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熟悉的昆明正在慢慢消失!
昆明的城市建設逐步開展
然而在飛機高鐵鋪陳,高樓鱗次櫛比的時候
有些東西卻是永遠地消失了......
消失的學校
1938年4月,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從長沙組成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西遷至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三校複員北返,雲南師範學院留昆舊址獨立建校,定名國立昆明師範學院,現為雲南師範大學,舊址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消失的地標
昆明飯店是從前昆明老地標,在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在昆明飯店吃上一頓飯,不止是金錢更是地位的象徵,滇味傳統菜肴汽鍋雞、千張肉······真令人懷念啊~
工人文化宮是昆明人心中的另外一個地標,也是80後90後小時候的記憶。建於1953年前後,據說他被爆破那天,很多昆明人都跑去看了最後一眼,過去的記憶轉瞬即逝~
老百貨大樓是昆明早些年貨品最齊全、質量最好的地方,人流如織,
設計採用了穿堂風,進去之後空氣清爽,人再多都不會覺得悶
巫家壩機場始建於1922年,空軍、飛虎隊都在這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很重要的交通樞紐,2012年6月27日,東航MU5903次航班在巫家壩機場起飛,就此正式告別歷史舞台。
消失的老街
昆明曲徑通幽的小巷消失了,桂花飄香柿子金黃的院壩消失了,炒板栗的「嚓嚓」聲,撒梅少女「小白芨,賣千針萬線草」的吆喝聲也都不見了~
長春路〝一顆印〞民居 1994
官渡古鎮老街 1987
綠蔭下的青雲街 1998
黃公西街磨盤山居民院 1995
消失的夜市
文化巷
文化巷因毗鄰雲南大學留學生院,集聚了各國美食,成為老外經常光顧的地方。泰國菜,印度菜,日本、韓國料理,台灣飯糰,西餐廳應有盡有。夜幕降臨,這裡則變身淘寶一條街。
雲津夜市
雲津夜市那時候是昆明為數不多的熱鬧地段之一,房子多是兩層小樓的傳統建築,有內走廊,跟今天的同仁街很像。
祥雲街夜市
有的燒烤攤用幾條老茶館常見的高腳長條凳鋪上門板、塑料布,既當案板又當餐桌,從人行道擺到慢車道,只留下街心狹窄的道路逼得騎車人只得下車推行,燒烤攤把街道變成了步行街
消失的天橋
昆明春城路上國貿中心附近原來有一座人行天橋,修2環快速的時候拆了,人流量較大,每天翻越隔離帶的行人不計其數,駕駛員、行人都是心驚膽顫。
在龍泉路上的崗頭村昆八中附近的天橋,因修北三環拆除了,早晚高峰乘坐公交車的學生和行人為穿過公路與機動車經常是擦肩而過,真為學生娃娃捏把汗。
消失的職業
補鍋師傅
沒有固定的攤位,個把星期回來家門口一次的補鍋師傅,以前爸媽總是捨不得丟東西,家裡盆壞了、鍋壞了都會拿去修好再用
補鞋匠
現在路邊偶爾才能見得到了補鞋匠,如今生活這麼便利,這樣的需求也越來越少了
磨刀師
「磨剪子咧戧剪刀~」從前滿街小巷都能聽到的聲音,然而如今幾乎聽不到了!
鐘錶維修師
現在戴手錶的人越來越少了,手機電視電腦都你能看時間,手錶成了有錢人的象徵,所以鐘錶維修師就很難見到了。
剃頭師
在理髮店、美髮沙龍還沒興起的時候,昆明時常能看到剃頭師扎著馬步、拿著剃刀神情貫注在理髮。
彈棉花
小時候家家戶戶要做被褥都會去找彈棉花的工匠,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
木工
原來並不能隨時買到現成的傢具,房子的房梁、門窗都少不了木工師傅,巧手的木工師傅雕花、做小機關都難不到的
修鋼筆師傅
鋼筆在小的時候可是身份的象徵,只有字寫的好看的三好學生同學才能用,鋼筆是很寶貝的,所以一不小心弄壞了,修鋼筆的師傅那可就是救星啊
敲噹噹的
1個斜挎包,半截鐵塊,用小錘「噹噹當」的敲打鐵塊,哪家要聽見聲音就要趕緊找他,原來這些「敲噹噹的」可是名人來著
代寫春聯人
在老昆明每到逢年過節就有文人幫人代寫對聯,平時他們就幫人代寫書信,而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代寫書信的人了。
草編手藝人
手藝人用一雙巧手、就地取材的草,編成螞蚱、蝴蝶、鳳凰曾幾何時,昆明街頭還隨處能見到賣草編的老手藝人,現在也都消失了。
消失的小吃
糯米坨
一個個白色的糯米坨,裡面是香脆的油條,配上白糖,咬上一口香醇得不得了。
攪攪糖
還記得在小學母校門口幾毛錢就可以甜到心裡的攪攪糖嗎?現在也很難找到了。
爆米花
不是電影院那種爆米花,而是被火燒的黑咕隆咚的桶「轟」的一聲響
出爐的爆米花,那時候還可以自己帶米、苞谷給師傅爆
消失的彩禮
以前的彩禮是這樣VS現在的彩禮:
50年代
「吹響嗩吶、坐回轎、撒把糖」
60年代
大木床、大衣櫃和桌子、椅子
湊成「72條腿」或「36條腿」
70年代
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加上收音機
便成為「三轉一響」
80年代
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
綜合一下就是:
消失的物件
搓衣板
現在的搓衣板只出現在網路上,讓人跪著用的了,以前是用來洗衣服的說。
蜂窩煤
小時家家戶戶都有的蜂窩煤,一個能燒很久,現在,因為環保問題,已經消失很久了。
糧票
當年生活的必備品,如今的孩子只在爺爺的回憶中聽過~
算盤
現在都在使用計算器、手機,越來越便捷的計算工具走進人們生活中。
手電筒
以前總是喜歡把手電筒放在下巴下面,裝鬼嚇唬小夥伴。
自行車
時尚性能好的自行車成為新寵,而它,已經老去
縫紉機
縫紉機啊不停不停轉,裁出新衣服
正在消失的語言
馬普
"馬普"是昆明人的特色語言。是一種歷史的驕傲。現在的你還會說馬普嗎?會的話zan一下
很多熟悉的東西消失了
新奇的東西層出不窮
無論你在昆明生活了多久
這座城市都值得你用一生去感受!
GIF


※愚人節到了,你/妳準備好了嗎?
※喝上初春的一杯鮮,春天才是真的來了
TAG:孔雀先生MrPeac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