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得了膝關節炎都會出現哪些癥狀

得了膝關節炎都會出現哪些癥狀

膝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病,應該引起大家的告訴重視。應該知道膝關節炎的癥狀,以便在患上膝關節炎後,可以及時發現自身的病情,避免錯過治療的時機。那麼,得了膝關節炎會出現哪些癥狀?

得了膝關節炎都會出現哪些癥狀

得了膝關節炎會出現哪些癥狀

1、膝軟:也叫打軟腿。為行走中膝關節突然發軟,欲跪倒或摔倒的現象,可伴有劇痛。

2、關節腫脹:關節腫脹來源於滑膜增生和關節內積液,初期常因扭傷,著涼而發作,以後將變為持續性腫脹。關節活動時有磨擦感或聽著彈響。

3、關節功能障礙:由於軟骨破壞、骨贅形成、滑膜增生,導致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坐便都困難。隨著病程進展,膝關節變粗大,出現關節畸形,如「O」型腿等。

4、絞鎖:是指在行走等運動過程中,膝關節突然被鎖在某一位置上不能運動,像有東西將關節「卡住」一樣,常需要試探著將關節搖擺屈伸,往往在感到「咯噔」響後,關節才恢復原先的活動。關節軟骨剝脫形成的遊離體及破裂的半月板是引起關節絞鎖的常見原因。

上述內容就是有關「得了膝關節炎會出現哪些癥狀」的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除此之外,了解膝關節炎的鍛煉方法,對於防治膝關節炎都有幫助。具體介紹如下:

膝關節炎患者應該怎麼樣鍛煉

1、騎自行車:每天三十到四十分鐘的騎車運動,可以令膝痛老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2、慢跑:對於膝關節癥狀不是很嚴重的老人,慢跑是增強關節韌帶彈性的好方法。跑步時最好用腳的前半部分先著地,以緩衝腿的震動,防止膝關節損傷。跑步結束後不宜馬上停下來,而應緩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3、緩步行走:膝痛緩解後首先應進行行走訓練,開始時緩步行走,腿要緩抬輕放,避免膝關節骨面撞擊,加重損傷。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鐘以內,每日進行20~30分鐘。以後逐漸加長鍛煉時間,在3周內達到每次鍛煉可以維持二十到三十分鐘的標準。

膝關節炎患者應該怎麼樣護理

1、減輕體重:體重越重,樞紐所接受的壓力就越大。假如你的體重超越一般範疇很多,減輕體重將會大幅度減緩脊椎、膝蓋、臀部、腳踝及腳等處的壓迫感及痛苦悲傷。

2、活動辦法:最好挑選慢走,騎自行車,泅水。泅水是極佳的療法。在水中活動可以大幅度的減低痛苦悲傷,並且在水中比在陸地上還複雜舒展、移動。你可以在深及胸部的水裡走路、哈腰及劃手。舉措複雜,但結果不錯。患者要出格留意的是只管防止登山、爬樓、提重物、太極拳、太極劍等樞紐負重大的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瑞骨科醫生 的精彩文章:

脊柱畸形患者如何鍛煉應被掌握
導致膝關節炎發病的原因都是什麼

TAG:麥瑞骨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