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中國篆刻歷來分為兩大宗:徽宗和浙宗。

徽浙兩宗理論上的簡單分界線是刀法(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區分):徽宗尚沖刀,浙宗尚切刀。浙宗的創始人較易說清,就是浙派的宗師丁敬及後來的西泠八家。徽宗的派系是相對複雜放龐大得多,說法有三:1、明代何震(雪漁派、新安派、黃山派)就是徽宗的創始人;2、清代的鄧石如開創了「印從書出」以書法入印之後,才真正有了徽宗(實質是皖派或者鄧派);3、徽宗的創始人應當歸為程邃(歙派)。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程邃畫像)

大家已經看到,其實這些印人的印風風格在被眾人認為徽宗的同時,還同時有另外的名字,單說是徽宗創始人,似乎都不準確。重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代印風系列:清代徽宗印風》中,較系統地理清了徽宗印風的派系脈絡,該書將清代徽宗分為這樣的一種體系:(1)「徽派」:程邃、石濤一路;(2)「四鳳八怪派」的四鳳(這個我也有專文介紹,自己找來看,指四個名或字里有「鳳」字的篆刻家)和八怪(揚州八怪);(3)再有一路是巴慰祖、胡唐一路的徽派印人;(4)鄧石如、吳讓之、徐三庚一路的「鄧派」,以上這四條分支共同構成了體系龐大的清代徽宗。這是較為準確的一種派系分析結論。因此,如果要提徽宗印風,必然要說程邃。

一、個人簡歷

程邃(1607-1692),字穆倩、朽民,號垢區、青溪、垢道人、野全道者、江東布衣,明末諸生。歙縣(今屬安徽)人,生於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我們看他的生卒年月,就知道他的前半生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之中度過。因為1644年順治元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而此時的程邃年近四十,他的青春歲月基本在明王朝統治之下度過,程邃的青年時代,基本以其詩文、書畫及篆刻奔走天下,明末的十年,他大略是定居南京。程邃幼承家學,從族祖遠季公、父程堯基游。他與萬壽祺共同師事大儒陳繼儒,又與黃道周、楊廷麟游,與名士王士慎、龔賢、周亮工、施閏章等名人關係密切,程邃因此對金石器物眼界極高,又加他本來家藏豐富,歷代碑帖、秦漢印章、法書、名畫、古器物等等,由此,程邃長於金石考證,博識古篆,兼精醫術。程邃的詩幽澀精奧,程邃的畫沉鬱蒼古,他的書法尤以隸書為精。這又是一位詩、書、畫、印皆工的名家,宗師級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處於明清之交的他還是一位抗清志士,他後來給自己取的號「垢道人」有「洗清」、「滌清」之意。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程邃的焦墨山水)

二、印學貢獻

1、程邃的貢獻在於他「合大小篆與鐘鼎款識之字入印,於文、何之外別樹一幟」。沙孟海先生認為:程邃所處的時代的印藝境況是:「印學界寢饋文、何(就是「規規秦漢」),陳陳相因,久無生氣,朱簡首先起而矯之,面目一新;程邃繼起,參合鐘鼎古文,出以離奇錯落的手法,對印學更有所發展。」(《印學史》)清代印評家魏錫曾曾經這樣評價程邃:「穆倩朱勝於白,仿秦諸制,蒼潤淵秀,雖修能、龍泓、完白皆不及,餘子無論矣。」這個評價是真心高,也很到位。程邃的「參合銘文與大小篆入印」,是入印文字素材的創舉,從某種程度上說,此舉是後來趙之謙「印外求印」的先聲。

2、他的刀法富有筆意;這一點,他繼承了朱簡(關於朱簡,已經有他的專文)。

3、開創了歙派。影響了浙派、鄧派。程邃的印風不僅開創了歙派,是歙派的開山鼻祖,這一派的印人群體也極龐大,如高翔、巴慰祖、胡唐、吳文征等等,他對浙派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刀法方面,他處於「碎刀短切」刀法創立者朱簡與「浙派」創立者丁敬之間,他的碎切刀法愛朱簡的影響,丁敬及浙派諸家又受朱、程的影響,程邃的白文印又影響了鄧石如以及後來整個鄧派諸家。

三、篆刻作品

程邃的作品可以分作朱文白文兩類來看,先看朱文: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床上書連屋階前樹拂雲)

這是改變文、何風氣以大篆入印的代表作,這方印字法上選擇了古奧的大篆,章法上十字中「上」字壓縮成幾乎成為「一」字,這使印面大致成了9字印的橫三豎三章法,印邊也用了古璽印才用的粗獷風格。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少壯三好音律書酒)

與上一方印不同的是,這是一方八字印,但視覺上的效果,仍然像是九字印效果,除了大篆的古樸,這方印又兼具小篆的雅趣。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樂此)

小篆的體勢,大篆的筆畫特徵,古璽的印式風格,淳古雅緻。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穆倩)

這是青銅器銘文與古璽古拙氣韻的結合。章法上兩個圓形「日」字的呼應,兩邊紋飾的裝飾感也極古奧雅緻。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西溟)

小篆入古璽印式,中間又用了界格,古樸、精緻、典雅。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玉立氏)

這完全就三晉古璽風格啊,再看幾方白文印: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蟫藻閣)

這顯然是古璽印式,篆法主取大篆,布局任意自然,疏密有致,「藻」字上部與左部又是小篆字法風格的,合大小篆於一爐,這正是程邃印風的特點。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程邃之印)

這是程邃的自用印,是典型的漢白文印式印作,但我們看得出來,章法上仍然是任疏任密,均勻佔地,白文逼邊。整體風格上,古穆而蒼雅。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黃道周印)

經典的漢白文印,只是在篆法上,「寫」意明顯,這是朱簡的書法入印刀法的延續,也是鄧石如的早期取法所在。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一身詩酒債千里水雲情)

滿白多字印,工整雅緻,結篆用字也是漢篆的方正風格。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守拙)

白文小篆入印,這是鄧石如、吳讓之印風的開路者。僅從布篆,仍然是勻空排疊的篆法,上半部橫向排疊,下半部縱向排疊,又藉助印邊處理消彌掉生硬的三角形,整方印看來圓轉如意,渾然古樸,雅緻可觀。

印人傳:徽派創始人「垢道人」程邃

(安貧八十年,自幸如一日)

這方印已經到了「人刀俱老」的境界,全印信刀所至,頓挫、沖切隨心,老辣自如,氣息古穆蒼凝,「筆」與「刀」已入化境。

(【印人傳】之15,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