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駱駝祥子》:事隔多年再讀老舍,才知道祥子還有另一個結局

《駱駝祥子》:事隔多年再讀老舍,才知道祥子還有另一個結局

《駱駝祥子》:事隔多年再讀老舍,才知道祥子還有另一個結局

祥子以拉車為業,最大的夢想是能夠拉上自己的車。第一次攢下錢買了車,被當兵的連車帶人捉了去。第二次虎妞給他買了車,虎妞難產死了,把車賣了,這才把虎妞給發送了。從那之後,祥子再也沒能拉上自己的車。 一心只想買車拉車,以自己的力氣掙錢的祥子,那麼好強的祥子,也開始慢慢走下坡路,開始喝酒,上白房子,去從前的老主顧家騙錢,包括他心中的「孔聖人」—曹先生。祥子,終於:敗了。

祥子不斷的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車被大兵拉跑,錢被偵探騙走,人被虎妞挾制,每一個坎兒他都不能順順利利的過去,每一道坎兒都指著人生的底端。祥子缺乏思考的能力,又缺乏思考的材料。 和絕大部分的窮孩子一樣,他愛錢;因為愛錢,所以發了狠的拉車掙錢,不管時間,不管早晚,甚至連拉一天一夜,更捨不得花一個字兒給自己的養病。上等車夫的本錢是身體。

他十八歲上在鄉間就失去了父母和幾畝薄田,進了北平;他獨個兒成長。 他好強,不抽煙,不喝酒,不賭錢,不上白房子,他覺著自己是上等車夫,他沒有朋友,也不交朋友。臨了事兒,他找不著一個能與他嘮嘮,給他出出主意的人,所有的話都只能圈在肚裡。可他那肚子里的主意一旦打定,他就順著那條道兒走到黑,走不通了,就咬著牙,好似「咬著自己的心」,顯而易見的,他相當的固執,當然在某種程度上說,他認為那是骨氣,比方說就算劉四爺認了他做女婿,「咱還得去拉車。」

既沒有朋友,他也沒有長輩----- 那些經過事兒的老輩的指導。他如同一個在黑暗中的人,只拿著一盞燈籠,於是他只能看到面前一點點東西;他既看不遠,也看不寬,眼光更不會拐個彎兒。他不問不學,卻並非他不願學也不願問,而是他缺乏學習和請教的能力。白花花的現洋放進銀行,變成一個小紙本,上面三畫兩畫,幾個紅戳戳,哼「不是騙局,也得是騙局」,銀行銀號是出「座兒」的地方,跟洋錢有什麼關係;高媽勸他放貸,教他起社,他覺著現錢在手裡比什麼都穩當,還有呢,咱不求人。他的耳根子是金剛石打就的。

他以為憑著自己的寬肩膀,扇面似的胸脯,兩雙大腳,就能跑出一條道兒 ---- 他想要的道兒,可曾想過東郊民巷的上等車夫們可曾是一出娘肚子就能搗持幾句洋文的。

這條路不易,即使是車夫也不能光動腿,不動腦子,不論是什麼,活著就得動腦子, 「憑心術吃飯」。於是祥子這個人,再湊上兵荒馬亂的年月,遇上各色早已把心掏出來換成大石卵的人,祥子就這麼出溜下去。「壞嘎嘎都是好人削成的」。

他可憐,也可悲;他是很多很多在底層掙扎的人海中的一朵小浪花,還有很多跟他相似的浪花兒,那些「我們賣汗,我們女人賣肉」的人;那些生來已受了局限,未受過教育,缺乏思考能力,善良卻狹隘,以體力和本能苦熬的人們。

據老舍先生自己說,寫駱駝祥子的最初動機,是有一次他聽到朋友們閑聊說,有一位車夫三次買車又三次丟了車,於是他有了寫一部小說的想法。老舍先生平時交很多的朋友,洋車夫,臭巡警。他並非為寫小說而與他們交朋友,觀察他們,而是抱著與他們打成一片的熱誠,和他們交朋友。這樣的掏心窩子,必能寫出真誠感人的作品,比如「駱駝祥子」,它有愛,有美,有悲憫。 而老舍先生的文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能說,若能學到其中十之一二已夠人受用。

據老舍先生說,1945年此書在美國被譯成英文,但是譯者擅自將悲劇結局改為大團圓,以迎合美國讀者的心理。在原作中,小福子死了,而祥子的信用已經賃不到車,身體也不允許他在拉車。他的生活多半仗著婚喪嫁娶的儀式和規矩 。而在譯本中,祥子把小福子從白房子中搶了出來,二人團圓。大概譯者認為美國讀者神經比較脆弱,故改之。

現在讀老舍的人可能不大多了,想到這個未免神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大隋唐》:袁闊成單田芳老輩藝人之後,即將封神的四大年輕藝人
《穿牆透壁》: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可謂深不可測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