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質疏鬆易骨折,各年齡段的媽媽都別大意!

骨質疏鬆易骨折,各年齡段的媽媽都別大意!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相信不少媽媽都收到了禮物。天津醫院骨內科骨質疏鬆門診王莉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愛護骨骼不僅是中老年母親的需要,而是各年齡段母親甚至從小女孩時期就要開始重視的一項大事:如果骨質基礎沒打好,中年以後發生骨質疏鬆的可能性會更大。預防老年骨折要從娃娃抓起這個觀點一點也不誇張。目前來骨質疏鬆門診檢查的人群和往年有很大區別,一些備孕媽媽、計劃要二胎的媽媽都注意到了骨健康的問題,會提前來做一些檢查,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骨健康離不開運動+陽光

2017年我國國民健康計劃中有三健三減(健康骨骼健康牙齒健康體重,減糖減鹽減脂)其中健康骨骼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保持骨健康的重要一環就是曬太陽。

維生素D包括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維生素D2的主要來源是植物性的食物,比如經紫外線照射的蘑菇;維生素D3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如野生三文魚、鱈魚、沙丁魚、鯖魚、金槍魚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種類很少,我們身體需要的維生素D主要來源是機體皮膚內合成的維生素D3——皮膚組織內的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形成維生素D3原,後者在皮膚溫度作用下生成維生素D3。

為了能使皮膚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3,應選擇夏季陽光充足時上午10點和下午2點曬太陽,不採取任何防晒措施(包括防晒霜或打傘),皮膚暴露,不隔玻璃,接受陽光直射15至30分鐘即可滿足1~2天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而在陽光不足的地區或季節、長期處於室內環境的群體,則需要通過補充普通維生素D來滿足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

曬太陽有講究

1.一定要在戶外,隔著玻璃曬起不到作用;

2.暴露四肢皮膚,防晒霜會隔離紫外線,所以大面積塗防晒霜再曬太陽就沒用了。

3.選對時間。早上10點~下午2點間曬。

4.每次曬15~30分鐘就可以滿足1~2天的維生素D需要,別曬太久,以免引起皮膚問題。

運動能促進骨骼生長,所以,少年時期多運動能增加骨量。在卧床狀態下患者骨量丟失很快,所以遇到骨折的病人,醫生特彆強調早期活動的重要性,儘快讓病人恢復功能下床活動減少骨量丟失。

注意補充活性維生素D

維生素D缺乏是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亞洲地區更嚴重一些。如何判斷維生素D充足、不足或缺乏?

維生素D在皮膚組織內合成或被攝入後,「通過」血液被運輸到肝臟,在肝臟中被轉變為25-羥維生素D(25OHD),其轉變過程幾乎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且25OHD在人體血液循環中停留較久,因此,血清中的25OHD濃度是用來判斷人體維生素D營養狀態的主要依據,它可以反映出人體皮膚製造的維生素D和攝入的維生素D的狀態。

維生素D營養狀態的判斷標準如下:

(1)維生素D缺乏:血清中25OHD濃度小於20 ng/ml(50 nmol/L)。

(2)維生素D不足:血清中25OHD濃度為20~30 ng/ml(50~75 nmol/L)。

(3)維生素D充足:血清中25OHD濃度大於30 ng/ml(75 nmol/L)。

(4)維生素D中毒:血清中25OHD濃度往往大於150 ng/ml(375 nmol/L)。

目前臨床測定血清25OHD水平為總的25OHD水平,並非遊離的25OHD水平,而真正起作用的是遊離的25OHD,因此,在測定血清25OHD水平時需綜合考慮患者肝功能、白蛋白水平、有無腎臟丟失蛋白、是否懷孕或使用雌激素等因素,因為這些因素會影響體內遊離的25OHD水平。

別小看維生素D,有些無明顯原因的閉經、胎兒停育都可能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

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沒有絕對數字,應該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評估維生素D的缺乏程度,給予恰當的維生素D補充劑量。

減重是個偽概念

減肥是當今很流行的話題,但在骨科醫生眼裡,減重是一錯誤概念,正確減重應該是主要減脂肪,維持或增加肌肉量,增加肌力防跌倒是預防骨質疏鬆骨折的重要措施。

有研究顯示,通過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DXA)測量,對檢查者的骨密度、骨量、體重、年齡、身高、肌肉重量,脂肪含量等結果進行研究及統計分析發現,骨密度、骨量、體重(肌肉與脂肪)與年齡、身高是相互關聯的,這些指標對防治骨質疏鬆症、肥胖症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減重不能作為健康指標,應把減脂肪作為減肥目標。

關注媽媽骨健康 兩項檢查必須做

一個是有關維生素D的檢查,一個是雙能骨密度檢查,這兩個檢查能夠了解骨代謝的基本情況。年老的媽媽還需要了解是否發生過脆性骨折,尤其是有腰背疼痛的人更要注意,必要的話拍X光片以了解情況。

絕經後女性小心 「骨脆脆」

王奶奶72歲,身體硬朗,很少生病。一天送孫子上學,路上摔了一跤,出現骨質疏鬆髖骨骨折,做了手術後沒多久竟然因併發症離世了。

王主任告訴記者,很多人覺得骨質疏鬆症很常見,算不上大病,但它的後果非常嚴重。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最嚴重的併發症,也是中老年人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骨質疏鬆形成一般發生在40歲後,當骨骼里的破骨細胞(讓骨量丟失)大於成骨細胞(讓骨頭生長)時,骨量丟失加速,骨質自然日漸疏鬆。一旦骨量嚴重流失,骨骼的內部結構將變得脆弱,骨頭的質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輕微的外力導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骨脆脆」。

一般來說,50歲左右絕經後的女性更容易發現骨質疏鬆,目前數字是超過四成女性「骨脆脆」,三分之一會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 。專家解釋,絕經後的女性體內雌激素明顯下降,對女性骨骼保護作用減弱,骨吸收遠快於骨形成,致使骨量不斷流失。

發生骨質疏鬆 光靠補鈣可不行

骨質疏鬆症的原因是骨組織代謝失衡,而不是因為缺鈣。因此,治療骨質疏鬆症光靠補鈣顯然是不行的,還必須與抗骨質疏鬆的藥物聯合運用。

目前臨床骨質疏鬆症治療主要是「開源節流」。「開源」就是使用促成骨細胞活性的藥劑,作用是幫助患者長新骨。通常適用於骨量已經較為低下的患者,或具有骨折高發風險或已發生骨松性骨折的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節流」是使用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藥劑,用於抗破骨細胞,減緩骨質的流失,幫助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展進程。

對比「開源節流」,治療骨質疏鬆真正重要的還是「開源」。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破壞不斷加劇,單純的抗破骨細胞作用有限,而促成骨細胞則可從骨質疏鬆病變的根本進行迅速、高效的治療,從而提高骨骼力量。

目前臨床上以特立帕肽注射液為代表的促成骨細胞藥物,能有效作用於成骨細胞,抑製成骨細胞的凋亡的作用,進而改善骨微結構,就如同骨骼的「建造師」。特別適用於發生多次骨質疏鬆性骨折,或抗骨吸收藥物治療無效的絕經後婦女嚴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可使患者有機會告別卧床和輪椅。

社會各界更多關注骨質疏鬆症,關注骨質疏鬆症給患者及家庭帶來的沉重壓力和經濟負擔。希望推動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藥儘早納入醫保報銷目錄,讓更多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新報精華文章導讀

天津一家長在家安裝攝像頭,拍到了讀小學兒子和同學的這一幕……家長求助:很是擔心!

太危險了!天津一女子被風箏線刮花臉!!綳直風箏線堪比匕首!

太哏兒了!8歲男孩兒抖音洗腦視頻你看了沒?教你說地道天津話!

洋貨市場有人賣屏蔽器,防熊孩子手機上網!沒想到用這個還可能被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質疏鬆 的精彩文章:

警惕「硬骨頭」變成「脆桃酥」 小心骨質疏鬆纏上你
對付骨質疏鬆,預防是關鍵!

TAG:骨質疏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