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船廠到戰場:一艘美國核潛艇的建造與實戰全過程

從船廠到戰場:一艘美國核潛艇的建造與實戰全過程

2018年4月14日,美國防部發言人公布在敘利亞的行動戰果。

在美、英、法的首輪打擊隊伍中,只有一艘核潛艇:「約翰?華納」號(SSN-785),從地中海東部向敘利亞境內的目標發射了「戰斧」巡航導彈。

「約翰?華納」號(SSN-785)是「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第12艘,以資深參議員、前海軍部長約翰?華納的名字命名,了解一下這艘核潛艇從生產到實戰的全過程:

第一階段:艙段製造

2011年3月開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NS)開始製造「約翰?華納」號的中央艙段,這裡是水平中心線、垂直重心線和左右平衡線的交匯處,整個潛艇的龍骨也從這個艙段向兩端延伸。

2012年9月,兩艘駁船裝載著核潛艇的艙段,由電船公司(EB)向紐波特紐斯船廠(NNS)運送。左側是「北達科他州」號(SSN-784)的魚雷艙;右側是「約翰?華納」號(SSN-785)的輔機室(AMR)。兩家可互換模塊各自完成總裝。

一艘弗吉尼亞級潛艇總共有上百萬個零部件,超過4000家供應商,覆蓋了美國的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

向電船公司發送的同級艇的中央艙段。背後是正在拆解的企業號航母(CVN65)。

第二階段:鋪設龍骨與艙段連接

2013年3月16日,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舉行「約翰?華納」號的龍骨鋪設儀式。

約翰?華納的夫人是該艇的保薦人。

從電船公司(EB)運來的反應堆艙和引擎室。

正在加工的尾艙段。

正在安裝升降舵。

工人在加工升降舵上方的聲吶拖曳及感測器艙。

尾艙段完工準備更換車間安裝泵噴推進器。

中央控制室,將被整體載入在指揮塔的下部。

魚雷艙在艇首的第二段,採用內嵌/外拉式的發射方式,因此艇首並沒有魚雷發射孔。

整體式艇艏,裡面是核潛艇的聲吶。

指揮艙、魚雷艙和艇首完成連接。

第三階段:結構工程完工

2014年4月3日,約翰·華納號的耐壓殼完工儀式。標誌這結構工程全部結束,進入內部設備安裝和調試階段。

第四階段:下水及海試

2014年8月30日,約翰·華納號移出工廠準備洗禮儀式。

2014年9月6日,約翰?華納號的洗禮儀式。

為配合盛大的煙花表演,洗禮儀式特意選擇在夜晚舉行。

2015年5月,正在海試的「約翰?華納」號。

第五階段:正式服役

2015年8月1日,「約翰?華納」號正式服役。

2018年4月14日,「約翰?華納」號向敘利亞發射「戰斧」巡航導彈,這是它第一次參加實戰。

約翰?華納是誰?

1950-1952參加朝鮮戰爭,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第1聯隊的中尉飛行員約翰?華納(左)。

約翰?華納在1972—1977年間擔任美國海軍部長,與當時的海軍作戰部長朱姆沃爾特(右一)。

1972年與蘇聯簽署海上事件協定書,右側為蘇聯海軍司令謝爾蓋?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

1973年在「空軍一號」前,美國總統尼克松、海軍部長約翰?華納和國防部長梅爾文?萊爾德慶祝資深參議員卡爾?文森的90歲生日,為其獻上卡爾?文森號航母(CVN-70)的模型。

兩個二戰老兵,參加喬治?布希號航母(CVN77)的龍骨鋪設儀式。

2006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華納與全體成員合影(右一站立著為希拉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軍工評論 的精彩文章:

「杜魯門」號航母進入地中海,邊航行邊演習
已完成歷史使命:美國防部計劃解散F-35項目辦公室

TAG:21世紀軍工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