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00億美元的資本炸彈和孫正義的成績單

1000億美元的資本炸彈和孫正義的成績單

獵雲網註:有人認為他目光長遠,也有人認為他的「投資沒有驚艷之處。」更有部分風投公司對其有頗多抱怨,認為其巨額投資大大推高了科技市場的估值。CB Insights則表示,軟銀的巨額投資是對科技IPO市場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來源:投中網,作者:薛小麗。

近一年以來,願景基金已經在超30家公司中砸入了近300億美元。

2018年5月9日,日本軟銀集團公布了其2017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這家充滿光環和爭議的財團業績隨之浮出水面,人們也得以進一步了解其旗下頗受關注的近千億美元基金——願景基金(Vision Fund)過去一年來的動作和業績。

2017年5月,成立7個月後,願景基金宣布完成第一階段的募資,金額高達930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企業風投基金。據彭博社透露,如此龐大的資金體量,約相當於「4個銀湖資本或15個紅杉資本」。

孫正義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韓裔日本人,在1981年創立軟銀後,將這家小風險投資商帶領成了一家在全球投資超過600家科技公司的資本巨頭。而他本人,也因投資阿里獲得2900倍回報而一戰成名,更以一言不合就「撒幣」的投資風格讓人印象深刻。

他曾表示,「預見30年後的未來要比預見3年後的未來更容易」,因此他在看好的賽道上從不手軟,幾乎總是大刀闊斧地押注遠超市場價格的資金。人們不禁好奇,這個人究竟是遠見家還是「泡沫製造者」?關於這個問題,從軟銀集團的財務數據里,我們或能一窺究竟。


2017財年,願景基金這隻龐大的資本巨獸,在科技行業的投資,幾乎可以用「勢不可擋」來形容。

財報數據顯示,完成首輪募資近一年以來,願景基金已經在超30家公司中砸入了近300億美元,接近基金規模的三分之一。《華爾街日報》估計,若加上其他軟銀或孫正義曾表示擬轉至願景基金的投資資金,其總投資額可能已經超過500億美元,可見這家基金的活躍。

從投資組合可以看出,其資金大多砸向了網約車、人工智慧、生物醫療、電商、無人駕駛等熱門行業。

其眾多投資中,最大的一筆應該是2018年1月以90億美元拿下Uber約17.5%的股權。此外,它還在2017年12月領投了滴滴出行40億美元的新融資。從目前布局來看,軟銀公司可以說是All in全球大出行領域:Uber、滴滴、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巴西的99等均已被其收入囊中。財報顯示,前四家企業2017年的成交總額(GMV)高達65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108%。

圖表來自軟銀2017年財報

另外,該基金還斥資40億美元入股了美國晶元製造商英偉達,從Google母公司Alphabet手中買下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等。

圖表來自軟銀2017年財報

那麼,孫正義這一年的成績單到底怎麼樣?財報顯示,過去一年,願景基金在投資中的收益約為3521億日元(32.2億美元)。在2017財年第四財季,軟銀集團營運利潤增至1550億日元(約14億美元),同比增長60%,願景基金為其貢獻了約650億日元(約5.9億美元)。

孫正義稱,僅僅在轉讓印度最大電商企業Flipkart持股的這項投資中,願景基金或就能實現60%的回報率。2017年8月,孫正義向Flipkart投入25億美元,目前這筆投資增值到了約40億美元。另外,基金首輪募資預計投資70到100個科技公司的目標已經完成了約三分之一。

財報發布後,孫正義高興地表示,目前為止,該基金的表現「太棒了」。他預計,受益於英偉達股價的大漲,願景基金新財年的年度利潤將超過3030億日元(約合27.58億美元)。


除了旗下基金的不凡表現,我們也來看看軟銀集團其他業務的財務數據,或能對孫正義的投資理念有更好了解。

財報顯示,2017財年,軟銀集團的營收約為9.2萬億日元(約841.4億美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約為1.04萬億日元(約96.1億美元),同比減少27%。財報稱,這和公司2016財年出售手游公司Supercell和阿里部分股份、美國的稅務改革衝擊等有關。

軟銀的收入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美國通信公司Sprint、雅虎日本、國內電信業務及其他業務(包括ARM等)。其收入的三分之二來自電信業務:公司從Sprint和國內電信業務中獲得的收入占其總營收的七成以上,約6.83萬億日元(約624.5億美元)。另外,來自雅虎日本的收入為8840億日元(約80.8億美元)、來自其他業務的收入為1.44萬億日元(約131.7億美元)。

從圖表可以看出,其2017財年的營收同比增長3%,主要得益於雅虎日本、國內電信業務及其他業務的增長,該財年其來自Sprint的收入略有下降。

圖表來自軟銀2017年年度財報

其中,雅虎日本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6%,達3034億日元(約27.7億美元),其交易業務同比增長31%,達6276億日元(約57.4億美元)。

美國通信公司Sprint雖然營收大幅下降,但凈利潤11年以來首次實現了正數。

圖表來自軟銀2017年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8年3月,軟銀的有息債務(Net Interest-bearing Debt)已經高達13.2萬億日元(約1207億美元)。財報預測,隨著Sprint和其美國競爭對手T-mobile合併組建新公司,加快發展5G網路,其債務水平將能減少3.4萬億日元(約311億美元)。

圖表來自軟銀2017年財報

在下個階段,軟銀表示將把重點放到雅虎日本和旗下願景基金的發展中,這兩者被認為是其業務中最有可能快速增長的部分。


從投資的激進程度來看,軟銀看起來很不差錢。在投資金額上,其單筆投資額幾乎均以1億美元起步,10億美元之上的單筆投資更是數不勝數。

矽谷密探此前曾報道稱,願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Jeffrey Housenbold曾在2017年年底的某場投資峰會上坦白稱,願景基金的投資策略就是「製造王者」,對看好的公司和領域,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出手,且每次都是重金押注。

而孫正義本人也曾說過,「軟銀出手項目的規模都遠超一般VC的投資金額」。

根據Instructional Investor 2018年1月的文章分析,願景基金之所以在投資上如此激進,和其資金結構有關。其背後的LP星光熠熠,包括沙特主權財富基金、阿聯酋國有投資基金、蘋果、富士康、高通、夏普等。報道稱,孫正義僅花費45分鐘就說服了沙特新王儲為其基金投入450億美元。

在首輪募資中,兩家最大的LP——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和阿聯酋國有投資基金承諾投入600億美元,蘋果、高通、富士康和夏普等科技巨頭表示將投資約50億美元,軟銀集團則自己拿出250億美元。

不過,據《金融時報》報道,和大多數以股權形式開展融資的風險投資和併購基金不同,願景基金外部LP的投資方式是股權和債券並行。比如,在沙特允諾的450億美元中,只有170億美元的股權,剩餘的280億美元款項將採用優先債形式,在該基金12年的存續期內可獲得每年7%的票息。雖然優先債持有人最終可以拿回本金,但只有股權部分才能獲得投資回報。

文章稱,在基金千億美元的融資目標中,軟銀是唯一的純股權投資者,這意味著它肩負著最大的風險,但也有可能獲得最大的收益。外部LP則約持有440億美元的優先債和280億美元的股權。這一資金組合似乎為其財報中的高額負債找到了部分根源。

過去18年,得益於投資阿里和雅虎日本獲得的豐厚回報,軟銀的投資年化回報率高達44%,孫正義一直希望能複製這段輝煌。對此,他似乎信心滿滿。在接受彭博採訪時,他透露沙特王子在45分鐘內被他說服的原因——高額回報的許諾。他當時告訴後者:「我打算給你個萬億美元的禮物。你給我的基金投資1000億美元,我還給你1萬億美元。」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募資後5年內,孫正義必須每年至少投出約200億美元,即基金的1/5。為了能「親自參與每項投資決策」,他已經將軟銀其他業務的日常管理工作委派給了其他高管。和傳統風投機構依靠投委會決策的方式不同,孫正義作為基金的核心人物,對所有投資具有最終決策權。

這正是頗受爭議的部分。有觀點認為,雖然孫正義此前的投資成績看起來很亮眼,但他能否勝任運營一家千億美元基金的角色依然值得商榷。在其投資中,也的確有些不太被看懂的選擇。比如,除了投資互聯網衛星公司 OneWEB,願景基金還投資了共享辦公企業WeWork、體育零售商Fanatics、室內農業初創公司Plenty等看起來相關性沒那麼強的組合。

不過,從其此前的言論里,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些可循的規律。

孫正義曾在採訪中無數次預測過未來:奇點即將到來,AI將超越人類智能,到時可能連鞋子都比人類聰明。他認為這些場景有可能在未來30年內發生,屆時所有的行業都將被重新定義。為此,他希望能籌集幾千億美元的投資工具,抓住這波技術投資的機會。

在他的投資中,有兩個關鍵因素:數據和晶元。他認為,數據是人工智慧進一步發展的基礎,而晶元則扮演著數字化信息的角色。「統治晶元和數據的人將統治全世界。」孫正義不止一次地如此說道。

循著這種邏輯,2016年9月,孫正義以310億美元拿下了英國處理器公司ARM。「我相信ARM會成為我最重要的投資」,孫正義稱,因為「地球上沒有人可以離開晶元——晶元在汽車裡、在冰箱內,到處都是」。

這家被稱為「英國最成功的技術公司」,利潤率高達40%,統治著全球95%的智能手機和34%的處理器市場。軟銀財報顯示,2017財年,ARM的收入為2028億日元(約18.3億美元),同比增長8%。

除此之外,數據也是軟銀投資中的核心。據願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Jeffrey Housenbold此前透露:「我們對Uber、Grab等共享汽車公司的投資,目的不是要幫助人的遷移,而是要從中獲取數據。因為數據是人工智慧學習的基礎。」

在分析師看來,軟銀正在圍繞這兩大邏輯進行投資和整合:富士康生產設備,ARM提供晶元,Sprint和互聯網衛星公司OneWEB則可以運營使用生產好的設備網路,其他投資組合里的公司則從這些合作中獲得益處。而軟銀則「穩坐釣魚台,坐等其成功的基礎設施獲得高增長,坐收漁利」。

對於孫正義的投資,外界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目光長遠,也有人認為他的「投資沒有驚艷之處。」更有部分風投公司對其有頗多抱怨,認為其巨額投資大大推高了科技市場的估值。CB Insights則表示,軟銀的巨額投資是對科技IPO市場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

究竟是遠見家還是泡沫製造者?目前,我們還無法對孫正義作出準確的定義,但可以確認的是,手握大筆支票的他的確在改變資本和科技世界的遊戲規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軟銀洽談數據存儲公司Cohesity,擬以10億美元估值進行投資
谷歌AI一把手離職閃電加入蘋果,扶不起的Siri是否還有救?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