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憶紅樓:導致元春去世的主觀原因是什麼?

再憶紅樓:導致元春去世的主觀原因是什麼?

原創文/小劉專註原創歷史故事(座右銘:每天垂直更新有關紅樓夢的原創作品,歡迎關注點擊閱讀)

俗話說:一入紅樓,終生難醒。紅樓一夢終究深似海,而我願做你的擺渡人!大家好,我是小劉專註原創歷史故事的原創小編,我在這裡每天為大家持續更新原創作品,帶你回憶紅樓夢,看世間最美的文字,聽世間最真摯的愛情故事

上一篇文章小編和大家說過有關元春病逝深宮的原因和時間,不過之前的原因我們說的是導致她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沒有什麼事會是一蹴而就的,所有對於元春的死,謀害也好,單純的病逝也罷,都有它內在的原因。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說下造成元妃薨逝的主觀原因是什麼

首先對於這個主觀原因我們先分為「富貴已極」與「終無意趣」兩個部分

元春對於貴妃娘娘的地位與宮禁生活,從不「洋洋喜氣」,相反倒是鬱鬱寡歡。元春其人,雖然確有封建倫理規範的「賢德」的一面但卻是一個性情溫和、秉性敦厚的好人、好女兒、好孫女、好姐姐。作者寫這位貴妃娘娘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她作為一個有著常人的喜怒哀樂、意願慾望的有血有肉的普通女兒來寫,從而塑造了一個身為貴妃的活生生的女性的特定悲劇性形象。元妃的最可貴之處,就在於她貴為皇妃而並不滿於皇妃的生活,她在這種「富貴已極」的後面,深切地體驗和認識到了「不得見人」的牢籠的意味!

元春的入宮是被迫的,「當日」被「送」進去的(即選「秀女」制度!)她把宮闈看成是「不得見人的去處」,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這是她升為貴妃後的基本心態。這種認識與心態,實際上已概括了她那二十年宮闈生活的基本狀況:一方面,從外觀看,「富貴已極」;另方面,在她內心,鬱鬱寡歡。這是元春的貴妃生涯的頭一層矛盾

第53回,烏進孝以為賈府能托「娘娘和萬歲爺」多少鴻福,賈蓉笑道:你們「那裡知道這道理,娘娘難道把皇上的庫給了我們不成!他心裡縱有這心,他也不能作主」!一這是元春的貴妃生涯的又一層矛盾:一方面,她身為「主位」,榮耀得很;另方面,她毫無權,不過是皇上的高級玩物!

最令元妃痛苦的,是她不能過常人的家庭生活。在「省的結末,她落淚強笑說:「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這句話她對家人的安慰,也是她自己的強烈願望,但這其實不過是幻想,有一代並無「省親」制度,直至乾隆即位,才允准——注意!—分諸王的母妃,在歲時節日出宮與子(諸王、貝勒)相見,「其餘仍在宮中」。而像元妃這樣並無皇子的妃嬪,根本不存在「歸省」的可能元妃省親」一節,僅僅是作者出於主題需要的虛構,是為了反襯和批判清時連「省親」制度也沒有,更突出「朕躬禁錮」的嚴酯,因此在全書僅此一見。

譬如到了第55回元宵,因宮中一位太妃欠安,作者便直白寫明「不能省親」!試想:當元妃總算歸府「省親」之時,她尚且如此嗚咽難言,那麼這一個個元宵,這二十個春秋,她在宮中又如何思念家人,心中又何等鬱悶凄清,更可想而知!

作者在元妃省親之前有一大段批判性敘述:「父母兒女之性,皆是一理」,「骨肉私情」乃「天倫中之至性」,然「宮裡嬪妃才人等皆人官多年。拋離父母音容,豈有不思想之理?」「兒女思念父母,父母在家只管思念兒女,竟不能見」,「因此成疾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錮,不能使其遂天倫之願,亦大傷天和之事!」……作者的這段控訴既是對當時妃嬪們的總況的概寫,也適用於元妃其人,或者說,元妃正是她們中的一個具體典型。因此這段概述,等於間接地寫出了元妃那長年苦苦思念、心事重重、滿腹愁悶、身心瘁乃至「成疾致病」的情境換句現代的話:她很可能是個長期的慢性憂鬱症患者)

這是她那二十年宮禁生活的必然結果,由此種下了最後導致她薨逝的病根。

紅樓夢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文學作品,書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對於這樣一部曠世佳作,小劉專註原創歷史故事有屬於我們自己的角度和見解,我們願在這裡每天堅持分享自己的原創的優秀作品給大家,你的喜愛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專屬於你的意見或建議

(聲明:內容來自小劉專註原創歷史故事原創,嚴禁轉載洗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劉專註原創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再憶紅樓:賈政—賈家僅存的腐儒!

TAG:小劉專註原創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