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盟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歐盟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面對劍拔弩張的美中貿易戰,歐盟怎麼看?是幸災樂禍,拍手稱快?抑或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叫做「地球村」。2005年,托馬斯?弗里德曼出版了《地球是平的》一書,深受地球人青睞。當時,全球一體化熱潮勢不可擋。

歐盟眼裡的中國

那時的中國,如火如荼地發展著國際貿易,乃歐美國家不可或缺的「世界工廠」。從衣帽到電子產品,歐盟國家的名牌幾乎都毫無懸念地印著「Made in China」。2007至2009年間,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波及歐洲,中國卻憑藉其管控較嚴的金融政策,逃過一劫。

金融危機後,歐美國家需要療傷,中國則堅持改革開放,在全球化的康庄大道上,繼續一路高歌。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外貿發展和經濟增長的腳步,就未曾停止過。如今,「新常態」的中國儼然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吸引外資國,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在國際舞台上,中國既是經濟強國,正在走向「中國智造」,也是外交大國,對地域政治和全球利益均衡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在歐盟眼裡,今日中國既讓人艷羨,又令人焦慮。中國的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非洲的建設等,是歐盟各大智庫不知疲倦地熱議話題。那麼,面對劍拔弩張的美中貿易戰,歐盟怎麼看?是幸災樂禍,拍手稱快?抑或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不對等的歐美關係

先來看看歐美關係。在右翼勢力抬頭的日子裡,歐美政界越發保守,建制派不受歡迎,保守派一呼即應。但歐盟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其將全球劃分成順差國、逆差國兩個陣營的簡單粗暴做法,還是持反對態度。不過,或許是慣性使然,一旦面臨美國的淫威,歐盟每每甘於臣服。3月中旬,筆者參加過一場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先生的演講會。當時,特朗普剛剛宣布美國對鋼鐵和鋁製品分別徵收25%和10%新關稅,歐盟聞之喪膽,驚慌失措。針對歐盟的懦弱,施羅德在演講會上強調,歐盟只要團結一致,本來很強大,可以無視美國的為非作歹,硬碰硬地與美國抗衡。

但歐盟還是擺出了瞻前顧後的君子姿態。在3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歐盟理事會上,歐盟相關領導人文質彬彬地說,歐盟委員會對美國的鋼鋁新關稅決定感到遺憾,這種行業保護措施不該以國家安全的理由正名,可謂不適當的貿易救濟措施,其實質問題是產能過剩。理事會一開完,文質彬彬的君子旋即放下身段,低聲下氣地懇求美國豁免自己。新關稅豁免權被准允了,卻是暫時性的,只能維持到5月1日。

之後歐盟會怎樣?不久前,慕尼黑Ifo機構給出了一次預測,認為歐盟正面臨國際貿易的三級遞進局勢。第一級是歐盟等國被暫時豁免鋼鋁新關稅,美國對中國實施包括鋼鋁和汽車在內的徵稅,中國響應,對美國農產品等設置同等同額同度的關稅;第二級是美國不再給予歐盟等國鋼鋁新關稅豁免權,歐盟開始對美國農產品和牛仔褲等商品設置關稅壁壘;第三級是美國開始對歐盟汽車設置25%的關稅,之後局勢急速惡化,全面貿易戰拉開序幕。

歐盟的零和遊戲

其實,歐盟或可藉助美中貿易戰,在反傾銷、出口價格和知識產權等方面向中國施壓。如果中國不買波音了,那麼空客的好日子豈不就來了?但如果中國的鋼材和鋁板不去美國了,那麼歐盟豈不要面對反傾銷的新難題了!歐盟委員會認為,廉價進口鋼鐵已經充斥歐洲市場,美中貿易戰只能使局面進一步惡化,原本進入美國的鋼鐵,或將被轉向歐洲市場。

這些年來,歐盟一方面依賴於中國的進口貨物,另一方面對之心有餘悸。畢竟,中國價廉物美的產品,衝擊了歐盟市場,也導致了歐洲一些產業加工廠關門大吉。如今美國以500億美元的落地清單和1000億美元的威脅,大刀闊斧地對中國下毒手,迫使中國一方面拉大內需,另一方面尋找新的貿易進出口渠道。

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初曾言,美國的戰略是以糟糕的辦法來解決現實的問題,即鋼鐵行業的傾銷和產能過剩。馬克龍呼籲歐盟領導人遵循三個原則,一是避免惡化的貿易戰,二是保護和支持基於世貿組織規則的國際秩序,三是表示「聯合一致的、堅決的」立場。

這真是無奈之詞。一旦美中貿易戰打響,歐盟將深受其害。且不說歐盟農場主們的擔憂,寶馬和賓士公司首先就要肝顫。兩家公司每年從美國向中國運送大量豪車。2017年,從美國運往中國的德國汽車高達28萬輛。2018年,寶馬原本預計自美國出口中國89000輛汽車,賓士 65000輛。如今,一切都懸空了。

仔細想來,美中貿易戰一旦打響,歐盟肯定是輸家。不作為不行,作為也不行。不作為的話,歐盟成員國為了趨利避害,會彼此搞雙邊貿易,對於歐盟共同體而言,此招堪比自殘;作為的話,無論歐盟站在美方還是中方,最終還是零和遊戲。筆者留意到,眼下歐盟各界人士很關注的一個話題,是在自動化和機器人成為必然的今天,如何尋找自由貿易世界戛然而止後的就業機會。這聽上去有點兒搞笑。

全球化正因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單邊主義駕馭多邊主義,將引發雙邊主義的盛行。而雙邊主義的合作,是以犧牲第三方利益為代價,必將破壞供應鏈,造成國際貿易的亂局。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財經雜誌(ID:dfcj-b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財經 的精彩文章:

電影衍生品:銀幕背後的「鑽石礦」

TAG:東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