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為什麼歷史上的南方為啥一直打不過北方嗎?

你知道為什麼歷史上的南方為啥一直打不過北方嗎?

在中國古代的王朝中,有五個王朝是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它們分別是:遼、夏、金、元、清。不僅如此,這幾個王朝一個比一個厲害。

尤其是元朝,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蒙古騎兵先後滅掉了40多個國家,讓真箇歐亞大陸,整個世界都為之顫抖,為此也建立了歷史上最遼闊的大帝國。

那麼我們仔細看一下歷史上的統一戰爭,大多是北方統一南方,北伐戰爭很少有成功的,比如東晉、宋朝、明朝、太平天國,包括後來的北伐軍都沒有成功,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稍微總結了幾個原因。

地理氣候的原因

北方幅員遼闊,土地肥沃,人口相對集中,四季分明,氣候乾燥,南方地段丘陵山地多,交通不發達,耕地也少,人口分散,氣候濕潤多雨。

據說,當年太平天國北伐的時候,派了兩萬多人,且士兵多為廣東廣西等地的南方人,他們走到河南,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場雪,感覺又好奇又震撼。同時他們也發現越往北走越冷,即使把所有的衣服都套上,依然凍得哆哆嗦嗦,十層單不如一層棉,凍得縮手縮腳打仗自然就沒啥指望了。

而游牧民族南下就方便許多了,一路打到南方不就是熱點嗎?一路走一路脫就是了,反正打起仗來還要啥形象,光著膀子打一架沒問題。

理論與實踐

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就是兵法與後勤的問題,天子從小活在宮中,一點不懂兵法,實戰經驗幾乎沒有。

相對來說,草原漢子們每天上的就是實踐課,他們從小就長在馬上,自然環境將他們打造為驍勇善戰的勇士,在與狼、狐狸,甚至黑熊、豹子的較量中,他們不用學《孫子兵法》,在行圍打獵中就能對兵法無師自通。

後勤

中原朝廷出門打仗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皇帝不差飢餓兵,一出兵,先得考慮吃什麼喝什麼,調料帶齊整了沒有,怎麼能盡量提高生活質量?比如出兵15萬,恨不得有一半的兵得運糧食,別人一劫糧道,仗就打不下去。

而北方的草原漢子往往背弓挎刀,帶幾件衣服、鹽巴、引火的東西,點名報到騎上馬就能出遠門,那叫一個麻利快捷。天上有鳥,一箭射掉,地上有鹿,一箭射倒,支個小火堆烤一烤,再撒上點鹽就能吃了,渴了直接去接一碗馬奶,跟本不用帶太多的後勤人員。

所以我國的華夏民族,即中原王朝,不止一次的被北方騎馬民族所征服。北方騎馬民族南下與中原王朝打仗,只要越過長城,一般收穫都很大,銀子瓶子綢子女子全有了,並且有利於統一。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幾點,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可以在下方補充哦!

想了解更多歷史趣聞,請關注我:黑白歷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記 的精彩文章:

在越南反擊戰中,這名戰鬥英雄被炸斷四肢,一名美女死心塌地嫁他

TAG:黑白歷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