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的大明咒和大神咒

真正的大明咒和大神咒

作者聲明: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能代表任何佛教寺院和佛學院。

一、師父:《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是偽經,但書裡面有佛菩薩像,要怎麼處理,皈依後自己沒有生起擇法覺支,助印過偽經,讀過偽經的人是不是已經失去皈依體了啊?違反了三皈依戒,該怎麼懺悔?以前的皈依就不算數了,要重新皈依嗎?懇請師父慈悲開示。

二、師父早上好!我反覆地在讀您發的文章,受益匪淺!今天一早讀了有關「偽經」的文章又嚇了一跳,這部經我前年讀過一遍,而且是捐資助印的,誤入歧途,著實慚愧啊!請問這種偽經書我應該如何處理?另外,想請教您,您說真言、咒語讀誦無意義,但我們現在讀誦的經書前後都有真言、咒語,都直接跳過去不管嗎?「香贊」呢?「開經偈」應該是要誦的吧?還有一點不明白的是《心經》里有「大明咒、無上咒」等,結尾處也是即說咒曰,請您方便時指導,謝謝您!

----------------------

一、《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是偽經,但書裡面有佛菩薩像,要怎麼處理?請問這種偽經書我應該如何處理?

最好把這類經書(佛菩薩像),帶到佛教寺院裡面,交給佛教出家僧眾處理。

二、皈依後自己沒有生起擇法覺支,助印過偽經,讀過偽經的人是不是已經失去皈依體了啊?

1.沒有生起擇法覺支、參加助印過偽經的人,自已犯有過失。

2.號召、提倡、組織大家助印偽經的人,承擔所有「非法說法、非律說律」、混淆正法、誤導眾生的因果。

3.讀過偽經的佛弟子,如果只是閱讀、了解或從事學術研究,但是並沒有相信、受持、奉行和宣揚,則不失三皈依正信佛子身份。

三、違反了三皈依戒,該怎麼懺悔?以前的皈依就不算數了,要重新皈依嗎?

1.違反了三皈依,可以在任何一位佛教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面前表白和懺悔。懺悔之後恢復清凈。

2.在任何佛教寺院或道場皈依三寶之後,無論是否違反了三皈依,只需真誠懺悔、恢復清凈,並不需要再次和重複皈依。

四、您說真言、咒語讀誦無意義,但我們現在讀誦的經書前後都有真言、咒語,都直接跳過去不管嗎?

釋迦牟尼佛35歲成佛、80歲涅槃,在人間45年的教化生涯中,從來沒有傳授、教導、提倡和鼓勵弟子們念誦任何真言或咒語!

佛陀在《阿含經》和《律藏》裡面,嚴厲禁止出家弟子們學習和持誦任何咒語!

但是印度佛教發展到中後期,在陸續集出的大乘佛經裡面,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真言和咒語。

對此現象,當代中國佛教界著名義學高僧印順法師說:「大概佛滅五百年後,特別是在千年以後,佛法為了適應時機,採取通俗路線,或是迎合低級趣味。因為這樣,才容易使世人信受。所以印度的後期佛教,為了適合當時印度人的口味,大乘經中都附有密咒。千年以後,密教更不斷高揚。」--《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第一卷·般若經講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42頁。

知道佛教經典裡面各種真言咒語的來源,自已就完全可以決定是否持誦或徹底放棄。

五、「香贊」呢?「開經偈」應該是要誦的吧?

配合著各種法器敲擊聲音的「香贊」等「贊偈」,是中國佛教界某些出家人因地制宜、發明創造出來的宗教儀式。

可以根據自已的愛好,決定是否唱誦、或是保持安靜。

「開經偈」也是印度佛教中所沒有出現過的中國特色產品,因此完全可以自由決定念或不念。

六、《心經》里有「大明咒、無上咒」等,結尾處也是即說咒曰,

《心經》中的「是大明咒、是大神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是特指「般若智慧」!而不是最後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中,不僅清清楚楚、反覆闡述「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同時還直接說明「菩提薩埵」和「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聞思修證成就!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至於《心經》最後所附的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當代義學高僧印順法師解釋說:「此為鈍根人巧說般若。愚痴眾生,聽聞般若,每不易信受,反生毀謗。這因為深觀妙果,過於高上,卑劣眾生是不敢希求的;……這末一句,類似耶教禱詞中的阿門、道教咒語中的如律令。《心經》的從《般若經》節出而單獨流行者,為了引令鈍根人生信得定等,所以以度脫一切苦厄的波羅蜜,作成密咒的形式而附以「是大神咒」等之後。如解了咒意,這不過以大家同脫苦厄、同得菩提的願望為結論而已。」--釋印順:《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第一卷·般若經講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42頁。

「「大神」,喻贊般若有極大的力量;「大明」,喻贊般若的能破一切黑暗愚痴;「無上」,喻般若為一切法門中最,沒有更過其上的。涅槃為無等法,非一切可及,而般若如涅槃,所以名為「無等等」。《大般若經》中尚有「是一切咒王」句,喻讚揚般若為一切法門之王。」--《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第一卷·般若經講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41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海明慧 的精彩文章:

妙善公主傳奇和觀音菩薩救災留影
誦《地藏經》會打開地獄之門嗎?

TAG:佛海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