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愛國是公民最基本的職責

愛國是公民最基本的職責

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並在師生座談會上對廣大青年提出希望。愛國、勵志、求真、力行,每一項要求都是作為新時代下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青年人所必備的品質。作為在讀博士生,更是作為青年人,我對「愛國」這一理念頗有感悟。

「愛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一項要求。國家是無數個家庭組成的大家,有了國才擁有家。無論古今,忠於國家的人會被人民所銘記,而賣國求榮者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回顧中華民族近代的發展史,當國家不復存在之時談何小家?國家的建立與傳承,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正是有無數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不論哪個國家,愛國都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職責。現代的中國正處於和平年代,青年人無須再像先烈一樣隨時為祖國獻出生命。堅定愛國的信念,是每一個青年人應當做到的。

隨著出境留學的普及,中國赴海外深造的學生數量已經超過60萬人次。作為昔日留美、留英的中國學生,我深刻體會到愛國是怎樣一種感情。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對英國展開國事訪問,當他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馬車經過時,中國留學生和愛國華人華僑呼喊的聲音達到了高潮。一位華僑對我說,這樣的感覺就像是自己在海外,家裡有親人來看我一樣。此時,素不相識的人們因為同屬於中華民族而感到無比驕傲,也因為同屬於中華民族而在大洋彼岸不感到孤單。愛國此時已經不單是一種信念,更成為了將中華兒女連接起來的紐帶。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海外同胞也不斷增強了愛國自信。在留學生活中,留學生難免會遇到不和諧的聲音,少數不友好人士企圖利用青年人對事物判斷能力的不成熟,用小利引誘他們出賣祖國的榮譽與利益。不過令人感到高興的是,絕大多數留學生都能夠自覺抵制敵對勢力的誘惑,更有不少正義之士與他們進行鬥爭。對祖國的感情已經深入到海外中國人的靈魂中。

當然,愛國並不意味著只有在國外才可以實現。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也是愛國的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握「四個自信」,是面對片面與偏見的有效武器。

10年前,某些國家和勢力因與中國價值觀不同,在網路上不斷批判中國社會制度與道路,並拉攏部分人士進行無端指責。事實證明,中國人民堅持自己的道路,沒有被謠言所蠱惑。中國經濟依舊保持著高速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不當言論不攻自破。應當意識到,對於愛國的教育不應當只是在政治理論層面上,更應普及相關知識,讓群眾看清真相,有理有據地進行辯駁。

讀史知興替。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歷史,熟悉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了解歷朝歷代的興衰,才能使人理解國家的意義,國家的存在能夠為人民帶來什麼,人民為何只有在強大國家的羽翼下才可以幸福安康。學習近代中國史,知曉中國發展的不易,了解先輩們吃過的苦,才能知道現在生活的幸福。閱讀世界史,看發達國家昔日如何發展,文明抑或野蠻,才能反駁雙重標準的無端批評。再看多少國家從富裕跌向窮困,又有多少國家始終未能解決溫飽,以此深刻體會「四個自信」的意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書本所學給人以思想上的指導框架,實際調查使人眼見為實。認清現實,用正確、理性的方式,真正做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王培石)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15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校企政行共建資源庫培養現代金融業人才
且聽她胡盧而笑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