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都有瓜的世界裡,讓我們選擇更愛自己
有時會收到一些小夥伴的來信,信里說著或是歡喜或是煩惱的事情,然後我憑著我的理解給出一些想法,然後會更加小心地措辭,寫上僅供參考。
小時候會肆無忌憚地表達,覺得以後會發明可以飛起來的船。直到後來發現原來早就有了宇宙飛船的概念才懊惱不已,覺得自己怎麼沒有早早出生呢。但是一想到早一點出生的年代可能沒有wifi沒有各大娛樂app就又沒骨氣地表示當條鹹魚也挺好的。
到底是從哪一年開始呢,微博成為了一個讓大家有瓜吃,且瓜會層出不窮的地方。然後每當有瓜出現的時候浮現眼前是鋪天蓋地的聲討、呼籲大家理性看待的聲音以及時不時傳來的正義錘聲。像不像一個十足的小世界?當沒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都互相稱讚恭維:大佬大佬,牛X牛X。當事情發生後不在瓜里的人則在分發瓜的地址後共同感嘆貴圈真亂。
其實這樣的瓜看多了,就會逐漸發現這些事跟在哪個圈沒有關係,每個圈子都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因為圈子都是由人組成的,所以下次感嘆的時候大約要說「人類真亂」會更加貼切。
我在剛開始成為吃瓜群眾的時候也會跟朋友激烈的討論上好幾個小時,彷彿自己站在了很高的位置。當我的吃瓜等級上升後,看多了這這那那,再討論的時間就會明顯縮短,並不是因為我站的位置更加高了,而是我發現其實沒有人在意規則和真相,我們只在乎這個瓜精不精彩、甜不甜。至於這個瓜到底應不應該被這麼多人共享,人們有多少權利在瓜內的當事人的微博下發出謾罵,以及有些事情為什麼得不到規則的解決而是要靠輿論來影響大概是沒有太多人要關心的。
我記得微博上曾經有一個人因為長得像某個事件的嫌疑犯,而被正義的網友群起而攻之甚至人肉到身份,網路轉發他的許多私人信息。導致他不得不站出來拉出公司來替自己做不在場證明。評論底下有很多人說,兄弟你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但是沒有人道歉,他在被冤枉的期間所受到的傷害謾罵,他父母因為朋友圈裡的轉發而蒙受的屈辱沒有人來負責。
阮玲玉——曾經的一代影星,最後留下人言可畏這幾個字香消玉殞。什麼是他人。有人說他人即地獄。他人的眼光非常的可怕,會阻礙你去做你原本想做的事,當你猶豫不決的時候會因此而做出非本心的選擇。比如:我覺得asmr很有趣,於是我做我覺得有趣的asmr,然後我擁有了一些聽眾,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我害怕喪失個性,所以我在保持自我的時候做一些些微的調整,然後越來越多人開始做ASMR,聽眾開始分流,然後又出現一些建議,我開始變得沒有信心,懷疑自己的創作,然後我開始想要知道商業的製作標準是什麼樣的,大家喜歡什麼樣的,但是其中又有很多部分是我自己抵觸的,我所不想要的,然後我徹夜難眠。我為什麼徹夜難眠呢?我想是因為恐懼。恐懼自己不能再做出更好的作品,恐懼自己會為了市場讓步,恐懼粉絲們跟我說我覺得你的asmr做得不好跟不上潮流,我們不要再看你了。我大概恐懼脫離了ASMR我就變成了一個不再發光的人。人會恐懼脫離了某項特質後的自己。
美麗的人害怕變醜,年輕人害怕衰老,健康的人害怕疾病,聲音好聽的人害怕聲音不再好聽。所以我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沒有了這個我就什麼都不是。如果我不取悅某一個群體我就什麼都不是。同學欺負我孤立我,我要去道歉,因為我害怕是獨個兒的。和戀人之間有了矛盾我希望跟TA說清楚,可是TA只能記得我的壞處,還恐嚇我謾罵我。我很害怕,所以我想可能我做錯了,我要去道歉。
我想大概有時候支配我們的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內心的恐懼。我們害怕自己不是標杆上的人,我們害怕自己不是一個聖人,我們害怕別人對我們說你變了,原來你私底下居然是這樣一個人。我們害怕別人給了我們帥氣、強大、體貼、溫柔、可愛、善良這樣的美好的辭彙過後,有一天要面臨醜陋、懦弱、無理取鬧、蠻橫、噁心這樣冰冷剔骨的辭彙。要成為好的樣子不要成為壞的樣子。這樣才是三觀正,那樣是三觀不正。
害怕么?害怕成為異類么?害怕自己是發出無法對接的電波的人么?還是因此而逼迫最近成為最強,好讓那些一天到晚圍著你嗡嗡嗡的人閉嘴呢?
我想了很多,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世界需要法治。也就是這個世界需要底線。一個人的行為只要不觸碰法的這條線,他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有人會說:法?那這個底線未免太低了吧。當人們覺得低的時候只能證明法不夠完善,不能證明法的底線是低的。比如家暴,在古代很正常的行為,男人把女人當家產一樣處理,但是在現代的發達國家家暴是絕對不被允許的,雖然國內這方面的法規和執行相對落後,但是相信會逐步發展起來。當然發展的過程離不開人們的呼籲與抗爭。所以當社會總體都覺得法這條底線低里的時候,就應該一起站起來拉一拉它。然後在這條線之外的東西則是他人無權干預的。比如一個食物怎麼吃,一件衣服怎麼穿,乃至於喝水的方式。(小學的時候,班上忽然開始討論礦泉水應該怎麼喝姿勢才正確,然後不按照姿勢喝的人會被嘲笑老土並且被短時間內嘲笑和孤立。這些在生命初期的小小行為,在人們成長之後仍然會有,只是內容有了變更)
法治也會讓不同性別的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力。人們不會因為職業而固化性別。比如男婦產科醫生、男護士、女司機、女博士。法治也會消除歧視觀念。比如一個男性交往過很多女性,人們會說老哥有本事、風流。但是一個女性在尋找終身伴侶的路上交往過很多男性,人們則會說這個人不檢點以及其他污言穢語。攻擊一個人的時候人們會攻擊他的私生活,而不是他到底觸犯了什麼。
可能也會有人覺得我覺得法的標準低了,我身邊是一些我不想交流的人該怎麼辦呢。其實如果能清晰地知道自己不想跟什麼人交流是很容易解決的。秉持自己的觀念然後就會遇到同類。其實現實里人們真正痛苦的是,我覺得這個人身上有我非常不認同的地方,但是我改變不了TA,我又想跟TA成為關係很好的人。如果事情是這樣的,只能說雙方誠懇地交談,然後就好像外交一樣,求同存異,抓大放小。在對方不經意又越線的時候一開始先和平喊話,然後嚴正申明,最後為了固守自己的堅持而選擇結束關係or其他。看起來好像很累很公式化,其實當兩個人之間建立了規則之後,其實解決問題很快。再也不會翻開本子來翻舊賬,你以前這裡對我不好那裡對我不好。而是就事論事了。人和人的交往是絕對不可能對等的,有時候你多一點,有時候我多一點。而人都是會更加在乎和強調自己的付出的。因此我說唯有規則,能讓我們從極端的情緒里冷靜下來,看清楚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想明白了這個,我想我在以後的人際關係里會做一個更加慢熱的人,慢慢地去了解一個人,慢慢地選擇是否展示更多的自己。同時也觀察對方在遇到誤會誤解和極端情緒的時候會怎麼解決問題。人會因為遇到一個人忽然感覺有說不完的話,一起玩遊戲覺得這感覺太爽了而倒豆子一般一下子把自己的所有都付出了,都講出去然後毫無防備,我也曾是這樣的人,但是長大一點再長大一點我發現,可以害怕「害怕」,可以害怕恐懼,但是不可以害怕孤獨,人不可以害怕一個人,不可以害怕會失去。人要更加地愛自己。
愛自己就是就算不美麗了、不年輕了、一時患病了、聲音不再動聽了也不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愛自己就是擁有自己穩定的愛好,逐步地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當理解不同的時候控制自己的憤怒然後努力做到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不說讓自己後悔的話。
愛自己也意味著,當從高處掉到低處,被不理解被謾罵被吃瓜的時候,仍舊相信自己的存在。
愛自己意味著,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其實這句話很沉重的,我到現在都佩服那些一夜間就下崗了的工人,日子要過下去,要過下去)
從沒有人認識的miracle竹夭,到有一些人認識的miracle竹夭,再到如今點擊量不如以前被人吐槽是過氣UP的miracle竹夭。
從溫柔可愛的竹夭,到居然敢懟粉絲的竹夭。從善解人意的竹夭到無理取鬧的竹夭。也許以後我還會被貼上更多的標籤,成為更多不同樣子的竹夭。我能告訴自己的只有不要害怕,不要被要挾,不要被恐嚇。miracle竹夭只是一個網路符號,關上電腦,沒了手機,miracle竹夭也不再存在。
可能也有些人會覺得我戲多,每過一陣子就要發一些感慨,覺得一個28線UP哪裡有那麼多煩惱,我想這大概是因為網路可以通過關掉電腦關掉手機來拜託煩惱。而現實的世界裡,當你無法脫離你的工作環境、學習環境、家庭環境的時候你沒辦法把自己當成一個網路符號。
所以要好好學習,考到一個更大更發達的城市。所以要好好工作,經濟獨立,然後組建自己所渴望的家庭以及家庭關係。有自己的愛好支撐和豐富自己,哪怕是彈得走調的尤克里里,當別人說你除了什麼一無是處的時候,彈起你心愛的土琵琶從此跟這個人江湖不見。所以要學會好好地挑選戀人,就算失敗了也好聚好散。沒有誰離開了誰就是罪大惡極。愛情里的付出都是情感的花火與副產品。
這一切的好好都是為了得到幸福,這一切的好好都是為了生活得比以前更快樂。很多人因為缺乏力量所以沉溺在壞的關係里,很多人因為害怕成為別人口裡的壞人選擇沉浸在壞的關係里。很多人因為相處已久所以覺得沒辦法分開。其實都是害怕過去的投入會消失,關係的撕裂會帶來成本,新關係的建立又遙不可見。
我想這大概是不幸的部分來源。常常有人把初生牛犢不怕虎理解成勇氣。而我卻認為那僅僅是無知者無畏。真正的勇者是在知道事情會怎麼樣之後仍然踟躕前行。其實知道得更多會把人分化,徹底地膽小和絕望或者徹底的勇敢和堅定。不過這兩者沒有高下之分,沒有應該被批判的地方。畢竟英雄也好、善良也好,勇者也好永遠是一種自我選擇,而不是逼迫出來。逼迫出來的勇者最後會迷失在洪流里吧。
結尾並不想太沉重。
這世界上,有些人三生有幸獲得了好的愛情友情事業也一帆風順。有些人可能為某一方面苦惱,還有的人選擇什麼事都自己承擔,把自己搞的壓力很大,同時其實內心仍然渴望被理解有同伴。而我想說的是,人不會一輩子都是一個樣子,不會一直幸運不會一直倒霉。不會一直孤獨不會一直圓滿。
一直存在的是你的渴望和追求。
向前跑迎著著冷眼和嘲笑。但跑不動的時候記得原地歇會兒,有勁了再跑。
人,千萬不要把自己一次燃燒掉。
————因為會錯失掉看到未來的機會。
後記:
會思考這些大約得益於最近收看的日劇《非正常死亡》以及近來微博里的各種瓜。雖然番劇的名字聽起來很恐怖,但卻是一部嚴肅卻溫情也時常有笑點的片子。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解剖學是一門未來的學科,它會令一個國度更加法治。你願意生活在一個沒有法治的國度么?那樣一定會很令人害怕吧。只是這樣看大概不會產生任何震撼的感覺,所以在這裡也推薦大家去看一下這部番劇。文章里我多次提出到了規則和法治的概念,其實我們的法並沒有那麼地低,很多行為如果嚴重影響到了公序良德也是會判定為可撤銷行為的。至於近來微博里的瓜,其實也會有人問我的感受,一定要回答的話,我可能會說,那些觸犯法的行為自有法來處理。比如別人的感情生活說到底是私生活,愛情里的糾紛也好誰付出多誰忘恩負義也好,不是當事人誰也不知道真相,並不想過多理會,也不會去做留言謾罵的行為。再比如某主播一直在把ASMR往危險的不好的方向帶,她本身的行為我想自然有相關的法規去約束,而我關注的點其實更多是在觀眾。因為不管這個主播做了什麼,確實是觀眾給了她點擊率,給了她直播的在線人數,給了她豐厚的人氣和收入。假如她知名後收手真的開始循規蹈矩,那麼她可能就真的成為了asmr領域的典範,後來人再不知道她一開始是怎麼紅的,也會有許多萌新覺得一開始出格沒關係,只要後來規範起來就可以了。這個就是模仿效應。而這個效應、這個模式可以成功是無數觀眾的需求帶來的。
人們都討厭不同價值觀互相綁架,人們都討厭被貼標籤被要求必須怎麼做。但是其實我們也在用我們的價值觀判定別人,給別人貼標籤。這個行為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多值得詬病的地方,但是它的線是你的行為不能觸犯法規,不能對人造成實質的傷害,不能違背公序良德。當人們深刻地了解這一點之後,大概我們就不會被營銷號洗腦,不會成為免費的水軍去實現他人的利益了吧。

