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中興事件看中國晶元產業

從中興事件看中國晶元產業

4月16日,美國宣布制裁中興通訊公司,禁止美國公司向其銷售晶元,這使得中興的所有業務處於暫停階段,中興正想盡辦法向美國申訴要求,取消禁令。

這件事反映出了中在國晶元等高科技製造業方面的薄弱,晶元大多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來,按理說中國現在國力也已經可以了,為啥一個晶元生產不了,因為這個產業現在很難拿到錢。

中國在零幾年就已經開始發展晶元產業了,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及資源,但結果湧現出的不是一群行業精英,而是一堆騙子,利用政府政策圈了一大筆錢之後就銷聲匿跡,這些人名義下所謂的晶元製造公司只不過是個空殼公司,更有甚者,在美國買了一批晶元,把原有的商標磨掉,印上自己公司的商標,說是自己公司生產的,不但拿到了可觀數目錢還拿到了獎,可謂名利雙收,通過這麼一幫人才的操作,中國錯過了絕佳的時機。

再者,晶元產業獲得投資的困難點在於投資與回報不成比例,前期投入巨大,研發人員,技術投入都有很高的成本在,而最成功的晶元公司估值也不過10億美元,這對投資人來說是不合算的。

其次,晶元產業已經呈壟斷趨勢,這些巨頭公司可以利用先發優勢佔領市場把成本攤低,這對於前期剛起步的初創公司是致命的打擊,所以該產業已經很難出現競爭者。

中國企業現在最為明智的做法是積累財富和研發技術,在擅長的領域發揮至極至形成技術壁壘,交換技術產品總比購買技術產品來的可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緯學問 的精彩文章:

TAG:經緯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