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未來的實體店,無體驗,不消費!

未來的實體店,無體驗,不消費!

共和君說:

消費帶動了美感需求,美感帶動了體驗設計,而我們必須活在趨勢里!!

就在上個月,共和君的老大——陳列共和的創始人鍾曉瑩老師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參加了第四屆C-star。

鍾曉瑩老師

本屆C-star以「塑造零售未來」為主題,涵蓋6大產品專區,全方位演繹未來零售生態圈,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升級。這可能是本年度最具思想性、最具前瞻性和內涵最豐富的零售行業跨界盛會。

據悉,在本次峰會上,可謂是大咖雲集啊!麥德龍中國區CEO席龍先生、歷德首席執行董事、GARDE設計總監梶原章、Shopworks常務董事……等等等權威人士面對面跨界暢談,分享最新的O2O理念、空間及陳列設計前沿趨勢和方案。

鍾曉瑩老師接受採訪

根據這次峰會的主題,陳列共和作為中國視覺營銷的先行者,提出了我們的看法:

實體店必將景點化

作為一家陳列公司,陳列共和是如何打劫零售店鋪設計的?

試想一下:

一個縱深60厘米的櫥窗,怎麼可能做出層次感?

一個不考慮商品陳列的空間設計,最後一定會給後期的陳列添加很多難言之隱;

一個店鋪燈光照明不足、再好的模特、再精彩的搭配,都會黯然失色;

一個店鋪的空間風格和用戶群的生活方式不匹配,陳列師是妥協呢還是妥協呢?

其實,空間設計的布局,一開始就束縛了陳列師的手腳!於是,在2014年3月,我們決定自己干!嘗試將空間和陳列設計聯繫到一起。——我們可能成為了中國第一個 「 陳列 + 空間 」 的設計公司。

3 年過去了,我們打劫的成果如何呢?

設計項目 103 個;涉及行業超 18 個。

為什麼品牌會主動找一個陳列公司做體驗店設計?

因為我們更在意他的商品怎麼賣出去。

在零售店鋪當中,商品永遠是主角,而陳列就一門能讓商品更好賣出去的技術。作為一個陳列公司,我們深刻地知道:

零售空間設計的本質就是幫助客戶賺錢。

自然派vs和果子店

▏自然派 ▏

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這個品牌。在各大機場、各大火車站基本上都能看到這家零食店的影子——自然派。

我覺得,凡是走進自然派的顧客,應該都是想要帶走一點零食或特產的。但是,一進店,這裡的陳列就很讓人摸不著頭腦。

先是3個流水台,然而卻看不出具體的分類,繞了很多圈都不知道這裡有沒有我要買的東西,我想買的東西到底在哪?最後什麼都沒買就走了。

像這樣沒有任何標識,分類模糊、不明所以的陳列,真的是在浪費顧客的時間,浪費顧客的期待。所以,好的陳列,是在幫顧客節省時間,幫零售商贏得更多顧客的青睞!

▏沖繩機場和果子 ▏

這是沖繩機場的一家點心店,店鋪面積不大,但是每一處陳列都非常有用戶思維。

流水台運用了道具結合產品進行展示,除了更加有美感之外,還能讓顧客對產品的口味、製作材料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

這家店壁面陳列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側貨架上方都會放上大大的POP,對應下方貨架的商品,表明產品信息,讓顧客一眼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節省了顧客尋找商品的時間。

而且側貨架上的貨品陳列也有玄機。三層貨架中,基本上有兩層是用來展示貨品的。為了讓顧客能夠更加清楚的了解商品信息,將商品拆開展示在貨架上。商品後方還貼著一張產品信息圖,讓顧客更加清楚地知道製作材料。

這就是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幫顧客節省時間的陳列。

陳列是「術」,希望為顧客營造愉快購物氛圍的心態是「道」。人們總對美好的生活具有強烈的嚮往,所以,新一代的消費者更多的是從商品消費轉向精神消費。因此,每到節假日我們總能發現:商場的人在逐漸變少,而在旅遊景點消費的人逐漸增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實體店必將景點化!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國內出現了「中國最美書店——鍾書閣」。

不禁讓人懷疑:這真的是書店?這是小仙女住的地方吧?!!太仙了!

緊接著,又紛紛出現了許多高顏值的網紅店,像同道大叔的星座咖啡館,還有北京的Sugar Cube咖啡屋。

同道大叔的Uncle』s Friends咖啡館

北京Sugar Cube咖啡屋

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都在「改頭換面」,越變越美!就是這樣一個看臉的世界,才促使「實體店景點化」成為必然。為了抓住這一波趨勢,我們又應該怎麼做?

1、不斷帶給消費者新鮮感

回想一下,我們現在出門逛街的目的是不是已經不再是單純地買東西了?現在,我們逛街的心情就像是去旅遊一樣,總想去有趣的、好玩的、好看的地方,因為只有這樣的地方,才能帶給我們新鮮感,滿足我們的獵奇心態。

所以,消費者消費的不是產品,而是新鮮感。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不斷帶給消費者新鮮感呢?最常見的措施之一就是:不斷快速地改變店面的陳列設計。

21天為周期更換店面陳列,像主題展覽一樣讓進店的消費者能有超出購物之外的,猶如在逛藝術展覽一樣的體驗。

2、感性空間+理性空間

零售店鋪需要兩種空間的結合:感性空間+理性空間。人類的行為有75%-90%受視覺主導,可以充分說明這是一個以視覺為主導的世界了。而陳列的目的也是為了讓顧客在某種視覺的引導下,買了原本沒有打算買的東西。

無圖無真相,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圖片吧!

當顧客看到右邊的側掛時,並無法想像這些衣服是如何搭配、穿到自己身上是什麼效果;而當顧客看到左邊的模特時,既提供了搭配方案,給予了顧客的想像空間。

來看看這家人氣超高的店kakao。左邊這個大大的公仔就是感性空間,顧客見到它的第一眼一定會說:「好可愛呀~」,並且能夠讓顧客產生「要是和這個玩偶一起拍照會不會很酷」的聯想。

在看到了這樣一個可愛的大玩偶之後,顧客便會到理性空間那邊尋找一隻和它一模一樣的玩偶,然後進行買單。這就是利用視覺來引導消費者消費。

我們陳列共和做體驗店設計的時候,首先的要求是店鋪內部必須是感性空間+理性空間的並存。未來實體店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在陳列展示里增加感性空間的比重,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3、利用場景觸動消費情緒

一個好的場景是能夠觸動觸發顧客的情緒的。就像我們在逛遊樂園的時候,看到城堡或者是像「米老鼠」這樣的卡通形象,會回想起小時候看到的動畫片,這是兒時的回憶,更是一種親和力,能夠使我們內心產生觸動。

騰訊的產品經理梁寧也曾經說過:我們以為我們消費的是產品,其實我們消費的是場景。

我們平時所見的巧克力店是這樣的。

就只是把巧克力安安靜靜地安放在固定的位置上。

但是,高人氣的巧克力店是這樣的。

讓顧客看到製作巧克力的過程,像在某個巧克力樂園參觀一樣,滿足顧客的好奇心。

普通的玩具店是這樣的

但是高人氣的玩具店的是這樣的

溫馨可愛,像一個小女孩的房間。在這裡,顧客還能和這些玩偶拍照合影留個紀念。還能在裡面吃吃喝喝,拍拍照片作紀念,完全就是出於旅遊狀態的我們啊!

說白了,這就是新消費群體帶來了的消費上的升級,而消費升級帶來了美感需求,這時候美感需求帶動了體驗設計。

所以,未來的實體店,無體驗,不消費!

- END -

都看到這兒了,不如點個贊再走吧~

("")?

演講者:鍾曉瑩老師

撰稿:Genki | 圖片:網路

廣告合作:chenliegonghe03

陳列共和

可能是中國時尚零售第一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學范 的精彩文章:

海瀾之家慌了!拉夏貝爾大漲33%,入股A市,還劍指男裝市場!
這樣做陳列,顧客看了只想買買買!

TAG:美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