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金融條件成功縮緊,但痛苦卻轉嫁到了其他國家

美國金融條件成功縮緊,但痛苦卻轉嫁到了其他國家

#解讀第一手數據,洞察全球市場風向#

在開始升息兩年多之後,美聯儲終於成功收緊了金融條件。唯一的問題在於,對經濟的影響,在美國之外感受的比在國內更明顯。

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和美元恢復走強,震動了新興市場,因為投資者重新評估那些背負高額美元債務國家的信譽。相比之下,美國經濟看起來勢頭強勁,經濟學家預測2018年後三個季度年化增長率平均約3%,這其中財政刺激措施功不可沒。

「這有點像那句老話:美國打個噴嚏,其他地方就感冒了,」美銀美林駐紐約的全球經濟研究主管Ethan Harris說道。

新興市場的遭遇預計不會阻止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和他的同事們,在6月12-13日的會議上實施2018年第二次加息。美聯儲觀察人士進而關注的焦點,是決策者為2018年剩餘時間裡規划了幾次升息——一次還是兩次——摩根大通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押寶是後者。

當地時間5月15日,美聯儲副主席被提名人Richard Clarida在美國國會聽證,投資者或許可以一窺美聯儲的未來策略。如無意外,預計這位Pimco的顧問將獲得參議院確認其提名。

自從2015年12月美聯儲開始加息以來,官員們一直期盼金融條件會相應收緊,從而幫助他們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但是事與願違,在此期間的大部分時間裡,股票價格上漲,信用利差收窄,而美元下跌。

只到最近幾個月情況才開始變化,因為通脹上升和美聯儲屢次加息,已經開始抑制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決策者「正如願以償」,Feroli說。「有些事情開始朝著調節增長速度的方向發展。」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獨家專訪Netflix創始人:中國視頻行業的三個大傢伙太強大,我們不急著進入中國市場
吃飯時別計算卡路里了,沒用!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