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 綿延數千年的中醫歷史上,中醫書籍浩如煙海,古人曰:「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與醫書為友,與醫書為伴,在好醫書中行走,讓我們和「中醫家」一起感受千年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先賢醫案的精妙入微,聆聽當代明師的諄諄教誨,為萬千中醫人和中醫愛好者開啟一扇善讀之門,此謂之「每周一縷書香」之 初衷:立命守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寄望百載,中醫中興。

? 沏上一壺清茶,在縷縷輕霧中捧起一本醫書,縱橫開闔,品味著理法方葯,品讀每一個醫案。半日臨證,半日讀書,書香悠悠,茶香繚繞,這種溫馨的感覺,可好?

(本欄目在中醫家APP內每周周一首發,周二中醫家公眾賬號可見,再次日各大平台可見,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中醫家」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中醫家)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導 語

奔騰呼嘯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她從青藏高原,流經八省區(青海、甘肅、寧夏、內蒙、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東入渤海。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是中醫學術發樣昌盛之地。數千年來,地靈人傑,群星燦爛,自遠古的神農、黃帝、岐伯,到漢代名醫倉公、醫聖張仲景,晉代著名針灸學家皇甫謐、脈學家王叔和,唐代中醫藥學家孫思邈,明代婦科大師傅青主以及近代名醫馬海如、張漢祥、古拿(蒙醫)、陳清濂、黃竹齋、李翰卿、石冠卿、劉惠民等,他們生養於斯土,奉獻於斯土,承先啟後,探幽發微,在我國中醫藥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成就。

建國以來,黃河流域八省區的中醫藥工作者,繼往開來,努力攀登,在長期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中辛勤探索,一些新成就、新經驗不斷推出。在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中醫理論整理研究會的統一組織下,《黃河醫話》於是編著而成,將黃河流域八省區中醫同仁在臨床實踐和理論研究諸方面的成就進行了總結繼承。

本期中醫家《每周一縷書香》欄目推薦《黃河醫話》,希望與大家沿著母親河一起尋找中醫藥源流。

內容簡介

《黃河醫話》採用醫話體,每篇不過千字左右,雖尺幅之言,但臨床經驗、研究心得均躍然其中。

黃河流域地處我國南北交界地帶,四季分明,春溫、夏熱、秋燥、冬寒、她雖不如北方冬季嚴寒,但也不乏凜冽寒風,夏季酷熱,雖無南方的潮濕人們常因貪涼飲冷,患濕病者也不乏其人。因此,傷寒、濕病、外感、內務;內、婦、外諸病名,又有黃河流域不同其他地區的特點。

所述案例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或古為今用,或弘揚新說,常中有變,奇中寓常,還有蒙醫、藏醫的真知灼見,所有這些反映了黃河流域八省中醫界百花爭艷、百家爭鳴的學術特色。淘沙集金,頗值一讀。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篇章摘錄

妊娠與壬辰

郭謙亨

男女媾精,兩神相搏,合而成形,結胎胞中,十月孕育,一朝分娩——這是人在母體內從形成到出生的全過程。其中未娩之先,《素問·奇病論篇》叫「重身」,《素問·陰陽別論篇》謂之「有子」,《素問·腹中論篇》稱「懷子」《素問·五常政大論篇》名「胎孕」,《素問·平人氣象論篇》稱為「妊子」等等。《金匱要略》雖有「懷身」「懷妊」之稱,但總的概括其為「妊娠」,並以之名篇。此後,妊娠二字,便成為對胎孕過程的專用詞。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婦人懷孕為何叫做「妊娠」?妊娠並用,是字義之重疊乎?考懷孕叫做「妊」,胎動叫做「娠」。《說文》:妊「孕也」,娠「女妊身動也」。動,有運動變化之義,故妊娠連稱,非字義重疊,是指胎孕及其發展變化。

又妊,通作任,有保養之義。《白虎通·禮樂》有「任養萬物」之語,胎兒賴母體氣血精液以營養。又有任務之義,即生兒育女既是女子生理所獨具也是母性繁衍後代之天然任務。

進一步說,「妊娠」,是壬辰旁加女字所組成。壬是天干之一,辰是地支之一。天為陽,地為陰。古云:陰陽和而雨澤降,夫婦和而家美成,父母陰陽之氣交而胚胎生。天一生水,地六土成。壬主水,辰主土。水為天一之真陰,萬物之本源,在人為腎所主。腎是先天之本,男女天癸之源,胞脈又繫於腎,任脈起於胞中而主胞胎。土為地之基,萬物化生之母,在人為脾所主,是後天之本,為氣機升降之樞紐,營養運化之源泉。胚胎既成,又必賴母體先後二天之精維繫、營養以生長發育。故於壬辰之旁加女字,以示母親對胎兒生育之功也。

治病五要

雒鏞

大凡治好一個病症,總要五家一致方可。所謂五家者,醫師家、藥劑家、主病家、煎藥家、病人家是也。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醫師家技術低下,自不必說。如醫師家將病診察確實,方葯斟酌妥當,而藥劑家所撿藥物以偽亂真,以羊易牛,其病不治反為害矣。如藥劑家將藥物檢查真實,並無偽藥,而主病家袖手旁觀,漫不經心,或不監視煎藥家致使藥液熬干,鍋中添水重煎,使藥味全失,病必不治。或不監督病人家服藥;其或嫌苦不服,把煎好藥物倒棄,此病必不治反誤誤事。更有病人家生冷不戒,飲食不慎,尤屬憾事。此吾所謂五家總要一致,其病方能治癒之理也。否則,不察於此而專責醫師家,其病豈可治癒耶?!

所以,以上五家之中,主病家責任尤重,請醫師時,當選高明而有學識者;撿葯時必向名實相符的藥店,則葯真而炮製精細;煎藥必遵法耐心,先煎、後入、烊化當一一如法;熱服、溫服、頓服、頻服等必事事遵醫囑;飲食、起居宜忌尤須照辦。如是者,焉有葯到病不除之理?

醫室銘

高文慶

醫不在詡,有德則名。葯不在貴,有效則靈。斯是醫室,惟我德馨。開門療疾苦,閉戶養精神,談笑學岐黃,往來訪「杏林」。可以論傷寒,講內經,無誹謗同道,勿怨天尤人;欲濟困以扶危,須藝高而技精。世有不治之病,願無天枉之人。心存濟世,不為利名,縱為沉痾不起,盡吾術之可能。醫室雖小,何陋之有!?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中醫悅讀會」會員招募

《禮記·學記》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古今中外許多善於讀書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視結交學友,並在討論與交流中同攜共進增廣識聞。應中醫家平台數萬中醫同道漸起之呼聲,於深圳濱海灣畔沙河之堤,聚千冊中醫經典書籍,"中醫悅讀會"遂立。

"中醫悅讀會"肩負傳承傳播中醫之使命,篤行「學習·分享·成就未來」之門徑。

其一,為中醫同道開一扇善讀之門,千冊中醫古籍,自由借閱;

其二,為中醫同道置一處交流之所,陋室常備香茗,暢所欲言;

其三,或迎或請,舉辦中醫書籍作者見面會若干場,從書本到現實,近距離靈魂交流;

其四,深圳卧虎藏龍之地,探尋明師或適逢明師泰斗,必牽手而至,親授"明師公開課",引讀經典之學。

其五,深圳處嶺南福地,依山傍海,中草藥資源極其豐富,攜同道與老葯工登梧桐,攀羅浮,辨草藥,近自然,格物而致知;

其六,程門易立,明師難尋,深知醫路問道之苦,特準備若干寶貴跟診名額贈與勤學之同道……

諸多事項,未能盡述,一言蔽之,為中醫創造聯結,盡矣!

詳情請點擊閱讀:【公益中醫】每年和我們讀32本中醫書,中醫悅讀會邀您一起!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策 劃:蘇華龍

美術編輯:朱麗莉

文字編輯:陳劍城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老人癃閉中醫辨證食療葯膳
張馳老師:也說中醫治病(轉)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