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夏天出汗正常,但這些地方出汗可就要注意了

夏天出汗正常,但這些地方出汗可就要注意了

天一熱就愛出汗,尤其是胖人,一動一身汗,讓人渾身難受。

其實,汗腺是人體自帶的「空調」,是人體最天然的保養品,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話,感冒、皮膚病、失眠就會找上門,心臟病發病率更是成倍漲,出一身健康汗對健康有益無害。

但汗也是人體的晴雨表,有些異常出汗信號是身體發出的無聲警告。

怎樣才算異常出汗

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比如,同等條件下,和你一起吃飯的人無汗,而你卻滿頭大汗,就說明有可能出汗異常,如果坐著不動都大汗淋漓,那無疑也是異常出汗了。

簡單地說,如果不是因為運動、穿衣厚或炎熱而導致出汗,或稍微運動就會大汗淋漓,就意味著人體可能出現了異常情況,應當引起重視。

1頭部汗多

若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感覺上腹部脹滿、口渴,多為積食。

若頭汗過多且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欲嘔、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多是脾胃有濕熱的表現。

此外,老人和產後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於氣虛。兒童頭汗過多屬正常現象。

建議:根據不同癥狀分別論治。積食者:可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來緩解,嚴重的也可以吃一點加味保和丸等助消化的中成藥。濕熱重者:應注意清淡飲食,通暢二便,健脾祛濕。氣虛者:睡眠充足,多吃溫補食物,如大棗、牛肉、山藥、蜂蜜、茯苓。

2頸部汗多

頸部汗腺不太多,若常出汗,可能與內分泌不調有關,也和體內濕熱有一定關係,由於濕性黏滯,導致體內氣機不暢,往往表現為上半身或頸部以上出汗。

建議: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可多吃如芝麻、糯米等食物。少吃辛辣、煎、炸、爆、烤食品,荔枝、芒果等水果也儘可能不吃,多吃蔬菜、高蛋白類食物。方便的話,不妨到醫院檢查一下激素指數。

3腋下汗多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較多。如女孩腋下出汗多,可能是氣虛,時常還會伴有氣短、乏力、眩暈的感覺。

如果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可能是平時的飲食過重,比如說蔥、蒜、洋蔥等食品。

建議:氣虛的女士建議在夏天不要做大量的運動,以靜慢運動為主,多吃補氣的山藥。預防腋下異味,飲食清淡是關鍵,盡量不吃或少吃味道過重、煎炸、燒烤、辛辣的食物,養成多菜少肉的飲食習慣,多吃水果。

4胸口汗多

多見於腦力工作者,這類人群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夢等表現,屬於思慮過度,心脾虛損所致。

建議: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身,心口多汗的癥狀就會逐漸緩解。

5手腳心汗多

手心和腳心愛出汗,說明濕熱重。濕熱重的人平時還會大便黏膩、嘴巴干苦愛喝水。這種情況既要去熱,又要除濕健脾。

建議:多吃清熱解暑、除濕健脾的食物,如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還有黃瓜、西瓜、冬瓜等瓜類,薏米、山藥、香菇等健脾食物。

6全身出汗

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

建議: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

7睡著出汗

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髮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

建議: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8背部汗多

背上總是濕漉漉的人,可能是陰陽兩虛,他們既怕熱又怕冷。

建議:這部分人要平衡陰陽,就要養陰和溫陽同時進行。每天按摩位於腰兩側的腎俞穴有助於滋腎養陰,而溫陽講究溫補,常吃點紅棗、桂圓、黑木耳等食物。

9半身出汗

「半身汗」指的是身體一邊出汗,另一邊不出汗,常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

臨床上發現,這種出汗方式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中風前期可能會出現實際上,出汗的一邊身體是正常的,反而不出汗的一邊身體才有問題。

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汗液氣味異常

正常的汗沒有明顯的異味。

如果汗味腥臭,多與熱證或濕熱證有關,這種情況除了要注意清淡飲食,還可用菊花、茵陳等泡水代茶飲。

夏天到了,雖說「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但是有的汗卻是疾病甚至是大病徵兆,一定要引起重視哦!

此外,若在夏季悶熱的環境中,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胸悶、噁心、心慌、四肢無力、耳鳴、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升高的情況,一般屬於中暑先兆。

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補充一些淡鹽水,短時間內可恢復正常,癥狀不能恢復或嚴重者,要及時就醫。

編輯 李雅薇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來源:鄭州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