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幼兒期和嬰兒期時差異
教育
05-15
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的成長發育很快,特別是在 幼兒 期與 嬰兒 期的時候會有明顯的不同,比如寶寶在嬰兒時期,最多的時間會在睡覺,而在幼兒期變得很活潑好動等等,那麼到底寶寶在幼兒期和嬰兒期時所表現的差異有哪些呢?
當寶寶進入幼兒期後,不吃固體食物,會讓寶寶乳牙萌出時間推遲,還會影響寶寶的咀嚼與吞咽功能,特別是吞咽與咀嚼能力的協調發展,會讓日後出現吃飯困難的現象。
寶寶在1歲左右會說出人生中的第一句話,在寶寶語言發展初期,家長不要經常與寶寶說話。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可以聽懂大人的話意了。也會通過肢體的語言,做出讓大人明白的意思。
寶寶不想吃的東西,不喜歡做的事,家長就會很難讓寶寶妥協。媽媽越不讓動的東西,寶寶就越想拿。幼兒有了自己的願望與喜好,如果家長干預的話,寶寶就會大聲哭鬧。1歲的幼兒,已經慢慢有了獨立的思想與意願。這時家長需要掌握的養育方法。
寶寶可以不需要爸爸媽媽的攙扶,可以單獨穩穩站立了。雖然有的寶寶還不能獨自走動,但可以向前邁幾步,但是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前面接著,寶寶就有可能會摔倒。如果寶寶摔倒後,爸爸媽媽不表現出緊張,寶寶會自己起來,不會怕再摔倒。相反,如果爸爸媽媽對寶寶摔倒表現出很緊張,寶寶就會開始哭鬧,失去練習走路的興趣。
當寶寶牽著爸爸媽媽的手時,大多數寶寶可以順利的向前走。當寶寶可以邁出第一步時,就會對走路很感興趣,想嘗試新的挑戰。幼兒平衡能力是協調行走的關鍵,不管幼兒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走路,在經過6個月左右的努力,都可以獨立的行走。寶寶光著腳走路還可以促進幼兒腳掌、腳踝與腿部的肌肉發育。


TAG:美媽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