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的兩枚最致命的炸彈,兩次終結了日本的原子彈之夢

二戰中的兩枚最致命的炸彈,兩次終結了日本的原子彈之夢

在二戰中,有三個國家對原子彈有著極深的執著,除了美國以外,德國和日本在核裂變發現後也對其投入了極其關注的目光。

如果說德國是自己放棄了原本唾手可得的原子彈,那麼日本便是用盡所有的努力卻依舊跟原子彈無緣。

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就把目光投入到了原子彈研發之上。

當時日本軍界有一個叫做安田武雄的將軍,其畢業日本東京大學,任職於日本帝國空軍參謀長,其對國際軍事科技一直都非常關注。

在1940年,當他注意到核裂變的發現之後,他意識到核裂變極具軍事潛力,一旦運用到戰爭中,將是一個令人顫抖的野獸。

從而他找到了當時東京大學的物理教授良吉,請教核裂變運用到軍事領域的可能。

在得到良吉的肯定後,安田武雄向當時日本的陸軍大臣東條英機遞交了一份書面意見。

在1941年的5月,打響太平洋戰爭之前,受到東條英機的許可,組織了一個研究團隊,該團隊由當時日本著名的物理學教授仁科芳雄負責,從而使代號為「仁芳案」的原子彈研究計劃正式展開。

日本的「仁芳案」計劃在最開始一度進展的極快,但是最終卻在鈾元素這個問題上陷入了難題,因為日本島內的礦場都沒有鈾元素,為此讓日本當局傷透了腦筋。

仁科芳雄當時甚至跟東條英機保證,只要官方能夠給其足夠的鈾元素,那麼原子彈計劃必然能夠成功。

從而,東條英機立即向當時盟友德國求助,但非常可惜的是,德國原本派了一艘潛艇將一噸的鈾礦運到日本,但在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時候,被美軍的一顆炮彈擊中,就此沉沒了在馬六甲。

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1943年,正式因為這一噸的鈾礦沒有被送到日本手中,從而終結了日本第一次原子彈美夢,此後隨著德國戰線的吃緊,再也無法顧及到日本的需求。

沒有能夠獲得德國支援的鈾礦,但日本也沒有就此放棄,「仁芳案」計劃依舊處於高速研究之中,在1945年,日本已經進行到了分離鈾235的實驗,並且已經慢慢浮現出了成功的跡象(實際上,此時的日本隨著戰爭局勢的失利,日本已經無法獲得能夠製造原子彈需要的鈾,從而就算日本的實驗就算取得成功,也已經無法挽回敗局)。

但對於當時「仁芳案」研究團隊成員來講,即將到來的成功讓他們充滿了喜悅,但非常「不幸」地是,在1945年4月13日,美軍出動了160架轟炸機對東京進行轟炸,而一顆炸彈正好命中了「仁芳案」研究所,自此所有科研設備和鈾分離儀器全部遭到破壞,日本第二次原子彈美夢也宣告破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日本的龍只有3爪,韓國的龍只有4爪,而中國的龍卻有5爪呢?
朝戰中的美軍戰俘,為何稱中國是最偉大的國家?這些照片說明了一切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