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節奏的生活,快節奏的熱點

快節奏的生活,快節奏的熱點

01

五一假期刷了一部韓國電影《局內人》(真的不只有很黃很暴力),最觸動我的是片尾鋃鐺入獄的報社社長的通話,原文如下:

你嚼過干魷魚吧,特別硬特別難嚼,反正他們想要的只是喝酒上網的時候用來嚼的下酒菜而已,嚼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吐掉了,嘴也累了,還要忙於生計。沒錯,我們就撐到最後就可以了。我們國家的民族主義,本來就是燃的快滅的也快不是嗎,稍微嚼一嚼,就和別的下酒菜一樣扔在一邊了。反正他們想要的,也不是真相,煩惱的事情就會覺得煩惱,好笑的事情就會笑出來,想罵的東西就會去罵,就是這樣。

好吧,如果你覺得長的話,這段話也應了影片中的一句話:

「反正大眾是豬狗,豬狗有什麼好在意的,叫一段時間就會自己停下來。「

什麼意思呢,就是大眾能做的就只是叫得大聲一點,可是叫得再怎麼聲勢浩大,最終也會平息下來。

事情過後該吃飯吃飯,該幹嘛幹嘛。

而現在有一個現象就是,在樹靶子、製造割裂、秀優越感這種快節奏的輿論熱點裡,當每一個事件過去之後,就會有人站出來說:」你看,還有誰記得XXX「

比如美國攻打敘利亞,何麗興摔狗,某幼兒園的事情,還有更早的豫章書院,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最後質問「喊了那麼久,現在情況怎麼樣了?還不是無濟於事。」

02

輿論的壓力能改變很多東西。

即使很多時候,大眾又遺忘了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那也不怪大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每一個人都已經活得很不容易了,可在生活的柴米油鹽之外,依然有人願意站出來說點什麼,做點什麼。這一點就足夠讓我們佩服。

就像譚秦東,他就是一個普通醫生,對社會的不公平抱著痛恨,卻又害怕,然後本著科普醫學,說了幾句話,就被關了幾個月。

在他出獄的那一刻,他說「自由真好自由真好自由真好」,語氣特別平靜,然後淚水就嘩啦啦地下來了。

扛住了龐大的壓力。

他會害怕,會恐懼,也有妻子,也有家人,他不是每個人看到的那種孤膽英雄,不是一往無前,視死如歸的勇士。

但是即使這樣,在他出來之後,面對鏡頭,他還是願意說:「我想每個人這一輩子,總要說兩三句真話吧?」

因為一個人在四五十歲的時候,本應該是看慣了社會的真相,一個麻木苟且只想著自己利益的人。

而涼城警方千里迢迢從內蒙古來廣州抓人,網路上掀起巨大的風波,最後不也讓譚醫生出來了嗎?

你能說大眾的吶喊沒有用嗎?

03

順便說一說近日引起人們巨大關注的,發生在四川遂寧的一起公交車內暴打小朋友的事件。

4月27日中午,一個7歲男孩在車上用腳踢了幾下旁邊的成年男子,遭其背摔和連環踢。

而在看評論區時你會發現,大量的評論不是譴責暴力而是在為施暴叫好。

有時候熊孩子固然調皮,但身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我們應該知道,很多時候不能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否則人人生來完美,要家庭教育和義務教育何用?

或許再明事理的人可能在某一刻也會覺得小孩子挺欠揍的,但也不會真動手或者說下死手,因為他最後的一點理智在警告自己。

而通過這次事件的後續我們也發現,成年人教訓熊孩子似乎成了「替天行道「。

最近兩年,成年人在公共場合教訓「熊孩子」的案例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泛濫,而網友們通常的處理方式是拉偏架,大呼「為了孩子好,揍就是了」——

「他還是孩子,請多判兩年,因為年輕人有的是時間。」

「對待熊孩子,一頓毒打是他唯一能聽得懂的語言。」

「自己的孩子不管教,社會上早晚會有人替你管教。」

在這些新聞發酵的過程中,「熊孩子必須教訓」的社會心理也在被反覆醞釀。

一個普通的不懂事兒的小孩帶給你的憤怒,有多少是出自本心,又有多少是出自「懟熊孩子=為民除害」的推波助瀾,是被網上「以暴制暴」的言論渲染了情緒?

人們習慣性地對「不能創造價值」的人漠不關心,對沒有話語權的人「痛下狠手」,但不能避免地,我們終有一天也會成為輿論的焦點,會變成下一個被互聯網聲討的對象。

而當社會滿懷戾氣時,誰都將是受害者,誰都逃不脫。

最後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聲時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社會有很多不如人意,若都不呻吟一聲,又怎麼會知道痛處在哪?即使什麼也做不了,至少明白自己不麻木。輿論的熱度會過去,我們的新鮮感,一時的氣憤也會隨時間淡淡隱去。

可是我們的聲音會留下痕迹,會不斷的被重新提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躺著的貓 的精彩文章:

當我們在和985比的時候,我們在比什麼
我為什麼不分享小程序了

TAG:躺著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