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KY訪談:這幾位年輕總監,如何在職場打怪升級?

KY訪談:這幾位年輕總監,如何在職場打怪升級?

KY作者 / 白露

編輯 / KY主創們

最近後台頻頻出現很多今年要參加秋招的小朋友,表達自己對找工作焦慮。比如有這樣一個留言:「KY小姐姐,我好擔心找不到工作。而且身邊還有一些工作一年的學長學姐,也仍然很焦慮。他們在閑聊中提起,職場會是一個和學生時代非常不同的世界,但他們好像也說不清到底有什麼不同。KY能不能做一期和職場發展相關的內容,有什麼在學生時代,我可以提前了解起來的職場知識嗎?」

我們今天邀請了四位不同公司的職場總監,他們從各自的角度提出了給職場小白的「預習」資料。有人說,你知不知道職場要的努力是哪一種?有人說,資源型的人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有人說,你知不知道減壓路徑的存在多麼重要?還有人說,有進步的心是不夠的,你得真的學,可能比上學更苦。

來看他們的發言。

27歲 某公司商務總監

我剛入職場時,曾經因為對完美的錯誤理解,導致工作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那時我從事的是市場策劃的工作。印象很深,第一次交策劃案時,我想做一份完美的PPT,於是每一頁我都用PS去做,花心思去找圖、做圖。我的目標是每一頁都要達到無可挑剔的程度。

老闆給了我一整周的時間去完成這項任務。結果20頁的PPT,到了周四我才做了4頁。我不是拖延症,也沒有在忙別的事情,而是出於對「完美」的執念,我每開始做一頁新的PPT,都會回去從頭修改第一頁。我每天都加班加點,前幾頁是越做越好了,剩下的頁數卻一點進展也沒有。從好學生到職場菜鳥,這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頓劈頭蓋臉的痛批。

從那個時候起我明白了,如果標準錯了,向那個標準靠攏的一切努力就都會是錯誤的,並不會因為你多麼辛苦、認真,有半分寬容的餘地。因為你是被支付了報酬的,在職場上,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後來在另一段工作經歷中,我才真正理解了職場中應該追求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完美」。

那會兒部門裡,有十來個同事做著一個兩百多萬的項目,而我一個人卻扛著八百萬的項目。我當時跟進的是製造業和工業的大客戶,眼看就要提案,本該和我配合的同事卻突然離職。客戶的要求特別高,我對客戶和行業完全不了解,比稿卻異常激烈。公司對這個項目並不抱太大希望,也沒有人能給我幫助,可我還是希望自己能拼一把。

於是我上客戶公司的官網,把能找到的所有資料都列印下來。四十多萬字的資料,我花了整整兩個周末,以及那兩周的每一個晚上,卯足了勁兒仔細研讀,並且梳理清楚,終於把客戶公司以及其所在的行業的來龍去脈都摸了個透。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我的提案成功了。這是我第一次也是為數不多的一次感受到工作帶來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是我使盡渾身解數得來的,這一次,我的「完美」達標了。

前段時間面試新人,來的每個人我都會問「你是一個習慣於用聰明的方法解決問題的人,還是用笨功夫解決問題的人?」,我期待得到的答案是後者。很多時候,工作上不需要太多「聰明」,更需要的是一股拼盡全力、窮盡一切辦法,踏實去解決每一個大大小小任務的「笨功夫」。也許「笨功夫」並不會帶來「完美」的結果,卻能帶來更真實和平實的眼界,成長往往在於此番歷練中。

現在我不再是一個需要領導拿著小皮鞭催促我去完成任務的職場新人,不會再花費一整周的時間去做4頁PPT,我懂得如果我想要管理好我的時間,就必須捨棄錯誤的目標。

28歲 某公司市場高管

到現在我已經工作六年了。當初在北大念書的時候,我還是很理想主義的一個人,每天談論著康德、叔本華,對世界的看法比較單純,對於人情世故也不太了解,認為每件事都該規規矩矩地按照它的章法去做。工作之後才發現,這個世界是很多元的,你會遇到不同風格的人,面對他們,你可不能用同一種與人打交道的方式。漸漸地,也深諳「人」是做事的關鍵,很多事情利用好手頭上的人脈,會輕鬆容易很多。

2014年,我初入互聯網行業,在百度工作。而在那之前的兩年,我是在中央電視台做事的,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差別很大。到了百度之後,我接手的第一個任務是去賣滯銷的小度wifi。我困惑了很久,不知道該怎麼去賣。後來我嘗試著在網上聯繫了很多能夠幫我銷貨的淘寶大賣家。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在北京中關村一個科貿的陰暗地下室,我見到了我人生中認識的第一個淘寶大賣家。他善於琢磨人心,說的話讓人分辨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硬著頭皮跟他談判,最後以一個比較低的成本價把貨賣給他。

在這以前,在央視工作的時候,面對的人都是一些很有身份的重要人物,他們並不會為了一絲薄利拐彎抹角地給我套圈子。經過這件事,我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很「接地氣」、我需要認識各種各樣、曾經可能從未出現在我世界裡過的人,他們都有可能教我、幫我一些東西。

資源性的社交,是職場發展很重要的一步。但資源置換絕對、永遠不可能是社交的起點。

我是一個特別性情的人,在結識朋友的時候,我會注重對方的氣場與我合不合,很少會往功利的方面去想。如果一個人讓我覺得「我和這個人還挺聊得來」,我就會跟他有更多的接觸,若是在那之後雙方還能在事業上互利互惠,則是一種緣分。

現在我在北京也有自己很私密的讀書會圈子,裡面都是年齡差不多的互聯網從業者,BAT、頭條、美團、滴滴的工作者都有,需要找一個人時直接在群里問一句,都可以找得到。

廣交朋友,真性情和資源互換並不矛盾,這可能是我學生時期提前知道的話,會用得上的職場知識。如果你只知道悶頭工作,不懂拓展人脈,那也許你只能停留在一線。學會與人打交道,和腳踏實地工作同等重要。從把微信中給你點贊的陌生人約出來見一面開始吧!

不過,給新人同學的建議是:人以群分,自身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一個人自身能力不強的話,也很難和厲害的人做朋友。你本身的工作能力,你能幹多少活,能幹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硬實力,這是你必須具備的。否則即使你溜須拍馬得到晉陞,你的口碑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到最後並不能走得多遠。

GIF

28歲 某創業公司高管

我是個愛折騰的人,作精,渾身98%都是戲,註定過不了平淡的人生。

大部分工作都不適合我,那種枯燥機械、沒有挑戰性的生活無法滿足我對快速「進化」的渴望,於是在兩年前,我選擇了創業。

創業如同在海上行舟,帶來興奮和新奇的同時,也會將人捲入極大的壓力和焦慮之中。值得慶幸的是,我的創業歷程里沒有那麼多傳說里的痛苦,因為我一直很注意self-care,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保持一個私人的、長久的、小範圍的朋友圈。

當然這和我本身的性格有關,我是那種完全憑感情選朋友的人。我選那些義氣的的朋友,從小就是如此,無論各方面差別多麼大,看起來是多麼不同的人。每個階段留下的朋友並不多,我發自內心的珍惜,絕不計較小節上的得失,因為我比較早地認識到,每個人的生活里,不關注利益、而真心關心你過得好不好的人,都是非常少的。所以我希望自己一個都不放掉。

我很幸運,絕大部分的朋友都是交往了十年以上的。從年紀小時起,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傾訴、吵架、和解,在這個漫長的磨合過程里,我們都對彼此最本真的樣子很熟悉。和我的朋友們在一起時,我身上的好的壞的標籤全都可以拿掉。他們並不非常關注我平時都做些什麼工作,公司上下有幾號人,在他們面前我就只是一個愛撒嬌、愛吃甜食、任性還挑剔的小姑娘。

每兩周我都會保證有一段時間是和特別私人的朋友一起度過的,無論多麼忙,雷打不動。我們會一邊搓著麻將一邊看綜藝,和他們在一起的那幾個小時里,我會完全脫離工作,那是我回血和喘氣的間隙。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圈麻將解決不了的,如果一圈不行,就再多來幾圈。

創業的人難免在某些時刻會拍腦袋驚呼「完蛋了,公司要倒閉了」。有一回公司人事上發生很大變動,各種交接工作令我焦頭爛額,於是我在好朋友組成的微信群里哭泣。我一個好朋友,中學時是個「小混混」、打群架、上網吧,永遠坐在講台邊上的專座上,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嘴巴上經常嫌棄我麻煩。但那回他小窗我,給我發了一條精心編輯的長文字。

他說「像我們這樣的人,如果要在年輕的時候就去過平淡安穩的日子,肯定是接受不了的。既然這樣,不如就接受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困難就去面對唄。至少不管發生什麼,你身後都有我們這群關心你愛護你的人。不要怕,沒關係的。」看到這段話我覺得他可能也是用盡了一生的文采,但我真的就覺得,人生沒有在怕的。就像他說的,不管發生什麼,身邊有關心愛護自己的人常在,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弗洛伊德曾經談論過睡眠對人的意義,他這樣理解「人的一生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來睡覺」,在這三分之一的時間裡,我們就像回到了子宮裡的狀態,與外界切斷聯繫。他說這是因為,「我們本不願入世,因而和人世的關係只好有時隔斷方可忍受」。工作就是我的紅塵現世,朋友則是我的方外之人。他們接納我,給予我那三分之一的庇護。他們讓我覺得即使是那個「現世」完全崩潰了,我也不會隨之崩潰,人間總有一處地方可容我歸屬。

人間就是一趟歷險,找到同伴才會有快樂。所以,在進入職場之前,你可以不用很擅長社交,抓緊你的時間,用心對待別人,投入、付出、為他人的利益妥協。你今天交到的朋友,可能是你一生的陪伴,是你未來工作長期的減壓法寶,是你總是能回血投入戰鬥的能量之源。別著急功利,別過於利己,愛他人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

28歲 某互聯網公司運營總監

我是一個bug體質,也是一個數碼小白,如果電腦壞了我會哭,重裝系統對我來說就像登天一樣難。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做的是digital marketing,那時候常需要做些音頻,還要學會用PS之類的軟體。一個很現實的難關就擺在那兒,如果你不會,這事就做不了,所以你就不得不去學,那時候每天下班回家我就抱著電腦自學軟體。

我學東西很快,但有些技能,並不是我一時半會兒就能夠習得的,就比如做公關。

我真的是一個「實誠」二字寫在臉上的人,頭腦特別單線程,所以尤其不擅長用「那種」技巧去談判,沒有辦法在「表裡不一」的談話中遊刃有餘。這是我很大的一個短板,這個短板也曾造成過「事件」。

去年,我和一個潛在合作夥伴在群里談論著一個看似無關痛癢的話題。當時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外是始終代表著公司的立場的。當對方對我的公司的某些做法表示了不贊同時,我非但沒有反駁,還認同了對方的看法。我以為我們的對話是脫離了工作的交流,但事實的嚴重性狠狠地給了我一擊,讓我在大街上急得哭起來。自那以後,我努力嘗試著學習公關技能,即使這對我來說很困難,但我明白這是工作所必需。

每份工作都不容易,要前進就要不斷去學習新技能、提升舊能力。也別小看一些看似很基礎的技能——熟練應用Excel,做好PPT,一口流利的英語,等等,都是這個時代的職場硬技能。工作要想發展得好,必須是一個不斷習得的過程,是痛還是快樂,就看你如何去理解。你也可以選擇只做自己擅長的事,但我總覺得這樣的職場規劃不但可能瓶頸明顯、可能也欠缺樂趣。我總覺得工作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只是薪水,是苦是樂,都該有所得。

「工作的艱巨性,以及不逃避、迎難而上的勇氣,這才是工作的樂趣。」這是電視劇《陸王》里的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要想在職場上嶄露頭角,首要前提是抱著學習一切必須學習的、為了把它做到儘可能最好永不停歇成長的腳步吧!

以下是今天的KY推薦時間:

的確,在這個人人都「多技傍身」的年代,大家都在以各種途徑提升和擴展自己的技能點。職場中技能並不一定是越多越好。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以及什麼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真正有用的技能,才是更加重要的事。

但也有一些技能,在大多數類型的職業發展中都是重要的加分項,英語或許就是其中一種。對於現在年輕的職場人而言,作為第二外語的英語可以說是一項必備技能,也有一些人會因為英語水平不過關而錯過一些寶貴的機會。

所以,我們在市面上這麼多學英語的方式和平台之中,為大家挑選了一家最適合職場人的學習平台:TutorABC(原vipabc)。

TutorABC是由姚明代言的全球領先的在線英語學習平台,匯聚了全球20000+具有專業英語教學資格的外籍老師。可以學習到100%原汁原味的英語,突破啞巴英語的局限。365天24小時隨時在線學習,特別適合作息時間不固定的上班族。

獨家的動態課程系統,為每個學員精準匹配適合自己水平、需求的教材。他們很貼心地採用單向視頻,你可以看到外教,但對方看不到你,可以完全放鬆下來,大膽開口說。

不背單詞,不記語法,零基礎也能成效驚人。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手機/pad/電腦,一鍵即可鏈接全球外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nowYourself 的精彩文章:

「不敢刪掉喜歡的人,但也不敢跟他說話」丨關於自卑,陳偉霆聽了KY粉絲分享的21個故事
我談論性,因為我是我身體的主人 | KY觀影:《波蘭愛經》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