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為了躲避仇家,真的在生前建了七十二座疑冢嗎?

曹操為了躲避仇家,真的在生前建了七十二座疑冢嗎?

曹操七十二疑冢,指的是曹操墓之謎。曹操身亡已經很多年了,而後人對曹操生平研究的熱情絲毫沒有退卻,對於曹操墓的疑問至今還有很多人猜測。

這有很大的可能性,因為曹操可謂精通盜墓的老祖宗了,盜多了墓,自然會怕別人找上門來,把自己的墓給盜了。

而我們熟悉的《盜墓筆記》、《鬼吹燈》中,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就是由曹操所設,併流傳下來的。

據說曹操因其多疑的性格,生前錯殺了許多人。甚至死後也表現出了這一性格,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七十二具棺材,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各個城門抬出。

還是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曹操以前在打仗的時候,因為缺乏軍餉,便成立了一支隊伍,專門挖掘古人的墓,把陪葬品取出來,充當軍餉。在我國考古界,也進行過不少次的挖掘,但最後大都發現,曹操墓是假的。

所以曹操真的可能建立了七十二座疑冢。

曹操多疑的性格,更讓人相信這是件真事,何況羅列於漳河兩岸一座座小山似的墓冢,所謂「漳河累累漳河水,如山七十二高丘」,使眾人對疑冢一事深信不疑。隨著小說的傳播,幾乎天下都知道七十二疑冢的事。

一是曹操在世時為籌措軍費,曾挖過一些古墓,後世人們認為,曹操怕自己身死後也遭受到同樣的對待,所以故布疑冢;二是曹操死後被葬於鄴城郊外,這地方在此之前就建有一些古墓,曹操被安葬於此,經過數百年時光流逝,地面建築及墓碑的損毀,到了宋時,人們已經不辨別真假,於是慢慢經過又數百年的傳說,演繹,到了清時「七十二疑冢」的傳說似乎成了鐵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實則是一種謠傳罷了。

宋朝就有曹操設疑冢的說法,動機倒是很好理解,就是故布疑陣,讓盜墓賊找不到真正目標。范成大(號石湖居士)出使北方的時候,路過漳河,發現當地人每年都在給墳墓「維修」,往上增加封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打草驚蛇、刮骨療毒、以逸待勞
膝蓋中了一箭真會死,三國群雄結局令人震驚……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