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點擊量30萬+的一篇翡翠文章,讓無數人扎心了!

當年點擊量30萬+的一篇翡翠文章,讓無數人扎心了!

2016年底,老邵在頭條號發布了一篇關於翡翠內幕的文章,當天點擊量突破30+,受到無數網友的關注。那麼,這篇文章到底揭秘了翡翠的哪些內幕?今日,重發此文,喜歡翡翠的朋友,大家一起來扒一扒。

一位受邀參加聚會的朋友讓老邵幫忙鑒定一下他的翡翠。當這個人把貼身佩戴的翡翠掏出來那一刻,老邵看到了螢綠的色彩閃動,當時就知道又一個人已經上當了。

老邵委婉的問他:「先說一下這塊翡翠的來歷吧!」

「這是朋友送我的。」

但老邵心裡明白,他在撒謊。

這種注膠的翡翠,盛行於十幾年前,且從雕工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做工及其簡陋,這樣的B貨只能在舊物市場或古玩市場找到買主。

對方不願說實話,老邵當然不好傷人家的心。

「既然是朋友送的,就別去評價品質了,它代表了一份情誼。不過,你這塊翡翠最好別貼身佩戴,對皮膚不太好。」

只能點到為止,給別人留面子一直是老邵的風格。

對很多不懂翡翠的人來說,翡翠是一個甜蜜的陷阱,甜蜜是因為戴上它能體現身份、價值和審美,陷阱是因為很多時候花了不菲的代價,最後往往發現上當了。

從陷入翡翠的陷阱里開始,我們會不斷的發覺自己智商直線下降。每一個人都是從菜鳥晉陞為高手的,但這中間要吃過無數虧、上過無數當才能恍然大悟。

▼▼▼

第一坑:買翡翠去不去商場?

如果單純為了美觀,沒必要非買翡翠,人造玻璃(例如施華洛世奇)和水晶的美觀度並不比翡翠差多少。很顯然,更多人是奔著翡翠的保值功能買的。問題是,如果價值5千元一塊翡翠,你花了5萬元購買,這10倍的價格差,要保存多少年才能達到保值功能?很多不懂翡翠的人為了確保不買到假貨,寧可到正規商場與專賣店購買,商場與專賣店恰恰抓住顧客不懂的心理,價格上往往高出源頭幾倍十幾倍。更有甚者,能把進貨價80萬元的手鐲賣到650萬元的天價。所以衍生出翡翠零售行業的「三年不開張、開張養三年」的怪相。老邵的一位朋友曾在長春某品牌店相中一款手鐲,只因160萬不菲的標價沒捨得買,後來老邵到雲南瑞麗幫他買了一款及其相似種水質地的,僅僅花了12.8萬,老邵說:「這還是因為當年才疏學淺,對翡翠了解不深,按今天的水準,10萬都有機會拿下。」

第二坑:翡翠真的保值升值嗎?

許多賣翡翠的人會對顧客重複這句金科玉律,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有水平的「坑」。以汽車為例,並不是所有的車保值率都非常高,要看品牌、性能、技術等等綜合因素才能確定保值率,大家在馬路上看到的捷達計程車,其中有一款春天系列,即使跑上十萬公里再賣掉,價格仍然不菲,就是因為這款車的性能堪比小坦克。翡翠也是一樣,按照種水色工可以分成無數級別,低等級別的毫無保值升值功能可言。況且,翡翠並非鑽石與寶石,有公認的國際標準,買的時候很容易,想賣卻難比登天,除非種水色工達到一定級別。老邵一位朋友2004年1000元買的一款冰種飄花手鐲,今年有人要4萬元收走。

如果你買了這種瓷底的鐲子寄希望於升值,那我老實告訴你,它的保值空間,就是通貨膨脹的空間。

第三坑:強燈光下的翡翠你敢買?

逛商場或專賣店,往往會發現這種現象,買翡翠的櫃檯上方,燈光永遠璀璨奪目,耀眼無比。對於小編這種散光來講,絕對的亮瞎眼。今天給大家普及點專業知識,因為翡翠特殊的內部結構致使這種玉石對不同光線的反射極為敏感。所以商家為了使翡翠看起來更為漂亮,對不同質地的品種會用2700-6000K不同色溫的光源照射。質地差的用3000K暖光源,使其看起來更柔和、質地更細膩;品質好一點的細膩度更高一些的會用6000K的冷白光,使其冰感十足;帶綠色的翡翠大多會採用暖白光照射,暖白光里含黃色光譜,黃色光譜照在綠色上,會顯得色彩更艷……唉,不說了,坑太深。告訴外行人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吧,買翡翠,盡量拿到遠離櫃檯強光的地方,才會看到翡翠的本來面目,另外切記,千萬別在白熾燈或黃光下看翡翠,極品翡翠都會被這種坑爹的燈光照成磚頭,再好的翡翠也被埋沒了。

第四坑:B貨翡翠對人體真有害?

B貨的B(Bleached)是指漂白過的;C貨的C(Coloured)是指上色的,這就是B貨和C貨的含義。百度里、貼吧里、翡翠推廣文章里到處充斥著B貨是強酸洗過的、有致癌物質,跟馬上要毀容一樣可怕,實際上強酸的作用就是漂白,把翡翠里的髒東西溶解掉,使其看起來更純凈。這裡的強酸,一般情況下是濃酸鹽,和胃酸的成分差不多。一塊翡翠里能有多少濃酸鹽?你又不會把翡翠吃到肚子里,這麼唬人的目的只有一個——王婆賣瓜!小編無意為B貨翻案,以次充好擾亂市場的貨色還想翻案?怎能翻案?只是想告訴那些買了B貨C貨的童鞋,沒什麼危害,想戴你就戴。不過別找行家給掌眼,除非你心理素質夠強。記得有一個段子:某君囊中羞澀,其妻又愛慕虛榮,無奈之下給買一假名牌包。妻參加同學聚會,被心直口快同學揭穿,其妻顏面盡失,差點離婚。

這可能是B貨的最大危害。至於C貨,可以在評論里討論,不在這裡啰嗦。

第五坑:去雲南和廣東買翡翠真靠譜嗎?

這麼決定前,先設定一下自己的身份最好,如果是以遊客身份,咱們不在一個頻道,免談。以旅遊的身份買翡翠連當都沒上過,我都替旅遊區的人民感到臉紅。這麼大的坑你不跳進去人家不是白挖了嗎?

如果不是遊客身份,想以普通顧客身份去加工產區買翡翠,簡單的和大家介紹一下攻略,通常的話術是這樣的:

顧客:這件翡翠怎麼賣的?

賣家:賣價5萬。

顧客:太貴了能便宜點不?(請注意,此話一出,初步判斷你是個菜鳥)

賣家:你能看到多少?(二次試探,把皮球踢給你)

這一刻,顧客的回答就顯得極為關鍵,如果你出的價格遠遠高於賣家的心理價位,賣家基本上判定你是個棒槌,可以放到案板上宰割了;如果你出的價格遠遠低於賣家的心理價位,對不起,哪涼快到哪呆著去;只有你出的價格接近賣家的心理價位,賣家才會認真的對待你。

所以,在翡翠加工產區,一種是行家的成交價格,一種是外行的深坑成交價格,如果你不懂翡翠,坑在那裡等著你。

第六坑:撿漏買翡翠你有這運氣嗎?

古玩圈裡有一條金科玉律:「沒有佔便宜的心就不會吃大虧。」

但凡認為撿了大漏的人別用屁股想問題,動動腦子,一件好的翡翠往往要經歷原石開採、挑選、運輸、賭石、切割、加工、雕琢、打磨、銷售等無數道工序,歷經無數人的手才到你手裡,那些人都瞎了眼看不出來價值?只有你是幸運的?想瘋了的人才做這種白日夢。小編曾遇到一個奇葩,600元買了一個「冰種滿綠翡翠」,小編好奇的問這位童鞋,他的回答令人大跌眼鏡:在一個文物販子手裡買到的。

說了這麼多,有沒有感覺老邵有點過分?這兒也是坑、那兒也是坑,你還讓不讓人買翡翠了?你還讓不讓人賣翡翠了?其實,買翡翠這事兒,一是看眼緣,二是看經濟實力,別較真兒。玩物拾趣,失去了興趣,翡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多了解了解翡翠文化、學一點翡翠常識,再去買翡翠也不遲,畢竟億萬年孕化的美玉會等著你。

最後,到長春,來老邵的會館坐坐,被這篇文章給揭短的,來時別帶刀就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春名匠翡翠珍藏會館 的精彩文章:

TAG:長春名匠翡翠珍藏會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