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羅斯靠什麼資本和西方世界對抗?

俄羅斯靠什麼資本和西方世界對抗?

原標題:俄羅斯靠什麼資本和西方世界對抗?


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就一直處於不上不下的地位。某些時候看上去意氣風發,有些時候有看上去英雄遲暮。在背後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則是國際油價。但就是這麼一個看上去是衰敗了的國家,還屢屢主動挑戰西方世界。他們敢於如此的資本是什麼呢?


俄羅斯至今還有能力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其實恰恰是因為他本身所處的地緣政治形勢,在世界大局中越來越不重要了。相比過去的俄羅斯帝國與蘇聯,現在的俄聯邦都更為靠近世界的邊緣,而不是世界的中心位置。這才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伊斯坎達這樣的戰略武器 是俄羅斯最後的安身立命武器


僅僅從軍事方面來看,俄羅斯要全面對抗美國和西方國家就是非常吃力的。所以,除了維持一些蘇聯時代留下的重要武器裝備,俄羅斯的裝備研發主要重點就在戰略性的威懾武器上。包括核潛艇與彈道導彈,接下去才是與未來戰爭息息相關的隱形戰機和戰鬥機器人。至於普通常規軍力,更多是以外銷換匯為主,自己裝備為輔。


從黑海和北海出動後 在地中海匯合的俄海軍艦隊


另一方面,俄軍的規模雖然總體保持的還不錯,卻也架不住經濟衰退之後造成的訓練強度減低。部隊的作戰水平自然也高不起來。如今的俄軍,又幾乎同時陷入了兩場有限的低強度戰爭。當普通部隊陷入東烏克蘭,精銳力量調往敘利亞後,他們實際上也已經暴露了自己的軍事能力極限。



至今還在堅持作戰的烏克蘭軍隊

但好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就已經將戰略重心從歐洲轉移到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美國受911和伊拉克戰爭影響,主力被牽制在中東。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人逐步從中東撤出,將重心放置在西太平洋地區。這些都不涉及俄羅斯的核心區域。



部署在敘利亞的俄軍 蘇25攻擊機 和 S400防空導彈


相反,與俄羅斯關係最不對付的,反而是前華約集團內的東歐各國。不過,一直到目前為止,他們自己也在經歷程度不一的轉型發展。處於轉型期的東歐國家,無論有多少意願,都不可能獨自對抗俄羅斯。美國從歐洲逐步撤出後,只能提供象徵性的軍事保護。這就讓俄羅斯在地區內依然看上去,非常具有實力。


至於躲在東歐背後的西歐各國,則在冷戰結束後轉型為更為和平的發展模式。在歐盟與北約的集體安全框架下,很多傳統軍事大國都逐步削減的軍備。以至於還有德國這樣幾乎自廢武功的神奇存在。這就讓整個歐洲在面對俄羅斯,尤其是帶有軍事挑釁意味的動作時,都底氣不足。美國的撤出,也註定了他們必須更多的依靠自己的能力來面對俄羅斯。


在紅場閱兵中重回舊夢的俄軍


以上這些就是俄羅斯人至今敢於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抗的外部因素。但這既不說明俄羅斯變得更強了,也不能說明俄羅斯可以一直保持這樣的對抗態勢下去。疲軟的經濟與各種社會衰退跡象,都在折磨這個國家。他們與世界中心位置,也是漸行漸遠。或許他們自己看的更為清楚,但還是需要一個更體面的台階。(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潼關之戰:中原淪喪的確定
冷炮問答:為什麼清朝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就開始改革呢?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