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6氪研究員查楠:中國新零售為果蔬業帶來巨大機遇

36氪研究員查楠:中國新零售為果蔬業帶來巨大機遇

歡迎將此文分享朋友圈,亞洲水果感謝您的支持

為36氪研究院撰寫多份新零售研究報告的作者查楠接受亞洲水果採訪表示,中國新零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模式,為果蔬種植營銷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7Fresh"魔鏡「屏幕顯示產品詳盡信息

自馬雲提出「新零售」這個新的定義至今,中國的新零售市場已經達到了怎樣的規模?

查楠:應該說新零售並不是馬雲提出後才憑空出現的,而是在零售市場之前多年積澱孕育而來。目前中國新零售市場有巨大的規模潛力。36氪研究院預計,2018年生鮮新零售市場或將有四萬億元潛在市場規模。

縱觀全國,不同地域有哪些獨特的發展趨勢?

查:目前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是新零售特色城市,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和區位特色。除去北上杭深,包括成都、福州等二三線城市都在爭奪「新零售之都」的稱號。北上深的產業基礎、技術創新能力都很雄厚;杭州坐擁阿里;成都是千年商都;福州在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力「支持新零售業態發展」。未來新零售之都將花落誰家,只能拭目以待。

目前國內出現了哪些主要的新零售業態?

查:目前新零售領域的新物種很多,比如無人/新型便利店、實體生鮮店、餐飲+超市、便利貨架、智能貨櫃、自動販售機等等,力圖多場景、多形態、多品類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中國新零售業態絕大部分都以果蔬等生鮮產品作為主打品項。除了果蔬是高頻次消費品項這個原因以外,是否還有哪些原因讓零售巨頭和新玩家願意投入這一領域?

查:首先,我國是農業大國,果蔬作為種植業重要部分,是零售巨頭和新玩家不得忽視的重要板塊;此外,果蔬高毛利、高復購率、高用戶黏性,且多為剛需、即時、易消耗的特性,因此成為新零售吸引消費者的抓手之一;果蔬的保鮮、難貯存、品質非標等問題在市場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且也有一定技術壁壘。而新零售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冷鏈倉儲等技術的逐漸成熟則能在生鮮業的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作用。

新零售對中國消費者的果蔬消費習慣帶來了哪些改變?

查:未來中國消費者在距離、價格和時間上,追求更近、更好、更快。從每天早晨去菜市場、路邊攤變成體驗式的「逛吃逛吃」;從計劃性囤貨變成「即時性日日鮮」;品類上從國產走向全球化進口品,再到國產精品;品牌包裝上從散裝無品牌到自有品牌包裝。

對果蔬種植商和品牌商來說,這些變化該給他們怎樣的啟示?

查: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於果蔬種植商,新零售將促使他們從供應鏈源頭端進行改造,採用標準化種植技術,同時更重視消費者需求,來反作用於果蔬種植,促進供給側改革。對於品牌商來說,新零售場景將更加去中心化,全渠道打通將有助於品牌商打造爆款和新興品牌。果蔬農牧等行業都是具有一定生產周期的,傳統果蔬零售行業中,用戶和產地間鏈條過長,而新零售模式下用戶和農戶可以直接對接,也將有效緩解農產品滯銷。

果蔬產品應該怎樣利用新零售平台更有效地營銷?

查:生鮮新零售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很好地解決了生鮮電商體驗差、難以直觀感知、保證品質、銷售渠道單一等痛點。餐飲+超市、智能販售機等線下體驗營銷、其場景化營銷方式都將為果蔬產品與新零售深度結合的提供良好的想像空間。果蔬產品應遵循質優價好的原則,打造高頻剛需的季節爆品,結合線上線下營銷手段,增強顧客復購黏性。

本文內容為精簡版,完整內容歡迎閱讀《Asiafruit 亞洲水果》中文刊第7期。本期雜誌除向全球訂閱者發布以外,也將在5月14~16日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舉辦的 China Fruit Logistica 優萬果國際果蔬展上免費向參會者發放。

ASIAFRUIT

Fruitnet 國際媒體集團

亞洲水果新聞

亞洲水果新聞由澳大利亞ASIAFRUIT亞洲水果打造,服務中國及全亞洲地區,是行業領先的果蔬生鮮新聞平台。ASIAFRUIT亞洲水果是全球最大果蔬生鮮業國際媒體集團Fruitnet面向亞太地區的媒體品牌,除英文雜誌每年10期,中文特刊每年3期,和線上新聞以外,亞洲水果也是亞洲果蔬業重要行業高峰論壇會議Asiafruit Congress亞洲水果國際果蔬大會(香港),FPFC新鮮果蔬行業中國高峰論壇(上海),Fresh Produce India印度果蔬大會(孟買)等活動的主辦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IAFRUIT亞洲水果 的精彩文章:

歐洲桃類水果產量持續增長 行業尋求方案避免危機再現
秘魯Camposol:投資烏拉圭、哥倫比亞種植 擴大南半球生產力

TAG:ASIAFRUIT亞洲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