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人是會變的!這句話經常聽說,本文的主角也是一位善變的男人。在八年前,他謙虛、大度、目光長遠,然而八年之後,他立下了大功,卻變得狹隘、自私、不顧後果。更為不可思議的是,他為了蠅頭小利,卻放棄了至親的人,投奔到敵人的陣容,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1353年,朱元璋回到老家募集士兵,這一次他的收穫很大,徐達等人就是這時候加入他的隊伍之中。他很快藉助這批士兵,連打了幾個勝仗,並且順勢拿下了滁州,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此時,他的嫂子王氏帶著兒子朱文正前來投奔。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長兄朱興隆的兒子,此時親人團聚,朱元璋自然是大為高興。他從此將朱文正這個侄兒當作自己的兒子來撫養,讓他有表現的機會,也讓他能夠接觸到一流的將領,迅速成長。若干年後,朱元璋還在《御制紀非錄》中回憶這段重逢:


至正正甲年,朕帥師滁陽,守謙之祖母(王氏)攜守謙之父(朱文正)至。時朕隻身,舉目略無厚薄之親,雖統人眾,於暇中凡有眷屬之思,莫不唏噓而涕泣焉。俄而侄男(朱文正)至……分離數年,擾攘中一見,眷屬復完,其不勝之喜復何言哉!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朱元璋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朱文正作戰也很勇猛,屢立戰功。後來朱元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蟄伏,發兵南下,侵略張士誠的地盤。他多次進攻,終於拿下了集慶路,並且改為應天府,並定都於此。朱文正因為攻打集慶路的功勞,他被封為樞密院同斂。

當時,朱元璋覺得還虧欠了這位曾經同住一室的侄子,私下問他還要什麼封賞。當時的朱文正傲然回答:「叔叔以後成就大業,我還怕沒有富貴嗎?現在先給自家親戚封賞,怕別人不服。」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這番話說得太精彩了,也說到了朱元璋的心窩之中了。他不由對這個侄兒刮目相看,反而倍加重視。經過幾年的歷練,朱文正用兵更為老練,朱元璋將樞密院改為都督府,讓朱文正做了大都督,節制中外軍事,是名義上的軍事最高統帥。

朱文正就任大都督後的第二年,陳友諒部下叛變,將龍興白白送給朱元璋,而朱元璋將其改為洪都。龍興、洪都都是一個地方,指的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在古代它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有「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之稱。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洪都成為了朱元璋的第一道屏障,地位非常重要,非骨肉重臣來鎮守不可,所以朱文正當仁不讓的擔任了洪都守將。此時的朱文正,已經是朱元璋所在的西吳勢力的核心中的核心,按照官職來看,比徐達都高。

朱文正也確實爭氣,雖然他平日里互作為非,他在洪都奪人之妻,殺人之夫,滅人之子,害人之父,強取人財,干盡了壞事,但當陳友諒率軍來攻打時,朱文正卻立下了不世之功。這位整日花天酒地的公子哥,突然從夢中驚醒,率領士兵堅決抵抗。

當時,陳友諒率軍六十萬,而洪都只有兩萬守軍。朱元璋在與張士誠打仗,無暇分身,就是在巨大的差距和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朱文正死死守住了洪都,一連八十五天,陳友諒都沒有能拿下洪都。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更為重要的不是守住了洪都,而是爭取了反攻的時間,也讓陳友諒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幾個月後,集結完畢的朱元璋率軍二十萬,在鄱陽湖戰勝了強大的陳友諒。他認為此前洪都保衛戰的勝利對決戰的影響很大。

平定陳友諒後,朱元璋返回應天,對有功之臣大加封賞,常遇春、廖永忠等都獲得了豐厚的賞賜。然而,朱文正卻暫時沒有獲得賞賜。不久,傳出他因為心中忿忿不平而暗中勾結張士誠的流言。這離他謙虛的拒絕賞賜,不過八年時間。

八年前,他謙虛推辭賞賜,八年後他說:有功不賞,我反了吧

朱元璋生怕他被人迷惑,趕緊宣他回京,自己還親自迎接。可是朱文正神情恍惚,朱元璋連問幾句「你要做什麼?」他都無言以對,因此被帶入京城審訊,據朱元璋自己回憶,審訊時,朱文正的態度已經到了「神人亦所不容」地步,可見其囂張跋扈至極。

此後,莫名其妙的事情發生了。朱元璋每次見朱文長都會氣急敗壞說他「應對之詞雖在神人亦所不容」,而朱文長也因為功大從未低頭。本來朱元璋三番兩次要殺朱文正,還是在馬皇后的勸說下才罷手。史書上說朱文正是被軟禁之後,鬱鬱寡歡而死。但很多學者認為,29歲的朱文正不至於那麼脆弱,很可能是被朱元璋親手鞭打致死。

參考資料:《元史》、《明史》、《御制紀非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說過一句無恥的話,幾百年後,他的後人說的更無恥
他從武狀元當上宰相,皇帝都不敢直呼其名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