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闔閭墓里有什麼讓秦始皇如此感興趣,但是至死都沒有挖開!

闔閭墓里有什麼讓秦始皇如此感興趣,但是至死都沒有挖開!

據《越絕書》載:「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史載墓中「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黃金珍玉為鳧雁」。因闔閭生前酷愛寶劍,下葬時以「魚腸」等名劍3000柄殉葬,故有「劍池」一稱。此後,相傳勾踐、秦始皇、孫權都曾來此尋找,卻一無所獲。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闔閭酷愛天下名劍,闔閭死後,夫差為營造闔閭墓,曾徵調10萬民工,使大象運土石,穿土鑿池,積壤為丘,歷時三年修建了這座神秘的古墓,而這座墓葬最為神秘的便是流傳至今的劍池。

闔閭,春秋時期吳國的國君,在位期間任人唯賢,重用伍子胥、孫武等有才之士,吊打楚國、越國。公元前496年,闔閭親率大軍征伐越國,越王勾踐只能帶病迎戰,但因實力懸殊,勾踐壓根就不是闔閭的對手。最後,勾踐組織了一支敢死隊,直接當著吳王闔閭的面自殺,闔閭從沒有見過如此場景,一下就被鎮住了。

劍池旁「別有洞天」石拱門出現了基礎沉降和駁岸鼓出現象,有較大安全隱患。由於維修該景點需將劍池水抽干,景區管理部門只好對劍池實施清淤。6月,隨著清淤工作接近尾聲,近20年來劍池首次見底,池底最北端露出了一個三角形洞穴,據稱,那裡就是「闔閭墓」的入口。目前經過查詢歷史和現場考證,闔閭墓是很有可能就在劍池底下。但目前因為考慮到虎丘塔的問題,所以沒有發掘。

闔閭墓的墓地建成後,夫差就把父親的墓地遷到虎丘,並按照父親生前的交代,將魚腸、扁諸等3000多把絕世好劍一起埋入墓中,然後就墓門給封死了。奈何夫差不爭氣,抓了越王勾踐卻又放虎歸山,且被西施所迷惑,導致吳國最終被越國所滅。

秦始皇對蘇州這一塊墓地非常感興趣,曾經他多次派人挖掘,但是最終都是無功而返,直到秦始皇離世,這個墓地仍然沒有被打開。這塊墓就是吳王闔閭的葬身之處,而吳王闔閭之墓就是秦始皇一生最大的遺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風雨雲涌的春秋戰國
此人是千古難遇的曠世奇才,整個春秋戰國都是他的棋局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