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硝煙再起!二馬重兵雲計算

硝煙再起!二馬重兵雲計算

摘要

互聯網巨頭再度入股計算機公司。2018年4月23日,長亮科技發布公告,公司股東王長春等擬向深圳市騰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轉讓長亮科技21,370,000股A股股票,佔總股本7.14%。5月14日,東華軟體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正在與騰訊相關公司商議資本合作事宜。這是繼2014年馬雲入股恒生電子、淘寶入股石基信息、騰訊入股四維圖新之後,互聯網巨頭再度與A股計算機公司展開資本合作。

互聯網巨頭上一輪入股計算機公司A股為了輔助C端更好發展。從騰訊和阿里的上一輪收購行為中可以發現,收購集中發生在文化教育、O2O、電子商務、社交等領域,核心是為了在「互聯網+」時代實現流量入口更深層次的覆蓋,提升C端服務體驗,如:阿里收購高德地圖、騰訊入股四維圖新(C端導航);阿里入股恒生電子,騰訊與金證股份合作(C端普惠金融);阿里入股石基信息併合作(C端O2O等)。

流量紅利褪去,行業雲化趨勢已現,新一輪資本合作大幕或已開啟。過去五年,團購大戰、紅包大戰、打車大戰先後啟動並快速落幕,激烈程度堪稱全球之最。大戰背後是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得C端者得天下」的收尾之戰。其後,以Amazon、Google、Microsoft等海外互聯網巨頭為代表推動的雲計算持續高增長,傳統行業雲化成為新浪潮。我們判斷,互聯網+戰火漸熄,中國互聯網巨頭在B端行業雲化大戰或將開啟,將成為未來5-10年最具看點的行業趨勢。

雲計算成為互聯網巨頭入股A股計算機公司的新邏輯。競爭的格局從未改變。從互聯網+時代到雲計算時代,競爭仍然由阿里和騰訊主導,這種競爭格局將會繼續傳導到A股計算機公司之中。騰訊入股長亮科技不是個例,這反映了互聯網巨頭在雲計算時代對A股計算機公司的重新定位。A股計算機龍頭公司仍然是互聯網巨頭的最佳選擇。與以往的客戶資源和技術能力輸出不同,A股計算機公司也能夠利用互聯網巨頭的雲計算加速雲化轉型,雙方相互合作實現共贏。

投資建議:雲計算已成為阿里、騰訊等的核心業務,巨頭的爭奪已經展開。2018年是中國雲計算的拐點,我們預計,業務合作、資本合作將層出不窮。與雲計算巨頭深度合作,並且自身具備較強競爭力的計算機細分行業龍頭需給予以高度重視,或將迎來價值重估的機會。根據上市公司在所處行業的競爭地位,以及與雲計算巨頭合作的深入程度,我們重點推薦廣聯達、千方科技、大華股份、天源迪科、常山北明、華宇軟體、超圖軟體和漢得信息。

風險提示:行業應用雲落地不及預期;企業需求不及預期。

1.互聯網巨頭再度入股A股計算機公司

1.1.騰訊雲入股長亮科技

互聯網巨頭再度入股計算機公司。2018年4月23日,長亮科技公告: 2018年4月20日,公司股東王長春、鄭康、包海亮、魏鋒、趙偉宏、周嵐、梁波林、吳雄、吳紹凡、周旭東等與深圳市騰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關於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分別將自身持有的部分股份轉讓給騰訊信息,合計轉讓21,370,000股股份,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為7.14%。本次股份轉讓的價格以公司股票不低於《股份轉讓協議》簽署之日前1 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收盤價90%為基礎確定,為18.19 元/股。標的股份轉讓總價為人民幣388,720,300 元。

與騰訊雲加強合作。除了入股之外,長亮科技與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還簽署了《關於騰訊長亮金融雲項目的合作協議》的公告。協議的內容包括結合甲方(騰訊雲計算)及其關聯方在雲伺服器、雲資料庫、CDN、大數據平台、生物識別技術、人工智慧(AI)、視頻、反欺詐、智能客服等基礎雲計算服務能力和金融Paas/SaaS的優勢,以及乙方(長亮科技)及其關聯方在銀行和泛金融領先的IT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和資源優勢,完善的境內外金融行業業務布局,建設運營全互聯網化金融系統的技術和能力,為傳統金融用戶以及互聯網海量用戶提供服務的經驗和行業影響力等行業解決方案能力的優勢,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1)新的銀行互金平台(智慧銀行、數字銀行)解決方案,雙方聯合輸出,聯合市場拓展,品牌共建。

2)雙方共同打造智能金融雲平台,甲方提供多項金融PaaS/SaaS能力與乙方金融軟體產品進行解決方案整合。

3)乙方金融軟體系統與甲方的大數據技術平台TBDS和機器學習平台DI-X進行產品技術整合,提供更為一體化和高性能的產品體驗。

4)雙方共同打造「銀戶通」平台,該平台的具體內容如下:

「銀戶通」平台是由乙方和甲方聯合運營的針對銀行業和泛金融機構的行業雲方案,其中由乙方提供金融軟體能力,整合騰訊雲的雲計算、大數據等平台能力。

加速長亮科技向雲轉型。通過銀戶通,長亮科技未來將嘗試雲的商業模式,收費模式包括年費、定製開發費、交易收費和廣告收費。其中,定製開發費指的是根據客戶需求開發定製化的雲上系統,在雲上的定製化開發的模式和目前的商業模式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預計未來的大部分收入將來自交易收費,交易收費的模式已經在海外試行了;廣告收費是未來可以嘗試的新領域,可能包括來自金融產品的推薦等。

1.2.長亮科技:金融核心系統提供商

金融核心系統提供商。公司經過十五年發展,成為2017 IDC China Fintech TOP25強,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潛力企業,從單一的傳統銀行IT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為全方位的金融IT服務提供商,且是市場上少數擁有自主研發核心系統的技術廠商,2017年內中標10個核心系統解決方案訂單,是在該領域中標最多的企業。

業績持續高增長。公司近五年收入利潤成快速增長態勢。營業收入從2013年的1.7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80億元,年複合增速為37%;扣非歸母凈利潤從2013年的0.1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0.92億元,年複合增速為41%,業績持續高增長。

持續向泛金融領域擴張。公司2015年相繼成立前海長亮、上海長亮、長亮數據和長亮新融子公司;2016年成立長亮保泰、長亮控股(香港);2017年公司收購上海明大,新註冊長亮核心、長亮網金、趣投保、長亮管理諮詢共4家子公司,繼續擴充了業務產品線。從產品上,公司在泛金融領域加強了研發的力度。包括互聯網金融核心產品基礎版本研發、消費金融核心產品研發升級、保險核心業務系統研發、企業經營價值核算與管理系統建設、基於大數據的應用升級研發、海外核心業務系統基礎版本研發、開發平台及中間件升級研發、BOSS系統建設等。2017年研發投入1.03億元,同比增長136%;同時研發資本化比例連續三年降低。

股權激勵覆蓋廣,行權條件彰顯公司自信。公司發布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本激勵計劃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不超過2,231.77萬股,約佔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29,930.0846萬股的7.46%。本次股權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目標為以上市公司2017年凈利潤為基數,2018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於40%; 2019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於80%;2020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於120%。高行權條件彰顯公司對未來業務發展充滿信心。

2. 上一輪互聯網巨頭入股邏輯基於互聯網+

2.1.石基信息與阿里的合作

2.1.1.與阿里在酒店等泛消費領域持續緊密合作

2014年9月,石基信息公告與淘寶簽訂《股份認購協議》,向淘寶發行54,550,588股,每股價格為51.42元,淘寶成為石基信息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3.07%。淘寶對石基信息進行投資,在石基信息歷史積累的產品技術等系統性優勢和強大的線下商戶資源優勢基礎上,結合信息披露義務人強大的線上營銷能力,通過雲計算、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加速石基信息向旅遊消費行業服務平台運營商的戰略轉型。

2015年5月,石基信息公告於阿里旅行、首旅酒店合作。阿里旅行將以「未來酒店」戰略為核心,完善「信用、效率、營銷、會員、安全」五大平台能力,並致力於用創新手段推動酒店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首旅酒店集團將以旗下品牌連鎖酒店為基礎,全面落實以「未來酒店」為核心競爭力的管理理念;同時,首旅酒店集團將註冊新型的輕模式酒店管理品牌和會員品牌,以此來吸納單體酒店的加盟。石基信息將為首旅酒店集團旗下酒店提供完整的「未來酒店」信息系統解決方案。

同時,與阿里雲簽訂合作《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以雲計算和石基信息在線酒店及餐飲平台為基礎,共同構建面向酒店及餐飲行業的在線酒店及餐飲雲平台,為酒店及餐飲行業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基於雲的行業解決方案,推動行業的發展;雙方基於酒店及餐飲行業的特點,共同優化成本,提升效率,使在線酒店及餐飲雲平台具有行業優勢。

2.1.2.阿里入股前的石基信息在酒店領域保持優勢地位

201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554.60 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6.30%;實現利潤總額19,426.44 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6,943.35 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29%。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新建國際高星級酒店信息系統項目66 個,新簽技術支持與服務用戶59 個,簽訂技術支持與服務合同的用戶數達到1037 家。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西軟報告期內新增客戶209 家,繼續保持市場佔有率、新客戶增長的領先地位;同時杭州西軟基於雲架構技術平台全新推出的新一代信息系統在試用階段得到客戶良好反饋;基於移動互聯網繼續推出的新的延伸迭代產品給予客戶更新更好的體驗。公司全資子公司石基崑崙2014 年在國內市場穩步推進,並持續開拓海外市場。石基崑崙核心業務CRS 中央預訂系統業績良好,新增酒店用戶102 家,酒店用戶總數達到730 家,其中包括海外高端酒店用戶20 余家。

2.2.恒生電子與阿里的合作

2.2.1.與阿里在金融領域合作

2014年4月,恒生電子公告浙江融信(馬雲控制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受讓恒生集團100%的股份,合計交易總金額約為32.99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後浙江融信將通過恒生集團持有恒生電子20.62%的股份。

2014年11月,恒生電子公告與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寧波雲漢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將甲方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恒生聚源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打造成一家領先的數據服務公司。並對對恒生聚源進行增資。

2015年6月,螞蟻金服將通過對浙江融信進行增資並收購其現有股東持有的浙江融信剩餘股權的方式取得浙江融信100%的股權。浙江融信持有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恒生集團的全部股權。恒生集團持有上市公司20.62%的股份。

2017年創新業務子公司收入及業務規模均有一定幅度增長。基於雲技術的服務在雲毅、雲英、證投、雲永、海外雲、雲融、行情雲平穩發展中,雲上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基於數據內容的組件服務中,聚源智能小梵資訊業務增長迅速;終端服務方面,雲毅、證投的終端以及雲紀提供的專業投資終端PBOX已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穩步推進中,聚源機構資訊終端需要完善、推廣,用戶增長尚需要時間;基於業務連接的中後台服務尚處於業務探索期,雲永、雲英等子公司不斷探索、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商業模式已初建,總體業務規模還比較小;基於開放生態的GTN平台正在起步中。

2.2.2.在非銀資管IT系統具有優勢地位的恒生電子

公司在銀行資管和非銀核心IT系統佔據優勢地位。公司的業務線資管IT業務、財富管理IT業務、創新IT業務、經紀IT業務、交易所IT業務和銀行IT業務等。公司核心產品如券商核心交易系統、投資管理系統、TA系統等多項核心產品保持市場佔有率的龍頭地位。

2.3.四維圖新與騰訊的合作

2014年5月,四維圖新發布公告,本次股份轉讓騰訊公司受讓股份數量為7800萬股,單價為15.04元/股,股份轉讓總價為人民幣11.73億元。

2014年9月,公司與騰訊共同推出了車載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趣駕WeDrive,這是業界首次具備全方位優質互聯網服務和雲端跨屏同步能力的整體車載解決方案,將騰訊優質的互聯網內容實現在車機上,將用戶的完美體驗延續到駕車場景中,讓車主在駕駛過程中充分享受到多端同步的車聯網產品體驗,為駕車生活提供安全出行、娛樂、社交及生活服務。

2015年5月,四維圖新發布趣駕WeDrive2.0以及升級後的手機車機互聯方案趣駕WeLink,車機系統趣駕OS。趣駕WeLink其帶來了車機微信交互功能,成為業內首家實現「微信上車」的車聯網方案。

2015年10月,四維圖新發布Wedrive3.0,趣駕WeDrive3.0具備「產品化」、「微信+」和「開放平台」等差異化核心競爭力。通過純車機方案趣駕WeCar,手機車機互聯方案趣駕WeLink,趣駕OS等系列產品為車主打造了在車載環境下的更加安全、便捷的車載駕駛體驗。通過手機端微信聯車,更深層次完成了人與車,車於車之間的智慧連接。

2017年4月,四維圖新推出的手車互聯軟體「趣駕WeLink」,搭載飛歌、車行健、恆晨等品牌的智能車機產品上市,以智能交互的方式,為車聯網用戶構建新型的行車生活。

地圖及車聯網服務的領導者。四維圖新已成為導航地圖、導航軟體、動態交通信息、乘用車和商用車車聯網解決方案以及位置大數據服務領域的領導者。圍繞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以及應用於ADAS 和自動駕駛的車規級晶元等方向積極布局。公司的導航地圖業務、車聯網業務、自動駕駛業務、位置大數據服務業務健康發展。通過收購傑發科技,完成了面向車載晶元領域的戰略布局。

2.4.「互聯網+」是上一輪產業資本入股的大背景

「互聯網+」時代,入股A股龍頭計算機公司為了輔助C端更好發展。從騰訊和阿里的收購行為可以發現,上一輪收購集中發生在文化教育、O2O、電子商務、社交等領域,核心是為了完成流量入口更深層次的覆蓋,這個時期入股A股計算機龍頭的意義是為了提升C端服務體驗,如:阿里收購高德地圖,騰訊入股四維圖新(C端導航),阿里入股恒生電子,騰訊則與金證股份合作(C端普惠金融),阿里入股石基信息併合作(C端O2O等)。

流量紅利逐漸消失,行業雲將成為互聯網巨頭核心增長點。過去五年,團購大戰、紅包大戰、打車大戰先後啟動並快速落幕,激烈程度堪稱全球之最。大戰背後是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得C端者得天下」的收尾之戰。其後,以Amazon、Google、Microsoft等海外互聯網巨頭為代表推動的雲計算持續高增長,傳統行業雲化成為新浪潮。我們判斷,互聯網+戰火漸熄,中國互聯網巨頭在B端行業雲化大戰或將開啟,將成為未來5-10年最具看點的行業趨勢。

3.行業雲化趨勢已現,新一輪資本合作大幕開啟

3.1.互聯網巨頭入股A股計算機公司的邏輯已經發生改變

競爭的格局從未改變。從互聯網+時代到雲計算時代,競爭仍然由阿里和騰訊主導。而從市值上來看,兩家公司現在都處於500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成為了全球性的互聯網巨頭。我們判斷,在整個中國互聯網競爭仍然由阿里和騰訊主導的情形下,這種競爭格局仍然會繼續傳導到A股計算機公司之中。

雲計算是一項基礎設施,成為了互聯網巨頭的核心業務。與幾年前不同的是,雲計算成為了核心的業務。在從2014年到2018年,阿里雲的收入從10億人民幣快速增長至100億,連續12個季度實現銷售收入翻番。根據IDC的報告,騰訊雲位居中國雲計算排名第二。雲計算已經成為互聯網巨頭的核心業務。

雲計算成為互聯網巨頭入股A股計算機公司的新邏輯。我們認為,騰訊入股長亮科技不是個例,這反映了互聯網巨頭在雲計算時代對A股計算機公司的重新定位。A股計算機龍頭公司仍然是互聯網巨頭的最佳選擇。與以往的客戶資源和技術能力輸出不同,A股計算機公司也能夠利用互聯網巨頭的雲計算加速雲化轉型,雙方相互合作實現共贏。

3.2.行業雲,雲計算產業鏈新的投資方式

行業雲是雲計算產業鏈新的投資方式。我們於2018年3月27日發布雲計算深度研究報告《2018:中國雲計算產業的拐點》中,我們認為廣義的SaaS分為三種:

1)第一種為完全的SaaS公司,公司創立即是SaaS形態,例如Salesforce、Workday等。

2) 第二種是傳統軟體廠商轉型SaaS公司,例如金蝶國際、廣聯達、用友等。

3)第三種為廣義的SaaS公司,是IaaS的合作夥伴。為了配合客戶在遷移IaaS過程中提供相應軟體的公司,雙方共同拓展市場和客戶,例如天源迪科、中國軟體國際等。

在長亮科技的四項合作要點中,平台被提到了兩次。並且著重強調了使用了騰訊雲的數據分析以及機器學習等基礎設施功能。

行業雲同樣要求合作對象是行業龍頭地位。我們認為,長亮科技與騰訊雲的合作混合了以上第二種和第三種的合作方式,即長亮科技這一類公司本身具有很強的行業龍頭軟體屬性,這與第二種比較相符;同時,也是雲計算廠商的合作夥伴。我們定義這一類的雲計算方式為行業雲。我們歸納這四種方式如下:

4.海外經驗:雲計算廠商和軟體企業合作是全球趨勢

從海外來看,海外行業雲的合作早已開始,不同的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雲都有各自獨特的合作方式。亞馬遜作為市佔率第一的雲計算廠家,通過AWS平台和眾多的軟體廠商合作。與亞馬遜在AWS不同的是,微軟通過旗下的Office 365、Dynamics 365、Power BI與合作夥伴的應用相集成。除了平台合作之外,Google的G Suite辦公生產力產品組合還將與Salesforce雲應用深度整合。

4.1.AWS

AWS擁有大量的SaaS合作夥伴。AWS 通過SaaS合作夥伴計劃提供支持,企業可以在 AWS 中構建、啟動和發展SaaS解決方案。AWS鼓勵軟體開發企業利用基於SaaS的軟體授權和交付模型的 APN 技術合作夥伴,開發SaaS解決方案。

根據比特網報道,Infor在2014年第一季度宣布依託於AWS構建其雲計算服務InforCloudSuite,並且成為全球業內首個完全基於AWS提供行業核心應用雲服務的廠商。在Infor的傳統企業資源規劃 (ERP) 市場空間中,並開發了 40 個軟體即服務 (SaaS) 解決方案,其中包括 10 個深度細分的CloudSuite。基於高可靠性和擴展性的AWS公有雲服務,Infor可以向用戶提供功能豐富、靈活擴展的SaaS服務,並把企業級的SaaS雲應用從邊緣性的CRM、 HR向企業核心應用進行突破。從增長的角度來看,Infor的雲業務已實現大幅增長並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在2014年該公司的SaaS預定增長超過了 70%。

西門子與亞馬遜2017年合作在亞馬遜AWS推出MindSphere工業軟體平台。該軟體以「平台即服務」 (PaaS) 的形式,提供了一個可擴展雲平台,適用於各種應用的開發。專為物聯網設計,可記錄和分析大量生產數據,進而提高工廠生產效率。

4.2.微軟Azure

微軟合作夥伴通過AppSouce發布SaaS應用。在 Microsoft AppSource中可以找到適合你業務需求的服務型軟體 (SaaS) 應用。與亞馬遜在AWS不同的是,微軟通過旗下的Office 365、Dynamics 365、Power BI與合作夥伴的應用相集成。

2016年,微軟和Adobe進行合作,雙方將在彼此的雲服務方面進行緊密協作。雙方合作的主要內容是,Adobe 將把微軟的 Azure 雲服務作為旗下 Adobe Marketing Cloud、Adobe Creative Cloud 和 Adobe Document Cloud 的主要建議雲服務平台。微軟同時會讓 Adobe Marketing Cloud 成為 Dynamics 365 企業版本的主要營銷服務。

4.3.谷歌雲

谷歌雲在生產力領域獨樹一幟。2017年,Salesforce和Google宣布加強雙方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Salesforce將把Google Cloud Platform作為「首選雲提供商」,作為回應,Google也將把Salesforce作為首選的CRM提供商。除了平台合作之外,Google的G Suite辦公生產力產品組合還將與Salesforce雲應用深度整合,包括銷售和營銷雲,以及Google Analytics 360平台。

4.4.阿里雲

在2018年南京雲棲阿里雲大會中,SAP雲解決方案宣布可以在阿里雲上運行。支持企業在阿里雲上部署 SAP 關鍵業務,依託可靠和靈活的雲計算基礎設施與平台服務,結合 SAP 的企業級資料庫和商務應用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簡化 IT 架構、實現商業價值、加速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5. 投資建議:新一輪的跑馬圈地或將開始,尋找各個行業細分龍頭

雲計算已成為阿里、騰訊等的核心業務,巨頭的爭奪已經展開。2018年是中國雲計算的拐點,我們預計,業務合作、資本合作將層出不窮。與雲計算巨頭深度合作,並且自身具備較強競爭力的計算機細分行業龍頭需給予以高度重視,或將迎來價值重估的機會。根據上市公司在所處行業的競爭地位,以及與雲計算巨頭合作的深入程度,我們重點推薦廣聯達、千方科技、大華股份、天源迪科、常山北明、華宇軟體、超圖軟體和漢得信息。

6.風險提示

雲計算落地不及預期;企業支出不及預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計算機司令部 的精彩文章:

計算機板塊一季報前瞻
風起雲湧看SaaS

TAG:計算機司令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