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實題材劇變「懸浮劇」?用尊重常識抵達真實

現實題材劇變「懸浮劇」?用尊重常識抵達真實

用尊重常識抵達真實(牆內看花)

遐 邇

《父母愛情》《情滿四合院》《金婚》《大宅門》《老農民》《馬向陽下鄉記》《平凡的世界》《雞毛飛上天》等電視劇的成功,證明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是一條成功經驗。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共有276部、10939集電視劇備案公示,其中當代題材173部、6383集,佔比分別為62.6%和58.35%,所以今年被業界稱為「現實題材回歸年」。但與去年電視劇佳作頻出相比,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出現口碑、收視俱佳的現實題材爆款劇,一些現實題材劇成了「四不像」——非「都市」,非「奮鬥」,非「人性」,非「真面容」。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楊爍說:一些電視劇「誤把現實生活的場景元素當作現實主義創作本質,漂在表面,深不下去,成為遠離生活的『懸浮劇』。」

「懸浮劇」的出現,筆者認為,除了受當前較為浮躁的社會風氣影響外,更重要的是許多文藝創作沒有生活,「閉門造車」。

業內人士指出,要讓現實題材電視劇更接地氣,需要創作者用尊重常識來抵達真實。「現實題材可以用現實主義手法來寫,也可以用荒誕和誇張的手法來寫,但現實主義必須具有逼真的寫實感。」劇評人李星文說,現實主義並不由身著哪個時代的服裝來決定,從本質上說,現實主義是一種尊重常識、抵達真實的創作方法論,這恰恰是當下一些現實題材電視劇所缺乏的。確保真情在場、時代在場、體驗在場、審美在場,國產劇才能匹配中國觀眾長久以來的現實主義審美基因。

人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每個觀眾都需要多種藝術享受或精神愉悅。現實電視劇之所以「吃香」,不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現實中,更重要的是對現實信息的需求。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不僅提供生活經驗,更引起我們的思考,電視劇也展示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堅持問題導向,我們會解決問題,把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誰都不是生活的旁觀者,參與生活改善生活,才是積極的生活態度。在這個層面上,現實題材電視劇特別是真正關注現實、表現現實的創作才為我們看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小時候吃粉筆長大了吃土 「吃土媽媽」網上賣土年賺28萬元
中國有超1300萬孩子得了這種病,但很多都被忽視了!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