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振寧稱杜聿明為「杜先生」 周恩來迅速糾正:應稱岳父大人

楊振寧稱杜聿明為「杜先生」 周恩來迅速糾正:應稱岳父大人

原標題:楊振寧稱杜聿明為「杜先生」 周恩來迅速糾正:應稱岳父大人


楊振寧,是著名的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杜聿明,是抵禦外侮的抗日名將,是渡盡劫波的風雲人物。


他們,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呢?

其實看起來複雜,看起來簡單。楊振寧是杜聿明的女婿,杜聿明是楊振寧的岳父。


杜聿明是陝西人,生於1904年11月28日。1923年8月,19歲的杜聿明與比他大兩歲的曹秀清結了婚。杜聿明和曹秀清結婚後,共生育了3個兒子,3個女兒。



即長子杜致仁、次子杜致勇、三子杜致嚴,長女杜致禮、次女杜致義、三女杜致廉。他們姓名的最後一個字,分別是「仁禮勇義嚴廉」,寄託了杜聿明夫妻對子女的殷切期待。

杜聿明由一介書生,輾轉升遷,歷任營長、團長、師長、軍長、司令官,逐步成為蔣介石手下的一員幹將。而曹秀清賢惠善良,撫養六個兒女健康成長。1949年,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被俘,曹秀清聽聞杜聿明已被共產黨處決,遂在驚慌失措中帶著兒女來到台灣。


此前,杜聿明的大女兒杜致禮已只身前往美國留學。在美國,她遇見自己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附屬中學讀高中時的數學教師楊振寧。


1950年8月26日,28歲的楊振寧和23歲的杜致禮在普林斯頓舉行了婚禮。順便說一句,54年後的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與第二任妻子翁帆步入婚姻殿堂時,翁帆剛好28歲。



之後,杜致禮就移居美國,與丈夫楊振寧生活在一起。

我們知道,那時候,杜致禮的父親杜聿明正在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而她的母親曹秀清則在台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就是說,杜致禮與父母處於失去聯繫的狀態。在周恩來的關心下,由從美國回來的楊振寧的老師張文裕遞信,杜聿明與楊振寧取得了書信聯繫,通過楊振寧將杜聿明在北京一切安好的情況,告知杜聿明在台灣的家屬和同學好友,解除了他們的擔心憂思。


1957年,當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消息傳到北京後,周恩來當即決定派出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前往瑞典祝賀。杜聿明寫了一封言簡意賅的祝賀信:「親愛的寧婿: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獎金。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杜聿明即草」



1959年,杜聿明獲得特赦。曹秀清聞訊後,毅然借道美國回到大陸,與丈夫杜聿明團圓相聚。


1971年夏,楊振寧和妻子杜致禮回中國訪問。他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

當時,中美兩國還沒有建立外交關係,楊振寧需要到中國駐巴黎領事館去辦理入境簽證。在周恩來總理的關照下,楊振寧在領事館「一杯茶還沒有喝完」,簽證就已經辦好了。


回到中國後,周恩來總理在日理萬機中,抽出時間,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楊振寧夫婦及其親屬。在交談時,楊振寧稱曹秀清「媽媽」,稱杜聿明為「杜先生」,周恩來迅速糾正:「應稱岳父大人。"



席間,周恩來風趣地對曹秀清說:「你坐到女婿旁邊去,丈母娘最愛女婿嘛!」大家都笑了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打了外交官一個清脆的耳光 尖聲吼叫:我就是中華民國
他們在孤堡阻擊美軍四天四夜 犧牲前在牆壁刻了五個字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