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優秀的父母該如何回答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優秀的父母該如何回答

探究養育底層邏輯,建立認知全新邊疆。

對於絕大部分父母來說,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那真是件最最頭疼的事情。孩子不愛學習,情況因人而異,父母們也能說出不少原因,這裡暫不討論。那麼,如何讓孩子好好學習呢?說到這點,大體殊途同歸,很多人會集中到一個最重要答案,那就是: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學習興趣有沒有用?有用,但不是太管用,畢竟遇上應試教育這頭怪獸,大部分人的興趣都會敗下陣來。

好比如果你喜歡星爺的電影,讓你看第一遍,你看的津津有味,再看第二遍覺得依然不錯,再看第三遍或許還能看出點新的意境,但要是讓你連續看個幾十上百遍,我估計,除了星爺的腦殘粉,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再是去欣賞影片,而是一種折磨了。這點就和目前應試教育所帶來的課業負擔差不多,題海戰術面前你再有興趣又能怎樣?

中西方教育在基礎教育上的本質差距就是:一種是教授知識,不管你有沒有興趣;一種是讓學生對知識本身產生興趣,促使學生自發去學習。雖說應試教育也有它的好處(當然今天的話題不是討論應試教育的利弊,不做贅述),可是不管應試教育在父母心目中如何評判,大多數人也只有應試教育這一條路徑選擇,那麼對於父母來說,不是如何批判它,而是如何讓孩子戰勝它。

在興趣這條路未必能走通的情況下,換個角度,還有一條最佳選擇就是確立目的,只有孩子確立正確積極的讀書目的,才可能將這件確實挺苦的事情堅持下來,並且不需要父母再給予壓力,由自發的內驅力去驅動孩子好好學習。

現在很多父母也教育給孩子學習的目的,比如說有的人勸誡子女讀書,大抵是希望他們告別自己這種的辛苦勞動,今後可以通過比較輕鬆的工作在社會立足,安身立命;還有就是期望子女通過讀書習得謀生的技能,將來可以自食其力,安穩發展;當然也有的人是希望子女將來飛黃騰達,走上人生巔峰。你對學習目的的認知和態度,決定了子女對學習目的建立,大多數父母教育子女的學習目的都是流於淺表的,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的目的遇到具體問題時是會失效的。

隨便舉幾個例子,父母開了個便利店。孩子:我覺得開便利店挺好的,我也就想開個便利店。我不認為開便利店一定要上大學。

孩子:我以後想當一個漫畫家,我覺得學數學沒有用,對我當漫畫家沒有什麼幫助。

孩子:我覺得當廚師挺好的,我想學廚師,不想考大學。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會如何回答孩子?

你會發現,如果學習的目的是獲得謀生技能,擺脫現有階層,將來獲得成功等等這些普遍答案時,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很多時候會失效,你的這些答案不僅沒有更好的使孩子獲得學習目的的建立,反而將孩子對於學習的認知鎖死在這些淺層邏輯里,而沒有機會去理解學習的深層邏輯。

學習目的的深層邏輯是賦予人掌握自己命運的選擇權,為了更好的理解,上一則心靈雞湯,大體是說一個富翁去沙灘曬太陽,身邊躺著一個流浪漢,富翁問,你為什麼不去工作?流浪漢反問富翁,你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富人說:為了能在沙灘舒服地曬太陽啊!流浪漢說:我現在已經享受著陽光沙灘了。這則雞湯的目的大概是想表達人活的應該簡單點,但你往更深一層去理解,也正好體現出了選擇權的價值,富翁可以選擇來沙灘曬太陽,也可以選擇坐遊艇出海去曬太陽,更可以選擇去滑雪等等,而流浪漢大概也只能選擇在沙灘晒晒太陽了。同樣的道理,「獲取知識」賦予人的是命運路徑選擇的多樣性,知識的多少決定了命運選擇權的範圍。父母要傳達給孩子的是,無論孩子如何規劃TA的人生,都不該放棄對自己命運的選擇權,未來都要通過學習擴大自己命運選擇權的範圍,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

而學習的底層邏輯是賦予人對世界的認知,知識的多少決定了一個人站在什麼樣的維度去認識自己,理解生命的意義,讓一個人活的更有價值。知識的多少也決定了一個人站在什麼樣的高度去看待這個世界,理解各種事物,讓一個人活的更明白。

父母都希望了解更好的養育經驗,學習更好的養育方法,但任何經驗和方法都不可能放之四海皆準,更何況是針對人這樣超級複雜存在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只有了解養育的底層邏輯,才能從各種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最佳養育方式。這也是養育方法論存在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育方法論 的精彩文章:

TAG:養育方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