魯迅在首卷扉頁上題下:「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魯迅與許廣平的愛情里沒有那種催人淚下的浪漫,可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浪漫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艱難歲月里,有兩顆甘苦與共、相知相愛的心始終不渝。

往期文章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聿斯YOUTHINKERS 的精彩文章:

終於到了遠方,卻發現自己不懂詩
這幾部電影,說的是藝術家那點事兒

TAG:聿斯YOUTHINK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