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艾灸五穴位,徹底改善你的寒性體質

艾灸五穴位,徹底改善你的寒性體質

保健灸法是自古以來的防病之術,對於肢體寒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艾灸以下穴位,幫助你溫通經脈,改善虛寒體質。


一、湧泉穴

1.定位

湧泉穴屬足少陰腎經,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2.功效

艾灸湧泉穴,具有養心安神、補腎壯陽、延年益壽的作用。湧泉穴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也是人體保健要穴。

3.施灸方法

可以在睡覺前(不要超過晚上11點),點燃艾條施灸。


1.定位

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四指),距脛骨前嵴一橫指(中指)處。(犢鼻:外膝眼,髕骨外側下方凹陷處。)

2.功效

艾灸足三里,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補虛強身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灸足三里能調節高血壓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降血壓的作用;還可以改善血液粘稠度,擴張血管,防治腦血管疾病;常灸足三里,還能增強消化吸收功能,減少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此穴主治甚廣,為全身強壯要穴之一,能調節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3.施灸方法

以溫和灸為主,點燃艾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20分鐘。

三、大椎穴

1.定位

大椎穴屬督脈,位於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低頭時最高的一節脊椎為第七頸椎)。大椎穴為人體陽經之匯,所有陽經在這裡交匯。

2.功效

艾灸大椎穴,具有解表疏風,散寒退熱,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常灸大椎穴,能夠提高機體細胞的免疫功能。

3.施灸方法

點燃艾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20分鐘。以自己適應為度,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四、命門穴

1.定位

命門穴屬督脈,位於人體的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處。

2.功效

3.施灸方法

點燃艾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熱度以自己自己適應為度。

五、神闕穴

1.定位

神闕穴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

2.功效

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甦之功效。神闕穴與人體的諸經百脈相通,與五臟六腑相互聯繫,對人體的全身都有調節作用,也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3.施灸方法

點燃艾條施灸,每次施灸時間在20-30分鐘之間,可以在神闕上下移動艾灸,熱度以自己適應為度。


五個穴位最好一次灸完,如果時間不夠,可循環施灸,隔天再施灸餘下的穴位。只要堅持把這個三伏天做下來,一定能徹底解決寒涼體質。

同時,希望大家在夏天做到以下兩點:

1、忌吃任何生冷,喝溫熱水;

2、少吹空調,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不要超過5度。

↓↓ 35:1艾條,專業艾灸師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盜汗的艾灸調理方法
澤計:肺結核怎麼艾灸調理?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