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彌勒菩薩與笑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彌勒菩薩與笑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彌勒菩薩與笑

在他那永遠的慈顏笑口前,世間的恩怨糾紛,顯得微不足道。

姚育民 文

摘自《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月刊 第321期

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在被稱作五代的時期吧,江浙一帶出現了一個名為契此的胖和尚,他手持錫杖,肩搭布袋,笑呵呵地到處行乞。被人譏為「垃圾袋」的布袋裡,裝滿了別人丟棄的廢物,契此卻稱它是「展開遍布四方,進入歡樂自在」的寶袋,「有時備無時,無用變有用。」到時他從袋裡掏出來的,彷彿都是帶笑的東西。

在久旱的大太陽天,契此披蓑戴笠在龜裂的田埂上悠悠而行,不到片刻,烏雲密布,大雨降臨,他那預知陰晴的能力,使人驚喜。契此於磐石上坐化後兩年,不時有僧人、居士在各地與他相逢。人們感到神秘莫測,便打開契此留封的偈言,只見上面寫道:

彌勒真彌勒 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世人 世人自不識

從此契此為彌勒菩薩化身的說法廣為流傳,各寺院按照契此的形相建閣塑像。人們只要跨第一道門檻,首先撞入眼帘的就是笑顏坦肚的胖和尚,他那普普通通的大布袋,已成了他獨有的標誌,「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的檻聯,深入人心;在他那永遠的慈顏笑口前,世間的恩怨糾紛,顯得微不足道。寂靜中,凝立於彌勒菩薩像前,細究紅塵的一切,真有無一可言之味。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而彌勒菩薩以契此作化身,在雪竇山教化時間最長,因此雪竇山成了彌勒菩薩的道場。雪竇山的雪竇寺同樣供著彌勒菩薩,只是要比一般的寺院大上一些。楹聯也是書寫於紅牆之上、黃檐之下;有一長長的對聯,合著寺外的風景,簡潔明了地勾出了彌勒菩薩的洒脫……

淌下來,看上去,

垂流趣在仰觀,雪瀑似寒禪意

裝進去,倒出來,

廢物並非無用,布袋也有佛心

除了佛殿正中的龐大的彌勒菩薩塑像,殿兩側還塑有一千尊微型彌勒菩薩,紅臉的、青顏的、白胖的、黃瘦的、著僧衣的、穿俗裝的,無論何種神態,都是昂昂然肚中能容撐船的感覺。遊客欲在雪竇寺,購些紀念品,也都是彌勒菩薩像:持蒲扇的、甩佛珠的、戴竹笠的、拎布袋的、打銅鑼的、舉石鎖的、站立的、捲成團的,無論何種動作,都是歡歡喜喜的。

這種歡喜,似風似水,吹向各地,又流往四方,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看見他的笑意。我曾揀得一尊小小不足兩寸的石膏彌勒菩薩像,鼻子、手臂、袈裟等處都已磨損污濁了,但那笑與雪竇寺內幾米高的彌勒菩薩像是一模一樣的。

歡喜是沒有區別的,

無論像大像小有像沒像。

歡喜是可以感染的,

無論是人是物非人非物。

一個清晨,早起的我,被綿綿不斷的花香所吸引,不自覺地來到一人高的花樹前。一個路人告訴我,這花名叫含笑。此名剛一入耳,便覺花兒們轟然一聲,又寂然一片微笑起來。多麼有意思的花名,彷彿是彌勒歡喜佛點化了它們,又彷彿是它們供養了歡喜彌勒佛。總之,當歡喜被啟發出來之際,你分不清它是來源於外界,還是本來就藏於自身。

舞台上的俊男美女,可以愉悅人一時的耳目;而大肚的醜人,卻給人以一代又一代的歡樂。他的思想真是深入人心,幾千年下來,已成為我們中國人的光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為他人講說這「四句偈」,功德不可限量!
在這個五濁惡世,教你一躍而出到蓮池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