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胖不可怕!可怕的是胖這裡!三高、心臟病、腦梗都和它有關!

胖不可怕!可怕的是胖這裡!三高、心臟病、腦梗都和它有關!

人都討厭長肥肉,但當脂肪長在臉上、手臂上、大腿上……這些看得見的地方時,其實還算不上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脂肪長在我們看不見、摸不到的地方,對健康的危害更大,甚至會帶來致命的風險!

人體的脂肪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看得見的脂肪,即皮下脂肪,它們貼在皮膚下,有幫人體保溫的作用。但積累過多,就成了讓我們看起來胖的元兇。

另一類看不見的則是內臟脂肪,它們將我們的各種內臟,如肝、胰、胃、腸道等包裹、填充起來。如果內臟脂肪儲蓄過多,就可能引起各種健康危機。

內臟肥胖,引發3大類疾病!

全身胖是種病,肚子胖才要命。因為內臟脂肪堆積的直接表現就是腹部肥胖。

研究顯示,中國35~45歲男性中,有60%內臟脂肪超標!

當內臟脂肪囤積,導致體內細胞必須內部膨脹來儲存過多熱量,加之這些熱量不能及時消耗時,影響血液的黏稠度,身體的各種不適就會「登門拜訪」:

1、引發心腦問題

當人體內臟脂肪含量過高時,更易患上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內臟中多餘的脂肪可能進入血液,引發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及代謝綜合征,增加中風和心梗等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

2、增大心臟負擔

體內多餘的脂肪組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這意味著心臟必須更加努力泵血,才能為脂肪組織提供更多的血氧。

如果長期如此,會增大心臟的壓力。動脈中脂肪堆積越多,動脈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減少,還會增大血栓風險,影響全身血液循環。

3、引發相應器官疾病

如果脂肪細胞沉積在肝臟,可能引起脂肪肝,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肝硬化,甚至出現肝癌。

堆積在胰腺的多餘脂肪,可能造成胰島細胞脂化,引發糖尿病。

當過多脂肪沉積在腎臟,會影響其凈化血液的功能,腎臟需要更賣力地工作,嚴重時可能出現腎衰竭。

肺部一旦沉積過多脂肪,可能出現呼吸急促,造成血流中輸氧量不足,導致全身乏力,影響免疫功能。

此外,內臟脂肪過多還會影響情緒和激素分泌,造成焦慮。

你有內臟肥胖嗎?

你不需要被各種醫學儀器測量,只要通過對身體和生活習慣的觀察和簡單的測量,就能知道自己的內臟是不是很「胖」。

●用軟尺測量一下腰圍。男性超過90厘米、女性80厘米者很可能是內臟肥胖者。

●按照《肥胖診斷標準》(BMI)來計算。

此外,如您發現在下列情況中,有5項以上符合自己現有的狀況,也說明您有可能已經存在內臟肥胖:

●同自己20歲(女性18歲)時的體重相比增加了不少。

●小腹凸出。

●每周喝酒超過1次。

●經常不吃早餐。

●經常在外面吃飯。

●經常吃零食,加夜餐。

●經常坐車,不愛走路。

●經常感到疲勞,體力不如從前。

●喜歡甜、辣、咸等刺激性味道的菜肴。

●感覺鬱悶或急躁時總想吃東西。

●不管是吃飯還是吃零食,不吃到滿飽不罷休。

教你4招,幫內臟「瘦身」

1、多攝入纖維素

想要內臟成功瘦身,就不能缺少纖維素。它可以讓排泄順暢,促進新陳代謝。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的有燕麥、綠豆、蕃茄、葡萄柚等。

2、敲帶脈

在腰兩側,有個帶脈穴(以肚臍為中心劃一橫線,以腋下為起點劃一條豎線,兩條線的交點就是)。

用手捏著拳頭沿帶脈橫向敲擊30~50圈,重點敲擊帶脈穴50~100下,力度以輕柔為主。

經常敲打帶脈,不僅能打通經絡,而且還能促進大腸蠕動,每天都運動,腰腹部的贅肉自然就會跑掉。

3、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

內臟脂肪超標者每天應進行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運動,如跑步、散步、游泳、騎車等。

球類運動在消耗能量的同時還能促使腎上腺素分泌,有助脂肪分解。

即便是沒有腹型肥胖的人群,若工作忙、常久坐、應酬多、心情差,也應按照上述方法調整自己的生活,防患於未然。

生活方式調整一段時間後無效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4、轉呼啦圈

每天要持續10~15分鐘,時間過短和過長都不合適。轉呼啦圈時,要左轉與右轉相結合,才不至於擠壓內臟。

呼啦圈在旋轉過程中產生的離心力,會比實際重量重3倍的運動效果,能有效燃燒體內脂肪,收緊腹部肌肉。

來源:網路綜合,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病 的精彩文章:

微軟發力醫療AI:聯合印度醫院研發心臟病診斷演算法;蘋果專利暗示:Apple Watch未來有望支持Face ID
胸痛胸悶卻「沒毛病」?您可能遇上心臟病里的「西貝貨」

TAG: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