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庸」等於平庸?《新論語》作者錢寧:中庸是一種抉擇的智慧!

「中庸」等於平庸?《新論語》作者錢寧:中庸是一種抉擇的智慧!

【下載華輿APP,海外生活更有趣】

「中庸」思想在當下仍具有現實意義。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讀到《論語·庸也》中的這句話,你會想到什麼?

有人相信這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的根本,也有人認為「中庸」的境界很難實現。

近日,中國文化學者錢寧應青島市孔子文化交流協會的邀請,在青島舉辦了孔子學堂系列專題講座——《中庸:一種決擇的智慧》,並與在場的100餘名聽眾進行了交流。

5月11日,知名學者、作家錢寧應青島市孔子文化交流協會之邀,在青島舉辦了孔子學堂系列專題講座——《中庸:一種抉擇的智慧》。(圖片來自中國孔子網)

作家錢寧。(圖片來自三聯人物周刊)

把「中庸」理解為「平庸」是片面的

錢寧曾於20世紀80年代末留學美國,為密歇根大學新聞研究員。1990年代中期回國,致力於《論語》及孔子儒家學說研究,代表作有《新論語》、《尼山風光》等,在海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曾評價《新論語》:「不加一字,不減一字,編而不作,《論語》一新。」

《新論語》,錢寧重編,北京三聯書店出版。(圖片來自人民網)

本次講座的主要內容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針對當前「中庸」經常被簡單地理解為「平庸、折中、調和」,錢寧指出,這是對「中庸」內涵的片面理解。

在演講中,他將「中庸」概括為「執兩用中」——在「兩端」之間,做出最優的選擇。「執兩」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孔學的立論基礎,是孔子的方法論,「執兩」的目的是「用中」;用中,就是在「兩端」之間的無數可能性中做出一個「適中」的選擇。「用中」不可以只取一端不知變化,要尋找「兩端」之間適中的度,並且在極端情況下要知道變通。

5月11日,錢寧在青島講座現場。(圖片來自中國孔子網)

錢寧說,「中庸」是孔門未傳之學、千古聖賢之道,在未來「中庸」若想成為常行之道,需要找到量化和演算法,能夠測量出「中」,推算出「度」。「中庸」思想在現在仍具有現實意義,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都具有指導性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積極意義。

儒學將在海外獲更大話語權

眾所周知,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播和影響力日漸強勁。傳播儒學思想、弘揚傳統文化,使孔子智慧在當今社會煥發新的活力,已經成為一種時代潮流。

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外學者潛心儒學研究,試圖在東西方「人性相通」的思維中,用不同以往的方式、新穎獨特的視角闡釋古老的中國文化。

俄羅斯學者娜傑日達·拉祖姆科娃。(圖片來自曲阜師範大學)

「我對孔子的最初印象,來自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研究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時候。我知道孔子是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同樣偉大的古代思想家。」俄羅斯學者拉祖姆科娃說。來到中國後,她獨自一人探訪了位於尼山的夫子洞——傳說中孔子誕生的地方。「走進夫子洞的那一刻,我似乎與孔子親近了許多。」

近年來,儒學的世界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一些海外學者認為,儒學曾因其母體——中國的綜合國力長期低迷,無力支撐自己的傳統文化打入國際思想市場。如今,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和政治經濟崛起,儒學將在世界範圍內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在未來一二十年內,世界將出現一種新的文化秩序,儒學的地位將上升到前一代人無法想像的高度。」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安樂哲說,當下世界正在經歷文化巨變,儒學將成為世界性哲學,並在世界哲學之林佔據重要地位。

參考資料:

中國孔子網,2018年5月11日,中庸:一種決擇的智慧——錢寧先生在青島市孔子文化交流協會?孔子學堂演講

參考消息,2017年12月15日,讓海外聽到「地道」中國聲音!「洋夫子」助力儒學走向世界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談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注意!又有中國人因此被遣返,到了國外不會說話就別亂說!
特朗普就朝鮮中止核試驗表謹慎:「美國從未讓步,危機遠未結束」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