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杏苑微課堂第一期疾病與經典的誕生

杏苑微課堂第一期疾病與經典的誕生

疾病與經典

馬俊傑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馬俊傑,馬博士。今天呢很榮幸來這個地方和大家來聊一聊中醫經典的那些事兒。其實對我來說這個話題應該算是比較熟悉的,因為我現在一直在從事經典的教學。

大家應該是大幾,大一?我看你們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應該高中還沒畢業吧。大幾?大一還是大二?或者你們應該剛剛進入中醫藥大學。那麼你們跨入中醫藥大學的時候對中醫的經典認識有多少?有認識多少呢?或者有很多同學到我們學校之後看到門口一個像就知道是誰——張仲景,對吧,醫聖張仲景。

其實我今天要講的一個話題就是講中醫經典誕生的時候和疾病的關係。就是為什麼這個疾病誕生之後會產生經典。那有些同學就要跟我講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肯定是有了嚴重的疾病,甚至是難以治療的疾病,甚至是滅族的疾病,老百姓才會想著,或者是醫生才會想著去治療這個疾病對吧,否則這個不是族人全部滅了嗎?所以才會有新的一系列的這個新的經典的誕生,但是呢,作為研究中醫的人來說,尤其是研究中醫經典的人來說,我覺得在研究疾病也好、經典也好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放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歷史背景下去看這個問題。因為很多經典的誕生,它都有深深的時代烙印。我舉個例子吧,譬如說我剛才講的,張仲景,醫聖,對嗎,他寫了一本書是什麼書——《傷寒雜病論》,他當時寫《傷寒雜病論》的歷史環境是什麼?我們說在研究這個歷史背景的時候,一定要研究天、地、人,對吧。天,是什麼?天災人禍。人在自然界當中不可能脫離天活著吧,不可能脫離自然界。有同學說可以啊,我可以去外太空,但外太空缺氧啊,你沒法活著吧,所以還是乖乖地留在地球上,所以他們必須面對自然界的變化,譬如說大自然當中有洪水、有乾旱等等的一系列的天災,都會引起疾病。中醫裡面經常會講的一句話,是什麼——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就是大的災難之後必然會有大的瘟疫流行。為什麼?大的災難之後會導致很多人的死亡,屍體多了,屍體是瘟疫流行的一個溫床。另外呢,我們說,在那個時候,地上,怎麼樣,中原地區,比較寒冷,寒證居多,所以張仲景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很多啊,就是感受了風寒邪氣的疾病。當然它也有熱病啊。

但是他起初寫這本書時,是風寒。另外還是個人,什麼人的問題呢?人禍。什麼人禍?戰爭。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分三國,對吧,太熟,KTV經常唱吧,東漢末年的時候,三個國家在打仗,戰火連篇,經常會導致什麼?導致很多人的大面積的死亡,不管平民,戰士也好。大面積的死亡,又是形成屍體,又是形成了瘟疫的流行。周易裡面,大病之後必有大疫。又是大災,又是大疫。張仲景那個年代,是不是這個年代?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年代,人是天地之間的一部分。所以天人相應的人,人肯定會受影響,所以在那個年代導致了大面積的死了,很多人。按照張仲景的自序當中傷寒論自序當中,不知道大家熟不熟,這個學中醫的人,學傷寒人必須要了解的。他寫了「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通過他剛才寫的這個過程當中大家可以看出他描述的是什麼情況?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張氏族人特別多。但是呢,因為一場傷寒病的發生,導致很多的張氏族人都死掉了。從短短的十年的時間,就死了那麼多人,這個時候他被逼無奈,他必須要去幹嘛?必須要去研究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所以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他看了很多的古書,然後呢?根據臨床的經驗寫出了自己的這一部書叫什麼?《傷寒雜病論》

是吧,通過這個過程你看,人某些程度上在這個自然界當中,被逼無奈產生的新的理論,新的著作,《傷寒雜病論》也是如此啊。所以一定是這個著作和疾病,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們在研究這個著作的時候,一定要放在這個特定的環境去認識這個問題。

理解我的意思嗎?這是我們講的第一話。

中醫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又經歷了很多的經典的傳承過程,那麼我剛才講的天地人,人也是啊。人包括社會環境,社會環境下,也會導致很多經典的傳承跟延續,比如說在唐代的時候宋代的時候。對傷寒的研究也是特別多的,但是呢,那個時候有這麼幾個習俗吧,第一個就是我們經常會說會說的江南諸師秘仲才要方而不傳,為什麼?為什麼很多將來的大家都不傳?因為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很多的醫生都是把書作為他的活命之書,或者是他的這個吃飯的工具,不會輕易的傳給別人。另外在唐代的時候又是醫官考試的必然考的試題,包括《傷寒論》、《黃帝內經》等等。我們說《黃帝內經》其實誕生的過程當中他也是一個特殊的環境下誕生的。因為那個時候很多疾病誕生,但是人類沒辦法治癒它,所以就通過集齊老百姓的智慧寫出了《黃帝內經》。雖然它只集齊了黃帝、齊伯的對話,但是實際上是一個全體老百姓共同智慧的結晶。所以在唐代的時候,《黃帝內經》、《傷寒論》都是要考。在那樣一個特定環境下很多人都不願意拿出來(因為)時代背景。比如宋代,宋代是人類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我這麼說不為過吧。雖然唐代確實繁榮,但是宋代更繁榮,因為有人調查過北宋也好南宋也好,其實雖然說是軍事實力不怎麼樣但是它的文化實力或者是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是不是啊?比如說北宋開封有這個汴京(汴梁),有一幅畫叫清明上河圖。到了南宋更是無與倫比,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雖然說南北割據。通過剛才這個論述的過程中大家明白其實這麼繁榮的時代,這麼有錢的時代是不是老百姓想要養生長壽。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經典又被重新研習重視。所以在宋代專門成立了一個國家矯正醫書局,由林宜、曾齊、高保安等刊刻了《傷寒論》,稱為「宋版《傷寒論》」但是由於戰爭完全遺失掉了。於是到了明清的時候,明末清初的時候,這個傷寒論又重見天日,當然這個重見天日不是說以前完全沒有。它也有,只是在民間。但是大面積的傳播大面積的刊刻的話還是在明末的時候。當時有明末的時候一個特別有名的人叫趙用賢,他有個兒子叫趙凱枚,又叫趙琦枚。趙用賢當時是禮部左侍郎。明末時候吏部相當於什麼部呢?相當於組織部。組織部左侍郎。第一把手是什麼?尚書。下面左右侍郎組織部副部長,大的官。他的兒子在父親的推薦下也當了禮部郎中,五品官。但是他們在政局鬥爭的時候呢一直都不順,在不順的過程中就退隱還鄉了,回老家刊刻圖書。刊刻了好多圖書,其中有一天啊,大面積的瘟疫流行,他們家有一個僕人也不幸感受了這個疾病,治不好啊,因為趙開美本身也是學醫的對吧,研究了很多醫書,他去治治不好,這個時候請了當地的一個名醫叫沈南方的去看,這個沈南方很快就治好了,於是這個趙開美就問他了,誒,你是怎麼治好的,這個沈南方說,我是用了一本書叫《宋版傷寒論》,《傷寒論》的書治好了,趙開美學醫,他知道這本書的價值所在,說那你能不能把這本書讓我看一下,於是這個沈南方就把這本書給趙開美一看,趙開美看了發現什麼呢,發現這本書,其實不是原版,但是呢是手抄版的,於是這個趙開美,他是一個刊刻大家嘛,他說,誒,你能不能把這個原版給我找一下,沒想到他沈南方真的不負他的眾望,找到了。於是這本書就是翻刻,這本書就是宋版的《傷寒論》,是什麼時候呢,我們剛才所說的,宋代的是國家校正醫書局刊刻的這個傷寒論,小字版,於是趙開美就請了他們同窗的,同樣一個刊刻圖書的一個人,也是姓趙,刊刻這本書是,每一行,每一列,每一筆畫,完全一模一樣,和宋版上的一模一樣,所以我們把它稱為翻刻宋版《傷寒論》,因為戰爭原因,我們現在根本就看不到宋版《傷寒論》,我們能夠看到的《傷寒論》,就是趙開美刊刻的這個宋版的《傷寒論》,翻刻宋版《傷寒論》,包括我們的教材也是按照這個翻刻宋版《傷寒論》的這個,縮微膠捲刊刻出來的,

所以沒有他們的貢獻,我們的這個書可能就看不到了,所以通過剛才我們看,是不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誕生了這樣一些經典的產生,或者是經典的傳承,是不是,你這樣,那麼我們說之前,其實是在之前我們也學過金元時期,大家聽過嗎,金元時期的時候有一個,金元四大家,特別有名吧,這個,幾大,其中有一個最有名的一個流派是易水學派,易水學派代表人物是誰,劉河間劉完素,對吧,他還有一個年輕的後人,張元素,這個張元素啊,也很有名,對吧,他還收了一個很有名的一個徒弟是誰,李東垣,這個李東垣也是比較有名,大家都知道他是脾胃的代表人物啊,脾胃論寫過,但是呢他之前也是繼承了之前他們先師師傅的一些這個學術特點嘛,所以他,易水學派典型特點,我剛才說的是寒涼派,對不對,還有繼承了,所以他很多方子當中也有寒涼東西的體現嘛,比如說我們學過一個方子,普濟消毒飲,對吧,治療這個大頭瘟,寒涼,對吧。

李東垣他學醫的過程也是很有意思的,他當時一開始是一個富二代嘛,特別有錢。他是帶著千金去學醫的,那個帶著很多錢,那我們說,隨便砸給老師幾千萬,這個老師也覺得很開心啊,對吧。然後就開始學,學完之後呢,當然,張元素教了他很多東西。但是呢,後來發生了時代的變遷,什麼變遷,正好是戰爭發生了,因為我們知道宋元或者金元時期,那個時候有戰火連綿嘛,又是這個外族入侵,所以很多的災民和難民他接觸的人就不一樣了,時代就不一樣了,發現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這個時候呢,李東垣的學術方面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他從之前寒涼什麼之類現在逐漸變成補土。為什麼,吃不飽啊,食不果腹啊,衣不裹體啊,對不對,這種脾胃這麼虛弱的人當然要補脾胃啊,所以產生了新的補土派的思想,補脾胃的思想誕生了,包括非常演變的脾胃論。那麼通過剛才我們看出每一種疾病它一定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特別多,或者是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有一定的疾病譜。而相應的經典理論治療一些的經典的著作也是隨之而來的,是相對應的。所以在研究經典著作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放到特定的時代背景去研究呢。這是我們講的金元時期。

到了明朝,我們剛剛講過了啊,明末清初,這個趙開美趙用賢刊刻了傷寒論。這個傷寒論在整個江南地區大面積的傳播,就是很多人去研究傷寒論了。但在研究傷寒論的過程中大家就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傷寒論的很多方子到了現在用的時候會不合適,甚至會產生非常嚴重的不良反應呢,為什麼?因為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地域變化,時代變化,人也變了,對吧。在這種環境下,如果還是用傷寒論裡面的一些辛溫的、辛熱的解表藥物治療一些表證,雖然也是發汗解表,但是治療不行,為什麼?這些患者是風熱,對吧,還有一些濕溫的。如果遇到這些患者的時候,要偏於什麼?偏於辛涼解表,偏於寒涼的藥物,所以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又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說傷寒論的逐漸逐漸的這個補充吧,就傷寒論一個逐漸逐漸的補充予以傷寒論的一個過程。實際上有人經常會說這個溫病和傷寒是一個對立的,寒溫對立。實際上我覺得不是,它是一個寒溫統一的,它是一個經典理論在某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所以說溫病其實是什麼?其實是予以傷寒的。通過剛才講的過程當中,人類在自然界當中生存,他會逐漸面對不同的疾病,而這些疾病呢,又是符合不同的時代背景的,那麼相應的治療方法,相應經典著作的誕生也一定是應和這樣一個時代背景的。

我們講了很多啊,從寒、溫到逐漸發展下去,都是這樣子。當然我們說在人的發展過程中,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就是時代、時代性,或者說是個社會娛樂性,比如說我們剛才講的宋代、唐代,生活水平高了,所以很多人都刊刻經典著作,對吧,對經典的傳承。到現在也有啊,我們看看現到現代,我們國家前段時間,我留意,剛剛頒布了一個一百首的經典處方。大家有沒有印象,一百首的經典的方子,其中的前二十八首都是《傷寒雜病論》當中的,前十四首是《傷寒論》,那裡面第一首方是什麼,桃核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學過《傷寒論》的都知道,他治療什麼啊?瘀熱互結,腐氣壅滯的這樣一個患者,那麼想想看,這樣一個體質的患者是不是和我們當代很多三高人群特別合適,三高是不是肥人多痰濕,肥人多瘀啊,肥人腐氣多壅滯啊,這個時候用桃核承氣湯效果就特別好,所以你看,打首第一方已經不是《傷寒論》經典的桂枝湯了,對不對,而是什麼啊,而是桃核承氣湯,因為它是切合這樣一個時代背景,所以我們研究經典的時候也要注意這個問題,像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把這個一百首方看一下,對大家有很多啟示意義。這是我給大家簡單講的一個時代背景下的一些社會環境,當然有一個話題我其實不是特別想聊,也可以藉此稍微聊聊,就是前段時間講的一個某某藥酒的問題,我不做廣告對吧,某某藥酒說有問題,有人用現代醫學去攻擊它,說它裡面有附子、有半夏、有烏葯等等這樣的一些葯,還有一些何首烏,說有毒的,從現代藥理學研究,然後說是這個藥酒是毒藥,其實中醫藥酒自古都有對不對?它是符合時代背景,在《黃帝內經》裡面早就提過,很多寒濕,風寒濕痹的患者,特別是天寒地凍得了風寒病是吧,用酒治療,在酒裡面加點葯不是很好嗎?自古都有的,但是現在有人說附子、半夏有毒,說這個附子、半夏違反了十八反,為什麼說違反了十八反呢,因為說這個中醫裡面講半婁貝蘞芨攻烏,附子跟烏頭屬同類植物,所以是相反了,但大家想想看,是不是真的相反了,是不是真的相反了,這就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下,面對這樣的社會環境,再次去接觸經典,我們去再看經典,看《傷寒論》當中,《傷寒雜病論》當中,張仲景有一個方子是什麼方,附子經理湯,就是附子配半夏,附子配半夏,你說它是相反的嗎,張仲景和李時珍相差多少年,一千多年,十八反是李時珍提出來的,相差一千多年,你說一千多年前的醫聖都這麼用,你現在還說它有毒,難道你要說張仲景開的方子不對嗎?對吧,有人說,中醫裡面這些毒你不能夠,不能夠證明它沒有毒,那我問他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啊,你也不 能證明它有毒啊,說不清楚,所以我們在傳承過程中,一定要符合這樣一個時代背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去重新撿起經典,重溫經典,這是,這是我們講的這個學習經典,或者是經典誕生或經典傳承當中很重要的環節。

好,我們今天的聊故事就聊到這個地方吧,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臨分團委 的精彩文章:

TAG:一臨分團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