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曜變建盞」如此珍貴?

為什麼「曜變建盞」如此珍貴?

眾所周知,中國有八件陶瓷在日本被定為「國寶」,其中,位列前三甲的全部是建窯的「曜變天目茶碗」,這也是目前全球僅存三件完好的曜變天目。

它們分別被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大阪騰田美術館;及京都大德寺龍光院,另外鎌倉大佛次郎先生也收藏著一隻「曜變天目」,1953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重要文化財產。

△東京靜嘉堂曜變天目-天下第一碗 口徑:12.2CM 高度:6.8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大阪藤田美術館曜變天目 口徑:12.3CM 高度6.6CM 等級:1953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曜變天目 口徑:12.1CM 高度:6.6CM 等級: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天目茶碗」,是源於中國宋朝的一種黑釉茶碗。宋代曾有一位來訪的日本和尚把幾件黑釉瓷器從浙江的天目山帶往日本。

後來,中國的黑釉茶碗逐漸沒落,那幾件從天目山帶回日黑釉碗卻被日本當做國寶珍藏留傳至今,故有了後來的「天目」,所以天目在當今是對黑釉碗的統稱,而「曜變天目盞」則最為著名。

GIF

△日本藤田美術館藏宋代曜變建盞

何為「曜變」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介紹,「『曜變天目』是中國宋代陶藝家所創燒的一種釉面極具特色的陶瓷產物,經過精心細研而燒成,極為寶貴,諸多的元素和適合的溫度使其呈現出斑駁燦爛的色彩。

GIF

△日本NHK曾拍過紀錄片《如夢如幻的名盞——曜變天目之挑戰》,

有一種說法,說宋曜變天目其實是在燒窯過程中突遇窯變產生的。

GIF

△靜嘉堂曜變天目內部

即窯里的環境氛圍突然改變,比如燒的好好的窯突然因為某種外力倒塌了或者其他的原因,導致窯里的溫度在瞬間發生巨大的改變。

恰好這時還原過程進行到出現曜變斑紋的時候,就這樣曜變斑紋極其意外,偶然,運氣,被撲捉到了。所以曜變也叫窯變,甚至在古代還有窯工稱之為「妖變」,「容變」。

GIF

△靜嘉堂曜變天目內部

但如今「曜變天目」中的「曜變」與我們所見之「曜變」又有不同,日本人特指其中的「鉻藍斑」。

GIF

△靜嘉堂曜變天目內部

它是藍色斑紋和油滴狀結晶斑,「藍色斑紋」要緊密的包圍於「油滴」結晶斑周圍,並沾附於釉上面,要與釉處於同一層面的「油滴」結晶斑有錯層現象。

黑瓷本身燒制困難較大,成形隨機,要形成「曜變」的幾率十分小,非人力可控,數萬次嘗試,才有可能得到一件。

所以到現在為止無人能燒出一隻完全一樣的天目,方法暫且不說,由於燒窯時的氛圍不同,也許那時的風不同,火不同,燒出來的天目怎麼樣,誰知道呢?但這才最為難得。

有人說「觀南宋的曜變時,底座不斷旋轉,在一片漆黑中,一個個光圈閃耀著妖異的光芒,而且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幻不定,看著就讓人敬畏莫名,完全不像是人間燒出來的瓷器。」

GIF

△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內部

日本人形用「碗中宇宙」這種詞形容它,就彷彿在觀星辰大海,高深莫測。

GIF

△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內部

曜變天目在南宋時期流傳到日本,立馬就都成了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寶物,織田信長曾得一隻,毀於本能寺之變;德川家康也曾獲得一隻,被當為秘寶傳下來,後被三代將軍家光賜給了春日局。

這隻碗在明治年間被三菱總裁岩崎小彌太所得,但他說:「這是天下名器,不是我配用的。」

所以一生都沒用它喝過茶。

我們現在為什麼會看到這些傳世名器,追根溯源,那還要從宋代的文人雅客說起。

宋朝,它曾經是那個時候全世界最高的一個文明。

宋時文人開始盛行「鬥茶」。鬥茶,茶具和茶湯的顏色對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蔡襄曾在《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

當時,茶色以白為上,泡沫愈持久者愈佳,而黑釉茶盞恰好利於觀察水面的泡沫、可襯托茶色,除此以外,茶湯觀色中還出現了惟妙惟肖的茶百戲。

當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黑釉茶盞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紫建」。其中最罕見的又數「曜變」,曜變斑點的周圍閃耀著藍色光彩,炫目成幻,無與倫比,正應了《茶百戲》當中那句「注湯幻茶成詩成畫」,因此,鬥茶人對「曜變碗」爭相追捧。

到了南宋末年,茶道回歸至泡飲法,隨著點茶法的沒落,黑釉建盞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曜變」工藝,也成了歷史上的一個謎,曾經,說起曜變天目,大概只能到日本去一睹其容,但今時不同往日,隨著我國建盞工藝恢復,曜變天目已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浙江出土半隻曜變天目

2009年,於杭州市上城區的「原杭州東南化工廠」遺址,我國終於出土了半隻700年不復見的「曜變天目」盞。

雖然僅約有四分之一的部分殘佚,但圈足幾乎都保存下來,茶碗原本的器形也相當清楚。器內壁的曜變斑紋展現夢幻般的光彩,與藏於日本那三隻相比,也毫不遜色。

這足以讓國人雀躍,但承傳之路遠不止出土半隻殘品就能止道。

70年代的時候,日本人曾用曜變天目諷刺過大陸文物的承傳,大致是說中國的好東西要在我們日本才看的到。

後來,周總理親自下達了復原建盞燒制技藝的命令,經過幾十年的恢復,中國雖還未還原出700年前的工藝,但有很大一批建盞匠人,他們也做出了屬於自己的「曜變」之盞。

△匠人李欣紅之曜變天目盞

△匠人廖銘建盞之「蓮」

△匠人碩豐建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新裝修的房子應該養這幾種植物!
再也不用擔心與父母同住了!時尚中國風新房裝修案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