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朝時期的文人地位是怎樣的?

元朝時期的文人地位是怎樣的?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在全國領域內居統治地位的少數民族政權。

但是,元朝統治者卻對漢人實施的高壓政策。

首先,大肆掠奪民間財富。由於蒙古人習慣了游牧生活,大量奪取農民耕地,改做牧場;民間的馬匹,都被沒收充作軍用。農具、鹽、茶、酒、醋等日常用品,全部收歸國營,苛捐雜稅更是層出不窮。

其次,在軍事上實施軍事管制。為了加強對漢人的防範,元朝政府在全國各地置兵駐防,立里甲制,以二十家為一甲,蒙古人當「甲主」,負責監視全甲居民。此外,禁止漢人、南人鍛造和私藏武器,不得打獵、聚眾、學習武藝等,甚至不準夜行。

再次,尤其在文化上壓抑士人地位。

蒙古人本身文化水平較低,考慮到漢族傳統士人地位高、影響大,難以管理,就以各種理由打壓。如當時社會的職業等級分別為:官、吏、僧、道、醫、工、獵、倡、儒、丐十等,儒生的地位還不如娼妓。

儘管如此,元代文人還是開始艱難地尋找自我。

他們開始山林隱居,求仙學道,實際上這是他們在精神世界裡的自我麻醉,心情無法像前人那樣坦然。越往後,他們逐漸發現這不是一條通往光明之路,內心充滿著難言的苦澀。民族遭受蹂躪之恨,個人不幸的切膚之痛,使他們既打消了「兼濟天下」的念頭,又缺乏沉湎山水修身養性的情致。他們形同槁木,心如死灰,雖然渴望著解脫,渴望著超越。

於是,他們需要宣洩自己的情感。

就這樣,雜劇開始成為文人的新寵。

其實,對於元代戲劇家來說,創作本身是一種激烈的感情宣洩。他們將自己對世事的憂憤,對正義的渴求,對傳統精神的反叛,統統融入雜劇創作里。

元代的文人們,迫不及待地欲借雜劇這一方寸之地,來發抒自己的不平之氣。於是,這些「不平之氣」帶有極大個人隨心所欲。他們的生活實踐和生活態度越出了封建秩序的藩籬,逐漸演變成為那時代的生活之源,客觀上成為一種民族情緒的集結,成為當時社會心態的映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只有元朝漢化的程度很低,遠遠沒有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元朝第一次征日戰爭

TAG: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