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任性史官: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加修飾,著作被稱作穢史,死後被挖墳

任性史官: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加修飾,著作被稱作穢史,死後被挖墳

我們常說華夏文明五千年,五千年,對於這個星球數十億年的壽命來說,實在是過於短暫,然而對於人生不過百載的我們來說,卻又太過漫長,漫長到有無數的人和事都被淹沒,根本無法求證。

任性史官: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加修飾,著作被稱作穢史,死後被挖墳

好在我們還有史書,為我們保留了極其微量的歷史,而在這微量的歷史中,又有不少經過了人為的修改,變得面目全非。

有些修改是精心策劃的,雖然改了,卻找不出太多的蛛絲馬跡,總讓人信以為真,即便知道它有問題,但卻找不回真實的歷史了。但是有些修改就完全是將人當傻子,要麼是跟同時代其他諸多著作衝突,要麼是犯了違反常識的錯誤,一眼就能看出來。北朝的魏收就屬於後者。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魏收是個才子,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才學冠於北朝,但這個才子的品格不怎麼行。

眾所周知北魏後來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北齊又取東魏而代之,北齊建國後不久,朝廷就琢磨著給北魏和東魏修史。才子魏收受命總覽,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輔助,不過輔助只是掛名,活都是魏收乾的。最後魏收撰成了《魏書》,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時期的歷史。

任性史官: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加修飾,著作被稱作穢史,死後被挖墳

史官不算大官,卻是一個很重要的官職,他們手裡的筆杆子決定了後人對這個時期的了解,正是因為涉及到了歷史,所以史官的品格顯得格外重要,合格的史官應當"剛直不阿",無所畏懼,記錄歷史的一點一滴。

這在先秦時期較為普遍,當時的史官,有不少都是不怕死的愣頭青,要命可以,改史不行。在權力的碾壓下,史官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歷史的尊嚴。

齊國太史兄弟三人因一句「崔杼弒其君」接連喪命,小弟依然不改,崔杼這才無奈放棄,而南史氏以為太史一家死光了,拿著書簡趕來,想要繼續衛道。晉國同樣有董狐之筆,可見當時的風氣。

然而不知何時起,亢直者少了,權力獲勝,史書越發忌諱當權者,「自稱我長,相謂彼短」,好事大書特書,壞事遮遮掩掩甚至直接不寫,風氣從此敗壞。到了魏收,品德既已不行,又怎能寄奢望於他「不掩惡,不虛美」呢?

任性史官: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加修飾,著作被稱作穢史,死後被挖墳

魏收性格急躁,不能公平待人,心眼小,度量小,別人容易得罪他,他也容易得罪別人。

別人有什麼手段是後話,反正魏收手裡拿著筆杆子,面前攤著白紙,歷史就在他筆下!有此數百年難遇之特權,魏收對那些他以為有仇有怨的人,就隱去他們的善政美德,故意不載入史冊。

因為任意掌握別人的事迹,他寫史時常洋洋自得地說:"你們是什麼東西,敢跟我魏收作對!我要抬舉你就能讓你上天,要貶低你能讓你入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

因為這個原則,《魏書》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反對聲音太大,北齊文宣帝高洋便命令魏收與反對者們一起討論。這些反對者大多是大家貴族的子弟,總共有一百多人,有的說遺漏了他們家的世系職位;有的說他的家人沒有記載;有的說書中有隨便詆毀的地方。

任性史官: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加修飾,著作被稱作穢史,死後被挖墳

高洋並不想處罰魏收,就將這些貴族子弟一一懲治,這些人被罰以後,也不敢去申訴,乾脆四處傳揚,說《魏書》為"穢史"。後來在朝廷重臣的壓制下,這些言論才漸漸消失,無人再議論這件事。

該來的總是要來,魏收肆意篡改史書,最後也獲得了惡報。

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去世,風光大葬,但他因為寫史書得罪了一些人,在北齊滅亡之後,他的墳墓被仇家挖掘,遺骨被丟出墳墓外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